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西川深知,要找到“星源生物”那神秘的研究基地,如同大海捞针,每一条线索都至关重要。在初步锁定几个可能的区域后,他充分调动自己的人脉和资源,全力以赴收集这些地区详细的地理信息和土地使用情况资料。
他首先联系了一位在测绘部门工作的老友。“老陈,这次可得麻烦你了。我需要[几个重点怀疑区域地名]这几个地方详细的地理信息,包括地形地貌、周边交通、人口分布等等,越详细越好。”陆西川在电话里急切地说道。
老陈爽朗地笑了笑,说道:“西川,跟我还客气啥。不过你要这些信息干啥呀?这几个地方可都挺偏的。”
陆西川犹豫了一下,并没有完全透露调查的实情,只是含糊说道:“做个深度报道,涉及到一些企业在偏远地区的布局,你懂的,现在读者就对这种揭秘类的内容感兴趣。”
“行吧,我这就给你整理,整理好就发给你。”老陈应道。
与此同时,陆西川又与土地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取得联系。他通过各种关系,费尽周折,终于获得了这几个区域土地使用情况的详细档案。档案里记录着每一块土地的所有者、用途变更记录以及相关的审批文件。
在等待老陈发来地理信息的过程中,陆西川一头扎进土地使用资料里。他仔细翻阅着每一页文件,眼睛紧紧盯着与“星源生物”相关的蛛丝马迹。“这块土地三年前被‘星源生物’收购,但用途写的是农业开发,真的只是单纯的农业开发吗?”陆西川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在文件上做着标记。
很快,老陈的邮件发了过来。陆西川迫不及待地打开,里面是几个区域详细的地理信息报告,附带高清卫星地图和地形测绘图。他将地理信息与土地使用资料结合起来,开始了细致入微的排查。
陆西川把地图平铺在办公桌上,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出“星源生物”购置土地的位置,再对照地理信息分析这些土地的特点。“这个地方位于山区边缘,交通相对不便,但保密性很好,而且周边有一条小河,对于生物研究来说,水源是必不可少的条件。”陆西川一边分析,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着。
然而,并不是每一个标记点都如此符合研究基地的特征。有些土地虽然归“星源生物”所有,但从地理条件来看,并不适合建立大规模的研究设施。比如有一块土地位于人口密集的城镇附近,嘈杂的环境和频繁的人员流动显然不利于高度保密的研究项目。
“看来可以排除这个点了。”陆西川说着,在地图上划去了这个标记。
在排查过程中,陆西川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线索。其中一个区域的土地购置记录显示,“星源生物”在短短两年内,陆续收购了周边几块相邻的土地,逐渐扩大了其土地占有范围。“他们为什么要不断扩大这块土地的规模?难道这里真的是研究基地的所在地?”陆西川心中的疑问越来越大,对这个区域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为了进一步确认,陆西川又联系了当地的一些居民。他通过电话采访的方式,小心翼翼地询问他们是否听说过“星源生物”在附近有什么特别的建设或活动。
“喂,您好,请问是合兴的居民吗?我是做社会调查的,想问一下,您有没有听说过‘星源生物’这家公司在你们这儿有什么项目呀?”陆西川礼貌地问道。
电话那头的居民想了想,说道:“‘星源生物’?好像没咋听说过。不过前几年,这边确实有一些外地人来,在那片荒地上搞建设,不知道是不是你说的那家公司。他们弄了个大院子,西周都围起来了,看着挺神秘的,平时也不让人靠近。”
陆西川心中一紧,这很可能就是他要找的研究基地。他继续追问:“那您知道他们具体在建设什么吗?有没有看到过什么特别的设备或者人员往来?”
居民无奈地说:“不太清楚啊,他们管得严,我们也不敢靠近。只看到时不时有一些车进进出出,看着像是科研人员那种打扮。”
挂了电话,陆西川更加确信这个区域的可疑性。但他知道,仅凭这些还不足以确定这就是“星源生物”的秘密研究基地。他需要更多确凿的证据。
于是,陆西川又开始从交通路线入手进行排查。他研究了这个区域周边的道路情况,发现有一条偏僻的公路通向那块可疑的土地,而且在卫星地图上可以看到,这条公路上偶尔会有车辆行驶痕迹,与其他普通乡村道路的车流量明显不同。
“如果这里是研究基地,那么这条公路很可能就是运输物资和人员的重要通道。”陆西川推测道。
在经过一系列的地理信息排查和多方面线索整合后,陆西川对几个重点怀疑区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虽然还不能完全确定研究基地的位置,但他己经成功排除了一些可能性较小的地点,将范围进一步缩小,为接下来的调查指明了更明确的方向,期待能尽快揭开“星源生物”研究基地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