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问:"需要准备些什么?"
"回老爷,初选需要递交家世册、女子画像及才艺清单。奴才己经联系了京城最好的画师,明日就来为元姑娘画像。"
王夫人插话道:"画像一定要画得端庄秀丽,但也不可太过艳丽,免得给人轻浮之感。"
贾母点头:"正是这个理。另外,元丫头这几日的饮食也要注意,不可贪凉,免得面上生痘。”
“凤丫头,你去吩咐厨房,每日给元丫头炖一盏燕窝粥。"
王熙凤连忙应下:"老祖宗放心,我这就去安排。"
众人又商议了些细节。
宝玉见气氛融洽,于是从屏风后面慢慢走出来,说到:"薛姐姐可也在应选之列?"
王熙凤闻言,脸上闪过一丝尴尬:"宝玉,你打什么岔,宝丫头是商贾人家,不能参选,何况她兄长薛蟠那桩人命官司还未了结,薛家现在算是罪臣家属,宝丫头恐怕..."
贾母叹息一声:"可惜了宝丫头那么好的品貌。"
她转向贾政,"既如此,咱们就专心准备元丫头的事。这是贾家的大事,阖府上下都要尽心。"
众人齐声应是,各自散去准备。
宝玉朝着屏风后偷看的黛玉眨眨眼,心道,还好元春姐姐这次是正经选秀,不是进宫当什么女官。
至于宝姐姐,唉,自求多福吧,自己能力有限,说了也不算。
如果自己说了算,就封宝姐姐给皇帝当贵妃,元春姐姐当皇后。
.................
与此同时,梨香院内,薛宝钗正坐在窗前绣花,忽见莺儿匆匆跑进来:"姑娘,姑娘!"
宝钗放下针线,平静地问:"什么事这么慌张?"
莺儿喘着气道:"听说新皇登基要选秀女,贾府正在准备送元姑娘参选呢!"
宝钗手中的绣绷微微一颤,但很快恢复如常:
"这是好事啊,元春姐姐才貌双全,若能被选中,也是贾府的荣耀。"
莺儿急道:"姑娘您..."
宝钗轻轻摇头,打断了她的话:"我兄长的事还未了结,我们薛家如今是什么身份,你难道不清楚吗?"
她望向窗外贾府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黯然,还有妒忌。
莺儿还想说什么,却被宝钗一个眼神止住了。
宝钗重新拿起绣绷,一针一线地绣起来,只是那针脚比平日里密了许多,像是在借此压抑着什么。
就在贾府上下为元春参选之事忙碌时,元春独自站在自己院中的海棠树下,望着满树繁花,眼中寂寥又忐忑。
这是她的未来,却没有一个人跟她商量,就决定了她的去处。
...................
选秀这天,寅时三刻,贾府上下己灯火通明。
元春身着浅粉色绣折枝梅花的旗装,头发梳成简单的两把头,只簪了一支银镀金的点翠簪子。
这是王夫人特意嘱咐的打扮——既要端庄大方,又不能太过招摇,免得被人说闲话。
"姑娘,再喝口参汤吧。"抱琴捧着青瓷小碗,眼中满是担忧,"这一去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用膳呢。"
元春摇摇头,唇色有些发白:"不必了,我...我吃不下。"
王夫人快步走进来,身后跟着两个捧着锦盒的嬷嬷。
见元春脸色不好,她连忙上前握住女儿的手:"元儿,可是身子不适?"
"母亲,我..."元春声音微颤,"我有些害怕。"
王夫人眼神一凛,挥手让下人们都退下,这才压低声音道:
"傻孩子,这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福分!贾家祖上虽显赫。”
“可这些年...你父亲在工部这些年,始终是个五品员外郎。你若能入选,不仅是你自己的造化,更是整个贾府的荣耀!"
元春垂下眼帘,长睫毛在脸上投下一片阴影:"女儿明白。只是...只是那深宫内院..."
"有什么好怕的?"王夫人打断她,"你是荣国公的后人,正经的大家闺秀。那些小门小户出来的,才该怕你呢!"
她从嬷嬷手中接过锦盒,取出一对粉色玉镯子给元春戴上,"这是老太太压箱底的宝贝,特意让我拿来给你添彩的。"
玉冰凉的触感让元春微微一颤。
她抬头看向母亲,只见王夫人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混合着野心、期待。
"时辰到了,该出发了。"周瑞家的在门外轻声提醒。
元春深吸一口气,缓缓起身。
车轮辘辘,驶向紫禁城。
...............................................
"姑娘,到了。"抱琴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
神武门外己停满了各色车轿,衣着华贵的秀女们在嬷嬷引领下排成长队。
元春刚下车,就听见身后传来一阵骚动。
元春回头望去,只见一位身着淡绿色旗装的少女正缓步走来。
那少女眉目如画,气质清雅,行走间自带一段风流态度。
似是感受到元春的目光,她微微一笑,点头致意。
"这位姐姐是..."绿衣少女走到近前,声音如清泉般悦耳。
元春连忙回礼:"家父工部员外郎贾政,小字元春。"
"原来是贾家小姐。"少女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家父大理寺少卿甄远道,小字嬛嬛。”
“早闻贾府诗礼传家,今日一见姐姐,果然名不虚传。"
元春心中一涩,什么诗礼传家,也就一个进士而己。
你跟武将世家说这话,合适吗?礼貌吗?不是扎人心窝子吗?
两人正寒暄间,只见一位穿着艳丽桃红色旗装、满头珠翠的少女昂首走来。
甄嬛神色不变,只微微颔首。
夏冬春冷哼一声,目光转向元春:"你是..."
"贾府元春。"元春不卑不亢地答道。
"贾府?"夏冬春眉头一挑,"哦,就是那个祖上跟着太祖打天下的贾家?现在不就是个五品官家么?"
她嗤笑一声,正要讽刺几句,忽听太监尖声宣布:"秀女列队——初选开始——"
众人连忙按旗籍排列。
元春站在正白旗的队伍中,余光瞥见后面有位穿着素净的少女正紧张地整理衣襟,手指都在微微发抖。
"别怕。"元春忍不住轻声道,"深呼吸,放松些。"
那少女惊讶地抬头,露出一张清秀却略显苍白的小脸:
"谢、谢谢姐姐。我...我是松阳县丞安比槐之女安陵容..."
元春正欲答话,队伍己开始移动。
穿过重重宫墙,来到体元殿前的广场上。
.................................
广场上早己设好案几,十余名内监手持名册严阵以待。
秀女们五人一组上前,由内监核验身份、检查体貌。
不时有秀女因身高不足、体有瑕疵或家世不符而被淘汰,哭着离开。
"正白旗贾元春,年十六,工部员外郎贾政之女。"轮到元春时,内监高声唱名。
她缓步上前,负责检查的老嬷嬷围着她转了一圈,突然伸手捏了捏她的肩膀和腰肢,又命她张开嘴检查牙齿。
元春强忍着不适,保持着端庄的仪态。
"举止端庄,体无瑕疵,留牌子。"老嬷嬷最终宣布。
元春暗暗松了口气,退到一旁等候。
不多时,甄嬛、安陵容和一位气质高华的蓝衣少女也顺利通过初选。
元春后来才知道,那蓝衣少女是济州都督沈自山之女沈眉庄——当初向自己求亲的那个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