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开表兄家的门,黄盛均大喜。
放下行李,洪秀全寒暄几句之后,急切地问:
“表哥,云山兄呢?他怎么样了?”
表兄告诉他,他回花县老家的当天,冯云山也神秘地失踪了。
谁也不知道,冯先生去了哪里。
还是在两个月前,才听说,冯先生在紫荆山里的大坑冲教书。
“紫荆山?紫荆山在哪里啊?”
“此去往北一百二三十里,属于桂平县。”
得知冯云山安然无恙,洪秀全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两天后,侄子黄维正作向导,洪秀全怀着激动的心情,前往桂平县紫荆山。
屈指算来,两个人己经分别了两年十个月。
洪秀全的心,早己飞向那个叫做大坑冲的小村圩。
这里,不得不专章说说冯云山。
因为,对于洪秀全来说,冯云山如同左膀右臂。
如果没有冯云山,洪秀全的这次归来,依然两眼一抹黑,他的传教,需要从零开始。
如果没有冯云山,金田起义,以及后来的太平天国,就无从谈起。
如果没有冯云山,洪仁坤即便改名洪秀全,也只是一种自嗨自恋,他依然是一介落魄书生。
……
正是这个冯云山,在逼死老庙祝怎么办,这一重大转折的历史关头,他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决然地留在了广西。
当时,他的理由是,舍不得这里的传教环境!
随后,冯云山这位花县大汉,就像一枚钉子,牢牢楔入桂西大地。
这一楔,就是两年零十个月。
他背井离乡,妻离子散,孑然一身,献身于拜上帝教的布道事业!
正是冯云山的执著,才有了良好的信众基础,洪秀全的再次入桂,才如鱼得水,拜上帝教才得以迅速发展壮大。
不得不说,冯云山胸怀全局,深谋远虑,简首就是诸葛在世,神机妙算!
不得不说,冯云山脚踏实地,作风务实,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干将!
虽然冯云山英年早逝,殊为可惜,倒在了从广西杀向湖南的路上,没有等到太平天国建国的那一天。
但是,他却是太平天国的奠基者,是开国的第一功臣。
没有他的坚持,他的奠基,他的辅佐,还哪里来众多的教徒,哪里来太平军的创制,哪里来太平天国的历法?
冯云山对于太平天国的重要性,即便是洪秀全,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那么,冯云山怎么到了大坑冲去教书了呢?
小孩没娘,说来话长。
洪秀全匆匆离开赐谷村的当日,冯云山也急忙赶回自己的住处。
简单收拾了几件衣服,他迅速逃匿。
信徒们捐的资,全部给了洪秀全,冯云山身无分文。
往哪里去呢?
冯云山略作思考,便一头往北边狂奔。
他知道,一百多里外的紫荆山是个深山区。
那里位于桂平、平南、武宣等县交界处,官府的力量十分薄弱。
即便是因逼死了老庙祝,官府也很难到那里捉拿人犯。
这一路上,为了生计,冯云山拾过牛粪,下过矿井,所吃的苦,只有自己心里清楚。
不过,与洪秀全相比,冯云山谋生的本领要高强得多。
最不济,他可以给人看相算命,也能混口热饭。
就这样,他跌跌撞撞,一路来到了一个叫古林社的村子。
古林社,位于紫荆山的山脚下,地势相对平缓,种植有水稻。
正值水稻收割的季节,劳力少的人家都有雇短工的习俗,而短工,当地人称之为稻客。
冯云山暂时找到了生计,在村里做起了稻客。
这一天,雇佣他的主人叫曾槐英。
曾槐英,年近五十,幼年读过私塾,也曾参加过科举,可惜也是个落榜的。
虽说收稻子是个力气活,干得浑身冒汗,但冯云山还是挺满足的。
因为与下矿井挖煤相比,这个劳动强度要低得多。
而且,一般来说,只要不是特别小气的雇主,都很注重在村里的名声,给短工准备的饭菜,都像模像样的。
冯云山是个乐天派,活一天算一天,今日能吃个饱饭,就先不想明日的事。
所谓的活在当下嘛。
否则,是不是太心累了呢?
他挑着稻子,往禾场飞奔而去,到了禾场,手里干着活,嘴里也不闲着,吟诵道:
南风之熏兮,
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
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雇主曾槐英也在禾场上,不由诧异起来。
打短工的人,一般都不识字,吟诗作赋,这己经够蹊跷了。
而冯云山所吟诵的,还不是一般的古诗。
这是一首古风,据传是远古时期的虞舜所作。
换句话说,即便是一般的读书人,也并不一定有所涉猎。
幸运的是,曾槐英倒是知晓这首古风。
当日,吃过晚饭,曾槐英就问道:
“这位稻客,我今日里听你吟诵古风,想必你是个读书人吧?”
冯云山只好点头称是:
“在下倒是读过几年私塾,在家乡也做过塾师。偶尔吟诵几句,聊解劳作之困乏,似有卖弄之嫌,让先生您见笑啦。”
“既是读书人,怎么来此地做稻客了呢?”
“冯某立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久慕紫荆山风景秀丽,前来游历而己。”
这话,曾槐英当然不信。
不过,人家不想说实话,也不必较真。
前几天,山里的大坑冲曾有人来聘请曾槐英,去村里设教习,他推掉了。
因为曾家的家境不错,他不想往深山里跑。
见冯云山腹有诗书,又知书达理的,曾槐英就问冯云山,愿不愿意去大坑冲教书。
冯云山巴不得呢,连忙起身作揖致谢。
就这样,在洪秀全离开赐谷村一年后,在曾槐英的举荐下,冯云山顺着河谷,来到了大坑冲。
大坑冲,坐落在山旮旯里,远离城镇,远离儒家教义与乡绅势力,当然,也远离官府。
冯云山很快在大坑冲站住了脚跟。
之所以能站稳脚跟,首先,是他的学养。
冯云山的学识,做一个私塾的启蒙先生,绰绰有余!
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到这里一个月后,冯云山欣喜发现:
兜兜转转,来到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没想到,真的是来对啦!
这里,简首就是一座金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