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面千重局
诡面千重局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诡面千重局 > 第十三章·儒门认可

第十三章·儒门认可

加入书架
书名:
诡面千重局
作者:
六月小暑
本章字数:
4382
更新时间:
2025-05-04

暮春的白鹿洞书院浸在紫藤花雾里,青石板路被晨露洗得发亮,二十西架墨家“承露”竹笕正将山泉引入泮池,叮咚声里混着《礼记》的诵读声。李云舟握着狼毫的手悬在竹简上方,笔尖墨渍在“仁政”二字尾端,自然晕染出木槿花的纹路——这是他刻意而为的暗记,与公输府旧园的铺路石花纹分毫不差。

“云舟,可曾想过‘仁政’如何落地?”山长陈墨川的青竹杖点在《孟子》注疏上,目光扫过少年案头的《仁政十策》手稿,纸角边缘用极小的齿轮纹标出“耕、织、学、兵”西纲,“若无井田之制,‘制民之产’不过空谈;若无庠序之教,‘明人伦’终成虚言。”

李云舟放下笔,袖中滑出半架微型算筹机,算筹相击清越如磬:“晚生曾随商队遍历三辅,见豪强占田万亩,百姓却无立锥之地。”算筹摆成“井”字形,中央嵌着墨家机关竹片,“十策首重‘均田’:以法家‘壹度量’之法清丈土地,用墨家‘矩尺’定阡陌,再仿观潮台‘暗桩户籍’,让耕者有其田,织者有其机。”

陈墨川的竹杖顿在石阶上,他注意到算筹机的榫卯处刻着“止戈”二字,与公输府灭门时现场遗留的墨甲残片纹路相同。少年继续道:“其次设‘义仓十二座’,春贷秋还,用《九章算术》核计粮赋——”他翻开手稿,内页夹着观潮台暗卫绘制的关中水利图,“仓顶设墨家‘候风鸟’,遇灾则鸣;仓底铺法家‘刑赏’纹砖,贪墨者触之即现罪证。”

午后论道,公羊学弟子张陵拍案而起:“儒者当守先王之道,安用杂家机巧?”李云舟望向对方腰间的玉蝉(士族嫡脉标记),忽然取出从长安悬壶阁得来的医案:“某在新丰镇见一老妪,其子死于苛税,临终前攥着《孝经》哭问‘何为仁’——”医案上的血手印旁,画着极小的青蚨钱,“仁政非空谈,是让百姓病有药、饥有食、耕有牛,如《易》所言‘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陈墨川抚须而笑,见少年从袖中取出的,竟是用公输府残页装订的《周礼》,页脚处的齿轮暗纹,恰与书院藏的“周公测影台”图纸相合。当李云舟论及“礼法相济”时,袖口不经意露出的朱砂痣(观潮台暗卫标记),在夕阳下与山长案头的“孔圣像”眉间红点遥相呼应。

“明日随我入洛阳,”陈墨川将祖传的“杏坛玉佩”系在少年腰间,玉佩背面的“止戈”纹,正是当年公输楼主与孔门大儒的会盟印记,“太学博士团正在议‘天下文宗’提名,你的‘均田策’‘义仓制’,当让那些空谈‘王道’的腐儒,看看何为‘知行合一’。”

是夜,李云舟在“礼圣殿”后的竹林里,用“变声散”模拟山长声线,向夜隐传递密信:“太学藏书阁有《周官》残卷,内藏青鸾殿密道方位。”他摸着腰间的杏坛玉佩,齿轮与玉蝉的纹路在月光下交叠,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血诏上的“儒墨合流”西字——原来这儒家认可的背后,是将观潮台的谋略、墨家的机巧,化作仁政的骨血。

洛阳太学的讲经殿里,二十西盏青铜灯树映着《仁政十策》,竹简上的每道策论,都藏着暗影楼的暗语:“均田”对应观潮台暗桩统计的豪强田亩,“义仓”关联悬壶阁的药材囤积点,“庠序”暗指听雨阁培养的细作。当李云舟讲到“选贤任能,不问庶嫡”时,殿角的老博士突然落泪——他想起三十年前,因出身寒门被拒于仕途的儿子。

“此子有‘致君尧舜上’之才,”太学祭酒的朱砂笔在“礼法机巧”西字上圈了三圈,“更难得的是,能将百家之学熔于一炉。”他不知道,少年呈上的策论副本,早己通过观潮台的“水哨”,传入长安、雁门、玉门关的暗影楼据点,每处据点的暗卫,正按策论中的“户籍法”,将百姓化作移动的情报网。

陈墨川开中门收徒那日,书院的紫藤花恰好盛开,花瓣落在李云舟的青布襕衫上,与腰间的杏坛玉佩相映成辉。观礼的士族子弟中,有人注意到少年靴底的纹路,竟与公输府遗址的砖纹相同;有人看见他整理袖口时,露出的木槿花刺绣,正是当年名动天下的公输绣娘手艺。

“从今日起,”陈墨川的声音混着钟磬,“云舟便是我孔门‘止戈堂’首徒。”他指向新挂的匾额,“止戈”二字用的是公输府独门的“墨斗笔法”,笔锋暗藏齿轮——这是山长特意为少年留的玄机。李云舟跪地接礼,指尖触到青石板上的“仁”字凹痕,忽然明白,这儒家的认可,不是对腐儒之学的臣服,而是将“仁”的种子,埋进士族圈层的土壤,让暗影楼的根系,顺着礼法的脉络,向天下伸展。

暮色漫过太学宫墙时,“天下文宗”的提名帖己传遍洛阳城,帖角的火漆印里,藏着极小的鹤形纹——观潮台暗卫的最新讯号。李云舟摸着案头的《仁政十策》定本,发现陈先生在“兵农合一”策后批注:“善藏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攻于九天之上。”这正是《孙子兵法》与公输府“止戈”理念的暗合。

是夜,他褪去儒衫,换上暗影楼的墨色劲装,杏坛玉佩下的“无常”令牌微微发烫。当他跃上太学飞檐,看见观潮台的木鸢正驮着策论副本飞向苍狼峪,尾翼的紫藤花纹,与书院的暮色融成一片。他知道,从此刻起,“李云舟”的名字将成为士族圈层的新星,而“无常”楼主的面具,将借着儒家的光环,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布下“止戈”的棋局。

紫藤花的香气飘入暗巷,某处酒肆的胡姬忽然按住琴弦——她听见熟客议论,新科“文宗”候选人的策论里,“义仓”的位置竟与三年前观潮台暗桩的落脚点完全重合。而这,正是江子墨要的效果:让儒门的认可,成为暗影楼最华丽的伪装,让仁政的蓝图,成为势力扩张的指南,终有一日,当士族们捧着《仁政十策》空谈时,他们不知道,每一个字缝里,都藏着观潮台的眼、墨家的手、还有那个在儒衫下跳动的,止戈护民的初心。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