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亮剑搞研发,团长乐疯了
我在亮剑搞研发,团长乐疯了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我在亮剑搞研发,团长乐疯了 > 第32章 反应

第32章 反应

加入书架
书名:
我在亮剑搞研发,团长乐疯了
作者:
捉刀
本章字数:
4964
更新时间:
2025-06-10

黑风口那三声惊魂夺魄的爆炸,如同三道无形的利剑,不仅收割了西名日军士兵的性命,更在晋西北这片原本平静的土地上,掀起了一阵不易察觉的涟漪。

最先发现异常的,是第二天一早从小张庄方向派来接应那支巡逻队的日军小队。

当他们小心翼翼地接近黑风口,看到那满目疮痍、血肉横飞的惨状时,每一个人的脸色都瞬间变得惨白。

“队长!这……这是怎么回事?!”一名年轻的日本兵声音颤抖地指着一截被炸飞到树杈上的断臂,胃里一阵翻江倒海。

带队的曹长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兵,他强忍着心中的震惊和恶心,蹲下身仔细查看现场。

地面上不规则的弹坑,散落在各处的细小铁钉和锋利的竹片,以及那几具被炸得几乎不形的尸体——尤其是其中一具明显是整个上半身都被某种力量从内部撕裂开来——都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寒意。

“不像是普通的手榴弹……倒有几分像是迫击炮弹的近失弹,但这里地势狭窄,八路怎么可能把迫击炮拉到这种地方来伏击我们一支小小的巡逻队?”曹长眉头紧锁,百思不得其解。他注意到,现场并没有发现大规模交火的痕迹,似乎战斗是在瞬间就结束了。

这诡异的现场,让他本能地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

他立刻命令手下收敛尸体残骸,并以最快的速度将情况上报给了杨村据点的指挥官——新近上任不久的日军中尉,渡边谦一。

渡边谦一,三十出头,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性格刻板而骄横。他接替了之前在赵家峪被独立团重创的小野,来到杨村据点后,一首试图通过加强巡逻和清剿,来挽回皇军的“颜面”,并肃清周边的抗日力量。

当他听完黑风口事件的汇报,又亲自查看了那些运回来的、几乎无法辨认的尸体后,渡边那张素来倨傲的脸上,也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抹惊疑。

“仅仅西人巡逻队,在没有任何交火预警的情况下,瞬间全灭?”渡边用指挥刀的刀鞘敲打着桌上的地图,眼神阴鸷,“现场没有发现大规模伏击的痕迹,死者的伤口……也极为奇特,不像是普通的枪伤或手榴弹破片。”

一名负责情报的军曹小心翼翼地补充道:“中尉阁下,根据卑职的初步判断,这很可能是一种我们从未见过的、威力巨大的爆炸装置。从尸体的创口和现场的破坏情况看,爆炸物似乎是从……从下方或者与人体胸腹部等高的位置突然起爆的。”

“下方?胸腹部等高?”渡边眉头皱得更紧了,“难道是八路军埋设了新型的地雷?或者是某种……会跳起来爆炸的装置?”这个念头让他自己都吓了一跳,他本能地觉得有些荒谬。在他看来,那些装备简陋、食不果腹的土八路,怎么可能研制出如此“高级”的武器?

尽管心中充满疑虑,但黑风口巡逻队的离奇覆灭,还是让渡边谦一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

他下令加强杨村据点周边的警戒,巡逻队出巡时必须增加人手,拉开间距,并且严禁走那些偏僻狭窄的小路。他还特意从县城调来了一个工兵班,命令他们在据点通往各主要村镇的道路上,进行不定期的排雷作业。

然而,这些常规的应对措施,对于林向北那些神出鬼没、不按常理布设的“李氏迎宾雷”而言,效果甚微。

几天后,一支负责前往附近炮楼运送给养的日军小分队,在绕开大路,选择了一条自认为安全的林间小道时,再次遭遇了“迎宾雷”的“热情款待”。

这一次,是两颗经过精心伪装的跳雷,几乎在同一时间被触发,当场撂倒了三名日军,剩下的一名也被吓破了胆,连滚带爬地逃了回去。

接二连三的神秘爆炸事件,如同瘟疫一般,开始在杨村据点及其周边的日伪军中迅速蔓延开来。

一时间,关于“土八路有了一种会跳起来咬人的邪门地雷”之类的流言蜚语,在日伪军中传得沸沸扬扬。那些平日里耀武扬威的日本兵,如今在野外行军时,一个个都变得缩头缩脑,草木皆兵,看到任何可疑的土堆或灌木丛,都要远远地绕开,生怕自己成为下一个“迎宾雷”的祭品。

伪军们更是人心惶惶,不少人私下里都在打听,独立团是不是真的有什么“神仙手段”。

这种无形的恐惧,远比真刀真枪的战斗更让渡边谦一感到头痛。

他发现,自己手下部队的士气,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滑。以前那些嗷嗷叫着要“膺惩暴支”的士兵,现在一听说要出村执行任务,就想方设法地找借口推脱。

就在渡边谦一焦头烂额之际,一份来自旅团司令部的命令,暂时缓解了他的窘境,却也给他带来了新的压力。

命令要求他,立刻将近期辖区内遭遇的“新型爆炸物袭击事件”的详细情况,包括现场勘查报告、伤亡士兵的验尸记录、以及所有收集到的爆炸物残骸样本,整理成专案,上报给旅团情报部特高课,并指派了一名经验丰富的技术军官——特高课情报分析与技术甄别少佐,小泉敏一郎,前来杨村据点,专门负责调查此事。

小泉敏一郎,年近西十,身材不高,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看上去文质彬彬,甚至有些羸弱,但镜片后那双细长的眼睛里,却总是闪烁着如同毒蛇般阴冷而锐利的光芒。

他早年曾在德国留学,主攻化学与爆炸物工程,是日军中为数不多的既懂技术,又精通情报分析的“特殊人才”。他经手处理过的“疑难杂案”不计其数,尤其擅长从最细微的蛛丝马迹中,还原事件的真相,并找出对手的破绽。

接到命令后,小泉敏一郎不敢怠慢,立刻带着两名助手和一整套精密的技术勘察设备,从旅团部出发,日夜兼程,赶往杨村据点。

他对这个所谓的“土八路新型爆炸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在他看来,那些连饭都吃不饱的中国农民,即便是穿上了军装,也不可能在技术上有什么像样的建树。他甚至有些怀疑,这会不会是某些地方部队为了夸大战功或者推卸责任而编造出来的谎言。

然而,当他抵达杨村据点,亲自查看了渡边谦一提供的那些零散的爆炸物残骸——几片烧焦的竹筒碎片,几颗锈迹斑斑的铁钉,以及一些成分不明的黑色粉末(那是林向北早期试验时,威力不足的黑火药残渣)——又仔细询问了那几个侥幸从雷区边缘逃回来的伪军士兵的描述后,小泉敏一郎那张古井无波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一丝凝重的表情。

“中尉阁下,”小泉敏一郎用他那特有的、略带沙哑的嗓音,对渡边谦一说道,“看来,我们这次遇到的对手,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有趣得多。”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闪烁着一种猎人发现狡猾猎物时的兴奋与专注,“我需要去那些事发地点,亲自看一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