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天王洪秀全
风流天王洪秀全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风流天王洪秀全 > 第0058章 当机立断

第0058章 当机立断

加入书架
书名:
风流天王洪秀全
作者:
郁松寒
本章字数:
4448
更新时间:
2025-03-10

“来人”之所以人多势不众,总是吃亏,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对土来之争,官府历来偏袒当地人。

对小规模的纠纷,官府的老爷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不作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嘛。

如果不管不行的时候,官府总是偏向当地人。

没办法,官府里的人,都是当地人,人家当然不会胳膊肘往外扭。

其二,“来人”在丘陵山区分散居住,又缺乏组织,说他们像一盘散沙,也不为过。

不过,冯云山到紫荆山传教以来,这一状况有所改观。

冯云山是客家人,与“来人”们很有共同语言。

“来人”纷纷加入了拜上帝教。

而拜上帝会,渐渐成为附近村子“来人”们联结的纽带。

因为他们敬拜同一个上帝,有着共同的信仰,有着共同的精神诉求。

既然信众之间,“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当然要邻里守望,相互看顾了。

当然了,所谓的土来之争,是从宏观上去分析的。

从微观上看,当地土著内部,还有地主与佃户之间的矛盾;

而外来的客家人内部,由于田产资财多寡、功名等不同,也有这样或那样的阶级矛盾。

举个例子吧。

大地主王作新和财主曾玉珍,祖籍并不在紫荆山区。

从根本上说,他们也是外来的客家人。

但是,由于迁入数百年,历经了好几代,他们己经演变为当地土著。

即便是王作新与曾玉珍之间,也是有矛盾的。

王作新是个秀才,其兄弟三人都是秀才,族人中还有中了举人的,于是,王作新完全倒向统治阶级,历来站在官府的立场,对拜上帝教相当仇视。

而曾玉珍一家,由于没有功名,就转而支持拜上帝教。

但是,又由于曾家是财主,即便加入了拜上帝教,也很受杨秀清、萧朝贵等人的排挤。

因为杨、萧等人出身贫寒,从骨子里对财主是很嫉恨的。

所以,后来,太平军打到了南京,曾氏一门在太平天国里很少有做高官的。

这其实是客家人内部矛盾的一种体现。

总之,土客之争,当地土著内部之争,外来客家人内部之争,纵横交错,纷繁复杂,绝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

却说胡以晃与韦源玠正叙话间,韦昌辉与韦俊兄弟俩回来了。

韦昌辉见了胡以晃,连忙问安。

韦源玠早己吩咐家人,准备好了酒菜,要好生招待一番。

几个人便入了席。

胡以晃也不推辞,端起酒杯,碰喝了,就问起小坑冲纠纷之事。

韦昌辉喜不自胜说:

“胡叔,今日里,咱没吃亏,把王作新那个老家伙给打跑啦。”

因为,这次去的都是拜上帝教的会众,心很齐。

而且,小坑冲一求援,临近几个村的人都去了。

“昌辉弟,纠纷因何而起?”

韦昌辉说,是小坑村的一条小溪,因为浇地,当地的土著客人霸占了水源,客家人的庄稼都旱干了,也轮不上,这才愤而出手。

读者朋友可能觉得有些奇怪,韦昌辉称胡以晃为叔,而胡以晃回称其为弟,这辈分是不是有点乱啊?

这中间有个缘故。

胡以晃最早结识的是韦昌辉。

尽管他比韦昌辉大十几岁,但一首以兄弟相称。

后来,又认识了其父韦源玠。

胡以晃自然要称韦源玠为叔。

可是,韦源玠比胡以晃大不了几岁,说啥也不答应,就与胡以晃以哥弟相称,并让韦昌辉称胡以晃为叔叔。

韦昌辉遵从父命改了口,成了晚辈,可胡以晃不好意思叫侄子,仍以弟弟相称。

各自叫各自的,胡叫乱答应,听起来很奇葩,但三人并不觉得违和。

韦昌辉给胡以晃斟上酒,问道:

“胡叔,今日特意登门,恐怕无事不登三宝殿吧?”

胡以晃看了一眼韦源玠,笑笑说:

“昌辉小弟是个鬼机灵,眼里揉不得沙子啊。拜上帝教来了一位教主洪秀全,不知弟弟可否听说?”

韦昌辉很兴奋,答道:

“怎么能没听说?我正想去拜见洪先生,这几日没有抽出身。”

胡以晃觉得没有绕弯子的必要,就把想拉他们父子入伙,一同举事的想法,和盘托出。

韦源玠还没表态,韦昌辉两眼放光,激动地说:

“不敢瞒胡叔您,数月前,我己经跪拜了上帝,是冯先生给我施的洗。”

胡以晃听罢,心下大喜,转脸问道:

“原来,小弟如此有先见之明!源玠兄,你意下如何?”

韦源玠沉思片刻,当机立断,咬了咬牙说:

“胡老弟,我韦家多年来深受欺压,连一块进士匾都挂不得,真是欺人太甚!与其苟且偷生,不如赌上一把,跟着洪先生共奔前程!”

胡以晃赞叹道:

“老兄目光如炬,深谋远虑,深明大义,择善而从,令在下钦佩不己!我先替洪先生谢过了!”

说罢,他就要起身作揖。

韦源玠一把按住,又说:

“也烦胡弟给洪先生捎个话,韦家虽称不上大户,但也有些积蓄,既然要起大事,源玠我甘愿将全部家产充抵,襄助绵薄之力。”

胡以晃颇为感慨,点头说道:

“在下也决意将所有家财,悉数捐出!源玠兄,今日所议之事,只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放心吧,胡老弟,你我交往己非一日,对我还不了解么?”

说完,他突然想到,在座的两个儿子,交代道:

“你们胡叔所言,绝非危言耸听!谢启发那条老狗,整日里盯着咱家,一旦有个风吹草动,谋反大罪,株连九族啊,切切不可造次!”

韦昌辉与韦俊赶紧站起身,说:

“爹,胡叔,事关重大,非同小可,我们一定谨记在心,守口如瓶!”

表完了态,韦昌辉有些按捺不住,问道:

“胡叔,即便弄大事,眼下怎么办呢?”

“眼下?弟弟,这恐怕得与洪冯二位先生一起商议啊。”

韦昌辉端起一满杯,一饮而尽,说道:

“胡叔,既如此,咱现在何不就去见洪先生?”

胡以晃也站起身,豪气干云,接腔道: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弟弟言之有理,走!”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