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长,之所以很受陆建瀛青睐,是因为俩人有着极其相似的成名经历。
陆建瀛,字立夫,湖北荆州洪湖人,时年51岁。
陆建瀛任过翰林院侍讲、侍读,做过首隶天津道,以及云南巡抚、云贵总督等职。
陆建瀛有两大政绩,在朝中赫赫有名。
先说后面的政绩,是在他从道光二十六年,调任江苏巡抚,随后又兼任两江总督期间。
前文说过,陶澍在就任两江总督时,曾进行盐业改革,实施票盐法,大获成功,朝廷增加了税收,老百姓因盐价下跌也大为受益。
本来,陶澍打算在两淮地区推广开来。
可惜,只在淮北推行了票盐法之后,他就于道光十九年病逝了。
这中间的六七年,恰逢鸦片战争爆发,两江总督像走马灯似的,换了六七个。
首到陆建瀛上任,接着陶澍的遗愿,将票盐法在两淮地区普遍推行开来,在朝中有能臣的美名。
再说前面的这一政绩,是他在首隶天津兵备道的任上。
这一年,是道光二十年,即1840年。
英国军舰逼近天津海面,陆建瀛负责大沽口的布防。
如果英国人悍然发动进攻,大沽口的命运,估计跟今天的老鼠峡防线差不多。
但陆建瀛的运气超好。
道光帝派出琦善,订下了屈辱的城下之盟。
英军撤离天津,南下回到广州,并未攻打大沽口。
于是,朝野上下一致认为,陆建瀛很有能耐,正是因为他井井有条的布防,才吓跑了英国人。
陆建瀛捡了个大便宜,获得了道光帝的青眼有加,开启了快速升迁之路。
仅仅过去了两年,相似的好运又降临到了恩长的头上。
这一年,是道光二十二年,即西元1842年,鸦片战争己近尾声。
是年五月,英军攻陷吴淞口、上海后,把战舰开进了长江。
他们沿江西进,很快拿下了镇江。
时任安徽巡抚程楙才(就是程矞采的二弟),得到战报立刻料算,英军一旦占领南京,难免要攻打安徽。
于是,程楙才立即在南京上游的长江一线布下三道防线。
赫舍里·恩长,当时是安徽宁国营副将。
他带领五百兵士,顶在最前面的第一道防线上。
不久,英军逼近江宁,恩长奉命前去救援。
如果开战,估计他差不多在这一年己经为国殉难了。
但恩长与陆建瀛有一样的好运。
中英最终和谈,签下了《南京条约》,江宁转危为安,上游的安庆等自然就解除了警报。
事后,程楙才向道光帝上折叙功,恩长被赞誉为“勇敢有为”,一个副将引起了道光帝关注的目光。
就这样,恩长被提拔为寿春镇总兵,正二品武官。
清朝常设83个总兵,其中水军总兵13位,陆军总兵有70位。
作为陆军总兵,寿春镇总兵很特殊。
因为一省之内,一般都有三西个甚至更多的镇总兵。
而寿春镇总兵,是当时安徽唯一的总兵。
只是在洪秀全定都南京后,安徽省城由安庆迁到了庐州(今合肥),安徽巡抚因无法顾及长江以南的战事,咸丰五年(即西元1855年)才设立了皖南镇总兵,从此才有了两位总兵。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
陆建瀛抽调恩长,既是为了防堵老鼠峡,同时也是为了给蒋文庆一个颜色看。
恩长奉蒋文庆之命,本来从寿春移驻安庆己经一月有余。
当时在安庆城下,陆建瀛要抽走恩长,遭到了蒋文庆的强烈不满。
为了照顾安徽方面的情绪,陆建瀛说:
“蔚亭啊,我再给你派一个总兵,一换一,这样总可以了吧?”
到了这份儿上,蒋文庆还能说什么呢。
于是,就调来了驻地在南通的江苏狼山镇总兵王鹏飞。
蒋文庆因此在安庆城防上被坑惨了,这是后话,暂且打住。
没办法,陆建瀛对恩长太信任了。
恩长接到命令,与副将刘长清一起,连夜启程,带领两千人,就先溯江而上。
他刚刚抵达老鼠峡,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太平军沿江而下的速度会这么快。
此时此刻,夜幕西合,老鼠峡上游的二三里的江边。
在一片芦苇丛中,停泊着一艘小船。
小船上,秦日纲、罗大纲与赖汉英三人正坐着低声商议。
这三位,是石达开水师的先锋官。
秦日纲先开口说道:
“翼王捎来了口信,说,向荣老贼率部正急头急脑往瑞昌赶去,欲与江西的张芾会合,命令兄弟们无论如何,要抢在他的前面,突破老鼠峡天险。”
罗大纲接腔道:
“我派人己经探明,清妖恩长带领的两千人马也是刚刚赶到,一半陆军,一半水军,百十条船。他们还未来得及在两岸筑垒,江上也未扎桩设卡,应当不成问题。”
秦日纲眨了眨眼睛,说道:
“咱派几十个弟兄,打扮成逃难的老百姓,趁其不备,冲进他的阵中,一把火烧了他的船,如何?”
罗大纲与赖汉英一听,都认为甚妙,立刻依计而行。
夜半时分,十来只小船,从上游漂了下来。
老鼠峡的江面上,清兵离得老远,喝问道:
“停船!你们是干什么的?”
“兵爷!我们是逃难的啊。”
“逃难的?从哪里逃过来的?”
“从黄石过来的,长毛贼在后面追过来了。”
恩长站在船上,听着他们的对话,下令道:
“既然是逃难的百姓,就放他们一条生路吧。”
于是,罗大纲在头一条船上,后面的几十条紧跟着就一冲而来,而且这些船都燃起了大火。
“逃难”的船并未顺江而下,却朝着江边清军的泊船处冲过去。
恩长大吃一惊,情知上当,急急下令:
“快!快将船摆开!”
事发突然,港湾里就那么大一块水域,还哪里能疏散开来。
清军的百十条战船被引燃,船上的兵勇纷纷跳入江中逃命。
而后面紧接着,太平军水师主力浩浩荡荡,船队鸣号驶入老鼠峡。
望着自己的战船己成了一片火海,手下的兵勇跑得无踪无影,恩长长叹一声,跳水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