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青峰山巅还带着料峭寒意,残雪未消的石缝间挤出几株嫩绿色的草芽。苏沐瑶一袭月白劲装静立崖边,怀中紧护的玉龙剑鞘上,那枚羊脂玉雕琢的龙佩正贴着她心口微微发烫——这是父亲苏沧海留给她唯一的念想,也是苏家世代相传的玉龙剑法信物。自三年前父亲在魔教突袭中殒命,这柄剑便成了她与逝去师魂的唯一联结。
“呼——”
山风卷着她额前碎发,露出一双与年龄不符的沉静眼眸。不远处的松树下,一袭青衫的凌云负手而立,目光如鹰隼般追随着师妹的身影。他是师父苏沧海的大弟子,也是如今唯一能指导沐瑶的人。此刻见她指尖无意识地着剑柄上的龙纹,便知她又想起了师父临终前那声“护好玉龙佩,练至剑意大成”的嘱托。
“师妹,凝神。”凌云的声音穿透风声,带着习武之人特有的沉稳,“师父说过,玉龙剑法的‘快’,不在手腕翻折,而在‘意先于形’。”
苏沐瑶深吸一口气,将翻涌的思绪压下。丹田内,那股由父亲亲手打下的底子早己化作潺潺暖流,在凌云这三年的悉心指点下,如今己能随心所欲地运转周天。她知道,今日便是冲击剑意大成的关键时刻。
“呛啷——”
玉龙剑出鞘的清鸣惊起崖边宿鸟,剑身流转的寒光映着她紧抿的唇线。十年前,父亲便是在这片石坪上,握着她的小手划出第一式“玉龙探爪”;三年前,也是在这里,凌云师兄第一次为她拆解“龙潜于渊”的剑意精髓。此刻,过往的点滴在她脑中闪过,最终凝聚成父亲临终前染血的眼神——“沐瑶,记住,人剑合一,方为至境。”
她动了。
月白身影在残雪与青石间起落,不再是往日略显生涩的招式演练,而是化作一道朦胧的流光。玉龙剑在她手中似有了生命,起初还能辨出“龙飞九天”的舒展、“龙战于野”的刚猛,但瞬息之间,所有剑招痕迹尽消。只见万千寒星在她周身爆闪,时而如惊鸿掠水,留下一道银白残影便没入虚空;时而如紫电裂云,剑尖拖曳的光带将晨雾斩成两半;更多时候,那剑光化作漫天流萤,每一点微光都带着刺骨的寒意,却又以一种玄奥的韵律彼此牵引,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剑网。
“好快!”松树下的凌云瞳孔微缩。他能看到,沈沐瑶的身形与剑势己融为一体,每一次腾挪转折都透着一股“意到身随”的流畅,仿佛天地间的气流都在为她的剑势铺路。更惊人的是,她周身三尺之内,空气竟泛起细微的涟漪,那是真气外放、即将凝聚成剑气的征兆。
“爹爹……师兄……”苏沐瑶的意识沉浸在一片混沌清明中。她感觉不到冰冷的山风,听不到凌云的低喝,唯有手中的玉龙剑与她的心跳同频共振。父亲生前教导的每一个字、凌云拆解的每一处剑意,此刻都化作缕缕灵光,在她识海中交织成网。
“人剑合一……心到意到……”她喃喃自语,指尖突然一振。
“嗡——”
玉龙剑发出一声清越的龙吟,剑身骤然爆发出一层淡青色的光晕。那光晕不再是内敛的剑气,而是实质化的锋芒——青芒过处,三丈外的一株老松应声而断,断面平滑如镜,连飞溅的树屑都被无形气劲震成粉末。
“由意带气,气游身外……”苏沐瑶猛地抬眼,眸光中闪过一丝明悟。她能清晰地“看”到丹田内的真气如星河般流转,每一道光流都顺着经脉涌向指尖,再透过玉龙剑的剑脊,化作体外那层吞吐不定的青芒。神魂与剑意彻底交融,她感觉自己仿佛化身为剑,天地万物的轨迹都在剑势的韵律中流淌。
当她意念微动,剑尖斜挑,一道匹练般的青芒首冲云霄,竟将厚重的云层斩开一道缝隙。阳光透过裂缝洒落,照亮了她脸上的泪痕——那是突破境界的喜悦,更是对父亲的告慰。
“师妹!”凌云快步上前,眼中满是激动与欣慰,“你做到了!玉龙剑法……剑意大成!”
苏沐瑶收剑入鞘,指尖抚上温润的玉龙佩,那股暖意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炽热。她抬起头,望向父亲坟茔所在的方向,轻声道:“爹爹,沐瑶没有辜负您的期望……玉龙剑意,今日终成。”
山风掠过,卷起她鬓角的发丝。凌云看着师妹眼中重燃的光芒,知道从今往后,这柄玉龙剑不仅承载着沈家的传承,更将带着沈沧海的遗志,在这波谲云诡的江湖中,划出属于沈沐瑶的惊鸿一剑。而他,将永远是那个站在她身后,护她剑指天涯的大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