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指挥中心的合金穹顶下,唐泽云的战术平板正投射出南半国废土的等高线地图,覆盖其上的是密密麻麻的白色雪花图案——那代表着无法通过卫星获取的盲区。会议室里弥漫着浓咖啡与战术背心防滑颗粒的混合气味,三十余名情报分析员的防寒服上还沾着从地表带回的冰晶,在灯光下闪烁着细碎的光芒。
“同志们,”唐泽云的声音传遍全场,他身后的屏幕切换成近地轨道的模拟图像,无数金属碎片在黑色背景中高速旋转,“正如你们所见,‘大寂灭’战争遗留的卫星残骸己将近地轨道变成了死亡禁区。现在世界各国都没有了卫星的支持,对于情报安全来说可以说是有利也有弊。白头鹰残余势力正是利用这一点,在我们的‘冰眼’雷达监测盲区构建了据点网络。”
彭建军猛地站起身,“城主,我们的地面侦察小队昨天在‘断背山’区域遭遇白头鹰的‘渡鸦-III’巡逻队,他们装备的新型反重力滑板能在雪山上高速机动,我们的‘海蛟-III’根本追不上。”
“所以我们需要换一种思路,”龙晓滑动手中的战术平板,地图上立刻出现数十条金色的地下线路,“中枢己经授权我们调用龙国在南半国的‘地鼠’情报网。这些潜伏者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他们熟悉这里的山川河流,城市农村,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建筑;甚至每一条地铁隧道和排水管道。”
话音未落,会议室的侧门打开,一个身着油污工作服的中年男人推着工具车走进来。他的脸上布满皱纹,左眼戴着机械义眼,右眼却闪烁着锐利的光芒——正是“地鼠”情报网的负责人,老鬼。“唐城主,老鬼奉上级命令接受您的指挥。”他放下扳手,从工具车底部抽出一个防水硬盘,“这是我们花了三个月从下水道捞上来的白头鹰通讯碎片,里面有他们各个据点的加密坐标。”
唐泽云接过硬盘,只见表面刻着一条盘绕的蛇形图案,边缘还残留着污水的异味。“老鬼,你确定这些数据没被污染?”
“放心,”老鬼拍了拍胸脯,机械义眼发出轻微的电流声,“我们做过数据清洗,能过滤掉白头鹰的自毁程序。不过……”他顿了顿,指向硬盘上的一个锈迹斑斑的接口,“需要你们研究所的特殊设备来进行读取,普通设备会触发数据爆炸。”
曾院士恰好推门而入,他的白大褂口袋里露出半截试管,里面装着绿色的荧光液体。“说曹操曹操到,”他接过硬盘,镜片在灯光下闪了闪,“我刚从仿生农场过来,新一批辐射麦幼苗的荧光酶活性提高了15%。你们是要提取这硬盘里的东西?我拿去试试。”
与此同时,地下三层的污水净化区,李婉正带领“银哨”小组安抚一群新到的难民。一个抱着婴儿的妇女跪在地上,手里攥着半块发黑的压缩饼干:“求求你们,给孩子一口吃的吧,我们在地表的防空洞里快饿死了。”
李婉蹲下身,从急救包里拿出一支营养膏:“大姐,这是高能量营养膏,能维持三天能量。跟我来,我们给你们安排居住区。”她的声音温柔,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根据粮库的最新统计,储备粮只能再支撑两个月,除非新一批辐射麦能提前收割。
就在这时,老鬼的机械义眼突然亮起红光:“不好!白头鹰启动了数据追踪程序,他们顺着硬盘接口在反向定位我们!”
曾院士猛地拔出硬盘。“数据只读取了37%,”他举起平板电脑,上面显示着混乱的坐标代码,“但我们得到了一个关键信息——白头鹰在南半国设立了五个主要据点,分别以希腊神话中的怪物命名:刻耳柏洛斯、弥诺陶洛斯、斯库拉、卡律布狄斯,还有……”
“利维坦。”唐泽云接过话头,眼中闪过一丝寒意,“看来他们的基因武器计划,就藏在代号‘利维坦’的据点里。”
地下深处,“地龙-2型”钻地车的钻头突然卡住。操作员李铁蛋摘下护目镜,只见钻头前端缠绕着一团银白色的金属丝——那是白头鹰用来干扰地质雷达的纳米级反探测装置。“报告指挥中心,”他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我们在‘断背山’地下发现了人工浇筑的合金穹顶,厚度至少五米!”
唐泽云看着屏幕上传回的图像,心中涌起一股寒意。那些合金穹顶的排列方式,与“利维坦计划”的数据模型如出一辙。他握紧手中的柳叶镖,金属镖身映出他凝重的脸庞——白头鹰的据点网络,远比想象中更加严密和危险。
“龙晓,”他转向正在解析坐标的副城主,“把己知的三个据点坐标标出来:刻耳柏洛斯在废弃的南半国银行大厦地下,弥诺陶洛斯在‘钢铁森林’工业区的核废料处理厂,斯库拉在东海岸的灯塔废墟。”
龙晓的手指在战术平板上飞速移动,地图上立刻出现三个红色的骷髅标记。“根据老鬼的数据碎片,”她放大银行大厦的区域,“刻耳柏洛斯是指挥中枢,那里有通往其他据点的加密通讯枢纽。”
彭建军突然站起身,脸上的疤痕在灯光下显得格外醒目:“城主,我请求带领‘夜刃’小队突袭刻耳柏洛斯,端掉他们的指挥中心!”
“不行,”唐泽云摇头,“白头鹰既然用刻耳柏洛斯命名,说明那里防守森严,很可能有基因战士驻守。我们需要更周密的计划。”他走到巨大的地下地图前,指尖划过“阳光广场”的规划位置,“老鬼,通知‘地鼠’情报网,重点侦察刻耳柏洛斯的地下排水系统,我们要从他们意想不到的地方切入。”
深夜,唐泽云独自来到地下五层的仿生农场。这里的蓝光二十西小时亮着,辐射麦的叶片在营养液中轻轻摇曳,宛如一片微型的荧光森林。老王正在给一株变异小麦授粉,他的白大褂上别着一枚微型辐射检测仪,屏幕上的数字在安全范围内轻微跳动。
“城主,”老王首起腰,脸上带着兴奋,“我们成功将北极地衣的抗寒基因导入了辐射麦,现在新株系能在-15℃的环境下正常生长。”
唐泽云凑近培养皿,只见小麦的根系上附着着一层白色的绒毛状物质,那是地衣共生体。“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尝试在地表浅土层种植了?”
“理论上可行,”老王推了推眼镜,“但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地表的强辐射,二是那些在冰层下活动的未知生物。”
唐泽云沉默片刻,看着培养皿中茁壮成长的幼苗,它们的金色荧光在黑暗中格外醒目。他想起在指挥中心看到的“利维坦计划”模型,那些扭曲的基因链和机械增强结构,与眼前的生命形成了鲜明对比。
“老王,”唐泽云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加快培育抗辐射能力更强的株系,我们不仅要在地下生存,还要在地表重建家园。白头鹰想用基因武器摧毁希望,但他们忘了,生命本身就是最强大的希望。”在这一刻,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想起了被特殊弹摧毁的蓉城……也许这辐射麦种子技术,运用到家乡和国内南方地区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离开农场时,唐泽云在走廊里遇到了李婉。女孩的防化服上还沾着消毒水的味道,胸前的银哨子在灯光下轻轻晃动。“唐大哥,”她递过一份名单,“这是‘银哨’扩编后的新成员,他们中有很多人曾是白头鹰压迫下的反抗者,熟悉敌人的战术。”
唐泽云接过名单。“很好,”他点点头,“让他们加入情报分析组,特别是关于白头鹰据点的心理侧写,他们能提供独特的视角。”
回到指挥中心,龙晓正在调试新的通讯加密系统。“老唐,”她指着屏幕上的波形图,“我们用辐射麦的荧光酶频率作为加密密钥,白头鹰的常规解码器根本无法破解。”
唐泽云看着那如同生命律动般的荧光波形,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在这片被辐射和冰雪覆盖的废土之下,希望之城的人们正在用生命本身的力量,构建着对抗黑暗的屏障。而那些散落在南半国各地的白头鹰据点,终将在希望的光芒下无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