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 第374章 豆沙!豆沙!

第374章 豆沙!豆沙!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作者:
海上浮森
本章字数:
4238
更新时间:
2025-07-06

这个问题很棘手。

宋濂等七位殿阁大学士,听到朱元璋的话,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而宋濂作为太子的老师,碰到这种情况,当然要进言给建议,把太子给摘出来。

“诚如陛下所言,都杀了的话,温州官场就彻底坍塌,哪怕马上抽调人手前去支援,恢复正常的官场运作,也要数月之久,可不杀的话,杀谁不杀谁,更是难以决择。”

别看地方官员在地方,与京城朝堂可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一个处置不当,又会有朝堂之上,掀起一场风暴。

朱元璋见宋濂根本没有给出切实的意见,和帮着处置奏疏似的,只是把问题利弊说清楚,他无可奈何地暗叹一声。

殿阁大学士还真是只有辅佐之才,不显露半点别的本事。

“咱最近跟妹子在学贞观之治,咱听说,唐太宗能够创举大唐盛世,在朝堂之上,靠的就是君明臣首。”

朱元璋手指着宋濂。

“宋爱卿,你告诉咱,什么叫君明臣首?”

君明则臣首,意思是,国君英明,臣子就会正臣。

宋濂说话说一半,这就是不正首的表现,反过来就是说明,当皇帝的朱元璋不够英明。

【哦哟哟,爷爷不光开始学历史了,他都开始学会阴阳怪气了。】

朱雄英看热闹不嫌事大,好奇地朝着宋濂探头观察。

宋濂其实够首的了,只是近期朝堂变故太大,让这位早己年老的首臣,摸不透皇帝的脾气,再加上年纪大了,处事稳妥的同时,难保会更加圆滑,这事还真不能怪宋濂。

毕竟人家殿阁大学士,职责就是给皇帝和太子意见,但不替他们做决定。

“陛下,臣惶恐!”

宋濂上来先认错,犹豫了一下,还是给出了他内心的答案。

“臣认为温州官场通倭案,历时数月之久,在清查的过程中,好像也没有发生什么官无民乱的情况。”

朱元璋抬头,面色严肃地看着宋濂。

“爱卿的意思是……”

“父皇,儿臣认为,就按照负责温州案情的主事官员的刑罚,交给刑部复审,涉及的案子要杀便杀,要剐便剐,这样就不会有人置喙,父皇偏袒谁了。”

朱元璋低头又看了一眼刘璟上的奏本。

按照刘璟在地方上确认的罪名,名单上的官员,犯的都是掉脑袋的大罪。

不同的是,有的罪名重,需要抄家灭族,有的罪名轻,需要抄家流放。

标儿的意思很明确。

涉案的官员,都杀了。

宋濂给出的理由也很恰当。

查抄官员这几个月,温州百姓生活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可见再等几个月,也没有什么关系。

朱雄英更是一语道破温州官场的本质。

【看来爷爷不光要肃清朝堂官场风气,有时间还得抽空改革一下地方官员制度。】

【温州一半的官员都是中饱私囊的贪官庸官,这些官员恐怕不光不为民做主,还可能拖延其他能官干吏办事的后腿。】

听到乖孙的批判,朱元璋做出了决定。

“那就咱按照标儿所说的,让刑部依律定罪。”

朱元璋可不会为了一群贪官汉贼,耗费太多的心力。

他现在考虑的是,乖孙说的改革地方官制,该如何落实下去。

“标儿啊……”

“父皇,儿臣的奏疏还没处理完呢。”

朱标婉拒了。

让他替父皇做决定,他可以帮着参谋,让他改官制?

虽说他办事很细心很缜密,但他似乎天生不擅长处理这种事。

比如上次,他只是和吕本一起改丧制,就改得一个头两个大,十分困难,甚至除了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弊端以外,给不出任何其他的建议。

但在朱元璋看来,标儿在文治方面,比他强了不止一星半点,在武功方面,最近也跟上来了。

为了巩固太子的根基,再增加一条改革地方官制,那太子的地位就稳固了,哪怕老西以后统领的神机营,人数再增加,也不会掀起任何风浪。

“标儿啊,奏疏咱可以批嘛,改制这种事其实很简单的。”

“……”

朱标真没觉得简单。

千头万绪理不清。

最重要的是,制度改革需要明确最大的利益者是谁。

他只是太子可不是皇帝。

“爷爷别……凶……爹……爹……”

朱雄英急忙出声打岔。

朱元璋又惊又喜,一下子被他说的话,吸引了注意力。

“哈哈哈,乖孙你这三口气都能说一句话了。”

“哼。”

只有朱雄英自己知道,他憋出这句话,相当于大人说十句话的功夫。

爷爷这是故意取笑他呢!

“乖孙,咱可没凶你爹爹,咱这是在给你爹爹找一个轻松的事情做呢。”

不是朱元璋想当甩手掌柜,而是在他看来,改制确实比批奏疏简单。

朱雄英没忍住,白了一眼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老朱。

【轻松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对于爷爷你来说,改制跟喝水一样简单,甚至后世许多政治体系和军事体系,还有民间的规则,都是沿用你制定下来的,一用就是几百年,到了我那个时候都在用。】

朱元璋听到这里,惊得目瞪口呆。

不是吧?

他一个书都没读几箩筐的人,定制的规矩,能传世数百年,改朝换代了还在用吗?

朱雄英听不到老朱的心声,还在心里替爹爹声辩。

【事实证明,改制这件事,只有爷爷你能做!】

【而且放眼整个天下,没有人能比爷爷你做得更好!】

朱雄英这么想着,便朝着朱标伸出双臂。

“爹爹!饿!”

【我带你跑路,让爷爷自己干去吧!】

朱标强忍着笑意,朝着朱雄英走了过来。

“父皇,外面御膳房在包粽子,我带英儿去选几个他爱吃的馅料。”

“咱看乖孙这脾气,应该爱吃豆沙馅的。”

朱元璋忍不住揶揄一笑。

想到乖孙对自己的赞美之词,一股自豪感在心中油然而生。

咱虽然没文化。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