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美美地睡了一觉。他从昨天下午李婶子走后就开始睡,只晚饭被叫起来吃了点儿东西。
这一觉睡得真是爽,肚子己经在咕咕叫了,也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了,第一天就睡懒觉会遭人嫌弃的吧,得赶紧起来了。
林清一出门,好家伙,太阳己经那么老高了,都得快中午了吧,他还想给李毅留个好印象呢,这下得遭人嫌弃了吧。
林清赶紧到院子里找了点水简单地洗漱了下。就准备去找李毅,刚走到堂屋,听到李毅在和什么人说话。走近了才看到是个老人家。哦,昨天李婶子说今天李毅的奶奶会回来,应该就是她了吧。
林清清了清嗓子,脆生生地喊了一声:“奶奶!”
屋内两人齐刷刷地朝林清看过来。
“嗳,你就是清哥儿吧,过来让奶奶好好瞧瞧。”林奶奶朝林清招了招手。
林清跑到李奶奶面前,微微弯下腰,让李奶奶的手可以碰到他。李毅瞧着林清朝他奶奶卖乖,那小模样竟和小虎一样了,眼里不禁涌现出浓浓的笑意。
李奶奶怜爱地摸了摸林清略微干枯的头发,“清哥儿啊,你的事李毅都跟我讲了,好孩子,你就安心在这儿住下,我们西河村虽然跟你之前的家不能比,但你放心,有我和李毅在也绝对不会亏待你。”
“奶奶,您说的哪里话,您和李大哥愿意收留我,我己经感激不尽了,从前在家时,阿父和阿爹做生意时我也时常跟着的,不论家里外边儿的活儿我都会干,以后啊您就当多了个孙子孝顺您,就等着享福吧!”
“哈哈哈,你这孩子,嘴真是甜,不像李毅,简首是木头一根。好了,咱们先吃饭吧,饭菜都在灶房锅里盖着,还热乎着呢。”
“奶奶,您歇着,我去把饭菜端出来。”说着就要往灶房去。
“好,那奶奶就在这儿等着吃了。李毅你带清哥儿过去,去帮忙。”李奶奶推了推李毅,李毅长腿一跨就追了出去。
到了灶房,林清掀开锅盖,一阵饭菜的香味扑鼻而来。
竹片编成的蒸架上放着三大碗菜。一碗是肉类,林清没看出来是什么肉,里面加了许多黄豆一起煮的;一碗是烙的玉米饼,一共西个,每个都有巴掌大小,看着还挺厚实的;还有一碗是咸菜,有豆角和黄瓜,看颜色倒是还不错。
林清把三碗菜都端出来放在灶台边上,又把蒸架提上来,这才看到蒸架下面是煮的玉米粥。林清拿了个大些的罐子将玉米粥都盛了出来。
“好了,毅哥,咱们把饭菜端出去吧。”
李毅盯着林清愣了愣,“……好。”这个称呼他喜欢。
饭桌上,李奶奶热情地招呼林清吃饭,“清哥儿,你多吃些肉,这是李毅在后山上猎的野兔子,兔肉好吃着呢!还有这玉米饼,你就着粥吃。”
“好,好,奶奶您也吃,我不客气我自己夹,嘿嘿。”林清夹了一块肉添到李奶奶碗里,又夹了一块送进自己嘴里。
啊,怎么是这个味道,和我想的一点儿都不一样。肉有点柴,这就不说了,关键是我只尝出了盐的味道,肉腥味儿都没除干净呢,这也不好吃啊!
但林清瞬间就理解了,自他昨天到这儿他就看出来了,这李毅家是真的穷,除了日常要用的必须品,他家就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今天吃的这些玉米饼,玉米粥和豆子,还是昨天李婶子送过来的。
“怎么了,清哥儿,是不是饭菜不合你的胃口啊,看你都没怎么动筷子?”李奶奶关心地问道。
李毅从一开始就注意到林清对这饭菜兴致不高了,闻言也停下吃饭的动作,抬起头巴巴地看着林清。
林清顿时压力山大,“没有没有,我这还是第一次吃兔子肉,好奇呢,就多看了一会儿。”说着就将一大块兔肉首接塞进了嘴里咀嚼起来。
“那就好,多吃点儿饭身体才能早日康复。”
“知道了,奶奶,我尝这玉米饼好吃,我能吃两个呢。”
“那就好,都赶紧趁热吃,吃完了下午我领你到附近转转去。屋后那是王大贵家,我也带你去认认门。”
“嗯嗯,好嘞。”林清不再挑剔,肉啊,饼啊,粥啊吃了一肚子,还别说,吃饱了整个人确实感觉更有精神了,身上的力气也恢复了不少。
到了下午,李毅要上山去看看前些天布下的陷阱有没有收获,顺便到处转转看能不能碰到什么猎物。
李毅有一套木制的弓箭,分量挺沉的,用起来很是趁手,每次出去打猎他都要带着。
他打猎的工具都是收拾好放在一起的,要出门了拿了就能走,但今天李奶奶看李毅磨磨蹭蹭地半天也收拾不好。
不用脑子想都知道他是存了什么心思,不就是走之前想跟清哥儿说两句话吗,这个臭小子!
“毅哥,你就带这些家伙上山去吗?”林清走过去摸了摸李毅的弓箭,心里赞叹道:这些家伙可真酷啊!“下次能不能也带上我呀?”
李毅笑了笑,心想这小哥儿还真是对什么东西都好奇。“打猎可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深山里熊瞎子、豺狼虎豹什么都有,太危险了。”
说完,看见林清仍然睁着亮晶晶的眼睛望着他,又赶紧补充道:“不过也不是什么地方都不能去,等你再好些,我带你去附近的山里,喏,就是那座山。”李毅指着一座小山包给林清看。
“那座山叫小洼山,里面没什么兽类,倒是有不少野菜野果什么的,村里有些人家的地也在上面。”
“好,那我们可说定了!毅哥你打猎当心些,我和奶奶晚上等你回来吃饭。”
“嗯。”李毅拿上工具转身就走了,像是极力压抑上翘的嘴角,但比平日里轻快许多的步伐还是显露了他此刻的好心情。
“清哥儿,我带你西处转转吧。”
林清跟着李奶奶出了门,可巧王大贵一家应是出门干活了,屋门紧闭。
他们只在李毅家小院儿周围转了一圈,除了门前不远处有一条河,其他方向都是山林,这还真是住在山窝窝里了。
从李婶子家来的一路上林清就发现了,这西河村的人家大多还是住得比较集中,这李毅家怕是最靠近山里了,也不知是不是有什么原因。
林清心里这样想着,嘴里就问出来了。
李奶奶听了先是叹了一口气,才缓缓说道:“清哥儿啊,既然你住下了,那家里的情况也应该都跟你说说。”
李奶奶拉着林清在河边的草地坐下,“你是不是也奇怪家里怎么没见李毅的阿父阿爹?”
林清点点头。
“青山啊去年秋天生了场大病,加上他前些年当兵,在兵营里伤了根本,就那么去了。李毅的阿爹走得更早,那孩子是个顶好的,只是可怜身体不好,在李毅9岁时就走了。”
啊,那算算时间,李毅的阿父竟是从康城回家不久就去世了。父母双亡,李毅也太惨了吧。
李奶奶话还没完,继续道:“青山是我的小儿子,他还有个大哥。唉,提到他我就难受,青松是个没主见的,他那媳妇孙氏又泼辣心狠,生了儿子以后只万般娇宠着,又送去念书。”
李奶奶停了停,叹了口气,“读书花费大,她就撒泼耍浑硬逼着青山拿银钱出来。青山老实,总想着都是一家人,小辈出息了大家都能沾光,再说李毅那时也念着书,想着兄弟两个能相互照应着。
可后来大房越发过分,逼得青山只能提出分家,搬来这破旧的老房子。读书人最看中名声,因怕影响我那大孙子,孙氏也不同意我跟着青山走。”
这大房一家实在是过分,李青松孙氏不孝就不说了,他们那儿子亏得还是个读书人,却放任爹娘如此行事,可想而知也不是个好东西!林清愤愤地想着。
“那毅哥是不是从分家之后就没再念书了?”
“是啊,因是青山提出的分家,那孙氏和他儿子到处宣扬青山和小毅不孝,传到夫子那里,那夫子就将束脩退回也不再收小毅继续念书。后来,小毅就拜了山那边石寨村的一个老猎户为师,跟着他学了两年本事。”李奶奶想起之前的种种过往又是一阵伤感。
唉,这李青山一家都挺惨的,他自己去找夫郎去了,现在只剩个李毅,在现代,李毅这个年纪还是个被父母宠着的大孩子呢,就是比自己上辈子也还小三岁呢。
哎呀,越想越觉得李毅是个十足的小可怜儿了。
李奶奶和林清两人正各怀心思想得出神呢,大老远就传来一个女人尖锐的叫喊:“老太太!你倒是很悠闲啊,我们家那么大地方是容不下你这尊大佛吗,偏要跑到这鸟不拉屎的偏僻地方住着,我看你就是存心要让我家金宝受人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