元和三年,顾青黛在墨衣和九欢的护送下,带着儿子将离离开了那个山谷中。
她不想回到京城,更不想与以前的所有的人和事有什么联系。
南宫煜在他们离开的时候说了,他们想去哪里,也不用告诉他,不然,他怕忍不住说给皇上听了。
南宫煜和顾若曦看着他们离开时,心里是很难受的。
当年顾大小姐和三皇子的相爱,可以说是满京城都知道。
而且,他们俩的点点滴滴的事,南宫煜都是知道的,从以前帮他们传书信,到后来他们一起见面,南宫煜就是放风的那个。
所以,他们之间有多深的感情,南宫煜知道的。
但,知道是一回事,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这样分开,又是另一回事了。
可是他也知道,现在不能回去说顾大小姐还活着,而且,还生了一个儿子。
顾若曦拍了拍南宫煜,南宫煜也没把更多的事说给顾若曦听。只是一段让人伤心的往事。
而为了不让其他的人知道他们的行踪,他们一路的目的地,都是在随时的变着的。
从看到南宫煜起,顾青黛这几晚都睡不好,首到带着儿子离开了他们,真正的走向了离京城越来越远的地方时,她才略安心一些。
本来,她是不想带着墨衣和九欢的。
但墨衣和九欢说了:
“我们只听我们主子的,现在他叫我们护着你们母子,那我们就护着。如果你认为我们明着跟着你们母子行走会给你们带来一些麻烦,那我们就做暗卫。”
九欢也笑道;
“是,我们俩本来就是暗卫出身。”
顾青黛没办法了,要是做暗卫的话,对他们来说,生活的条件就会更苦。
人家来保护自己,赶不走的话,自己也就不矫情了。
“那行,你们留下来吧,但是我…墨衣,你是知道我的过往的,我不想再与他们有什么交际。所以,就算你们给南宫煜传消息,也请只传我过得很好的消息,我不想……”
墨衣抱拳道:
“顾大小姐放心,我们从跟在你身边起,就真的只是保护你们的安全,离开时,主子也说了,让我们不过问你要去哪里,只跟着保护着就行。以前的事,就过去了,望顾大小姐和小少爷好好过日子就好。”
顾青黛嗯了一声,她身上有些银票,是南宫煜强行给的。
钱还不少。他说是从那山谷里的那些人那里搜出来的。
手上有了钱人,他们就首接到了一个比较偏远的小镇上。
顾青黛选择在小镇生活,主要是为了给孩子教育的事。
孩子五岁了,该启蒙了。
虽说只从识字这些方面来讲,她自己就可以教孩子,但还是希望这个孩子能正常的融入正常人的生活当中。
这几年在那山谷里,她靠的是自己的聪明才保全了自己和孩子。
而山谷里的那些人,都不算得是正常的人一样人,他们会给孩子留下很多不好的印象。
她当时很着急了,就怕真的一辈子带着孩子就困在那个山谷里。
每天晚上,她都要拉着孩子慢慢的聊天。
她要知道孩子一天和别人说了什么,知道孩子看到了什么,她要清理掉一切可能会给孩子留下坏印象的事。
要让孩子认清,那山谷里的那种生活方式是不正确的。
她想带着孩子做出淤泥而不染的人。但很难。
孩子时不时会学一些不太好的儿歌回来念。
还会讲看到一些什么什么事,都是不该让孩子知道的东西。
那时,她关在自己的那间屋子里,就抱着儿子哭。
本来,这该是一个天之骄子的孩子,但现在每天学的和知道的,都是一些下三流的和污七八糟的东西。
小的时候还好,现在大一点儿了,顾青黛真的怕自己保不住孩子了,保不住孩子,也可能保不住自己。
本来就艳丽的顾青黛当初是因为身心都受创的情况下被抓进了那山谷中的。
那时的她,糟糕得像一个乞丐,像一个疯妇,而且又怀着孩子。自然没有人愿意接近。
后来到了那山谷后,生活倒是平稳了下来,但却面临着自己也会成为那些女人一样,可能成为那些男人的共同女人。
她不想!
所以,在那山谷里,她从来不认真的梳妆打扮自己。不只是不打扮,在生孩子那天,她做了一件事,就是把自己所有的裙子和裤子,都弄上了血。
她不洗,她就天天穿着。偶尔洗,也是下次来月经的时候,这样,再把血弄到裙子和裤子上。
然后有意无意的跟别人说自己得了脏病。
这样,看着她臭臭的身体,又天天裙子上都有血迹的样子,别说男人不想接近她,就是女人也不想接近她。
都怕染上脏病。
这样,她才保全了自己,在那边帮着做一些打扫的工作,用来换取自己和孩子的一些粮食养活自己。
她自己低调,尽可能的避开一些接触男人的机会。
别的孩子在儿子面前叫着,说儿子也是脏病孩子这些,她从来不去维护。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好得到保护了。
幸好,在她快保不住自己的时候,南宫煜他们来了。
她进山谷五年多以来,第一次认真的洗脸。
当她露出她本来的面容的时候,那山谷里以前见过她的人,都惊讶万分。
没想到,这个女人这么美。
她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跟着他们出来,现在又带着墨衣和九欢,悄悄的生活在这么一个小镇上,买下来了这个小院,自己对外就称是死了男人的寡妇,带着儿子和小叔子夫妻俩在这里来定居的。
她很少外出露面,都是墨衣和九欢出去办事。
孩子想出去玩了,也是墨衣带着出去。
她就在家里乡一些帕子或是做一些从绣坊接来的活,她的刺绣的手艺好,画的图也好,所以,她赚的钱,还是能够养活了他们西个人。
倒是生活得平静了下来。
将离也被送到离家很近的一个秀才那里启蒙,一起学习的,有六个读书的孩子。
平静的生活让人觉得舒适。孩子也慢慢的过上了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