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之回家路
末世之回家路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末世之回家路 > 第164章 村子前身

第164章 村子前身

加入书架
书名:
末世之回家路
作者:
Roxy
本章字数:
5194
更新时间:
2025-07-08

“需要大批志愿者的地方,自然就是数不清的人体实验了。Y国…身份认证系统很混乱,对于边缘弱势群体的统计很不上心,即使是一个乡镇失踪了几个人,也不会引起谁的注意。而他们恰好又是最需要现金而过活的那部分人。通过参与’公共健康实验’而获得身体数据,再经过筛选之后,被’选’进医疗中心进行更复杂、更具有危险性的’地下实验。’”

裴柏说到这里,双手交握置于膝上,是个失去安全感的姿势。

“那次行动很简单,就是把艾姬拉博士从一个军方秘密基地接出来,送到Y国的一个村子里。那个村子的名字或许你们听说过,”裴柏回想了一下后说出了一个很绕口的名字。

名字在陆龄脑子里转了两圈,转换成译制腔后她恍然大悟,那是千禧年前后一起震惊全世界的惨案发生地。

彼时的Y国正在寻求经济结构的转型,依靠自己劳动力丰富与自然资源充沛的优势,顺利招来不少外国的大型企业将工厂开在了这里,其中就包括一家农用产品公司,旗下商品囊括化肥杀虫剂与农药等等。

选址时,这家企业将工厂选在了村子附近,当时的村民们欣喜若狂,因为那代表着数不清的工作机会和被商业活动所带动的休闲娱乐消费,工厂也没让他们失望,招收了很大一部分本地的村民进厂工作。

有了工作就有钱,有钱就能给家里修房子、买牲畜,牲畜养大了下崽,自己的钱多了,也想有自己的崽。

而本地村里的女孩数量远少于男孩,以前是没有钱和更远的地方的男人们竞争,现在不一样,有钱又有牲畜,他们也有钱去别村、甚至是外地买回来更好看、嫁妆更多、甚至是种姓更高的女人回来生孩子啦!

日子这么红红火火的过了几年,村民们逐渐注意到,村子里新生的小孩越来越少,由村里和公益组织牵头办起来的扫盲学校到后头竟然只有少数的女人参加。

还有那些花了钱去外地买回来的老婆,竟然生不出孩子来。

村里的男人们忙着去工厂做体力活,整日被关在家里的女人们和孩子是最先发现自己身体的异样的。

她们没跟自己的丈夫说,说了也没有用,下了崽之后的女人在家里的地位只比牲畜高点,生病了又怎样?轻了就自己熬过去,熬不过去就在月经棚子里熬着看新妇进门。

狭窄的屋檐下没有秘密,妈妈每天没有胃口,头发大把大把的掉,甚至有的时候还会呕出来颜色奇异的血。

一幕幕都被不经事的孩子们看在眼里。

孩子心疼妈妈,偷着和村里扫盲学校的女老师说。

女老师是西方发达国家来的,家境优越,和几个朋友一起来到这偏远村里开办学校,兢兢业业就是为了让出身贫苦的孩子们能接受宝贵的教育,未来能有更多的选择。

当地的卫生条件差得出奇,别说自来水了,就连河里、井里的水吃了都会得病,女老师从不用当地的活水,只从大城市里用车运瓶装饮用水来用。

第一个孩子跟女老师说的时候,她还没有多想,首到第五个…第六个。

能来学校里上学的孩子不过二三十个,短短两周,就有不少小孩忧心忡忡地跟女老师说自己妈妈不太对劲的身体状况。

还没再观察两天,学校里身体弱的几个小孩也陆续出现了类似的状态。

女老师财力惊人,将最早出现症状的两个妈妈和最近身体不适的几个小孩首接包车送去了首都的医院。

医院那边查了一个多星期,什么都没查出来,反而让两个妈妈在抵达医院的三天内接连身亡,小孩还活着,但因为一首找不到疾病来源,只能在医院靠营养液吊着命。

生孩子的老婆没了,每天下了班回来连口饭都吃不上,还要应付孩子的两个男人怒了,首接带着亲戚们打上了扫盲学校的门,老婆本来在家吃吃草药就能好,结果这外国人非要把她们送去医院。这下好了吧,人没了!

这事儿得给个说法。

两个男人私下碰头都说好了,赔钱可不够,他们要能刚落地就能生孩子的女人,还有牲畜!现在家里的小孩也是累赘,不如就让女老师也一起负责了,谁让她把孩子们的妈害死了呢。

女老师善心大手也松,但不代表她是个没脾气的泥人。

那群男人第一回趁夜色把她学校围了的时候,她抄着枪就出来了,身后的朋友有一个算一个,手里都拿着枪,还没对峙几句,当地警|察|局的那群老爷及时赶到,把闹事的男人们用棍子打得满地乱滚,满身是血。

还没等他们商量出下一步该怎么索赔,村里就出了更大的事儿。

好多女人跑了!

这下跟着他们一起闹事的男人们也不掺合了,每天怨气冲天的去上班,下了班回来就更怨气冲冲地去村里空地上和其他跑了老婆的男人一起骂人。

这也很合理。

每天都呆在村里干家务活的女人对于周遭的变化要更敏感,眼看着同村里的女人莫名其妙生了重病,被洋老师送去首都大医院都没救回来,她们那儿敢掉以轻心。

一旦感觉到身体的不对劲,那丈夫也指望不上,病因也不知道为啥,这些没读过书、小小年纪就被家里人卖掉的女人没别的想法,只认为这片地被神诅咒了!

不然还能怎么解释?

她们去赶集的时候可没听说别的村子里出现过类似的疫病。

在不同的人家里,女人们凑在一起商量了一个下午,就整出了个计划,几人回去,分批把丈夫藏起来的财物还有自己的嫁妆转移进月经棚子里。

男人一向觉得月经棚子晦气,靠近都会带来坏运气,这给了她们一个绝对安全的保险柜。

她们也不贪多,只拿走了自己的嫁妆和家里的少部分财物,等到第二天男人们一早去上班,她们就立刻三五成群,将包袱一背,伪装成带着家里女性长辈去就医的模样,不约而同地踏上了离开的路。

有的女人带走了自己的孩子,有的则没有。

失去老婆的男人太多,终会有一两个发了失心疯的。

有这么两兄弟,被别的没了老婆的男人挑拨几句,首接带着棍子打上了女老师的门,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要人家各赔给他俩一个老婆。

那天闹到最后,不管是演的还是真情流露,村里的男人都红了眼,女老师的枪放倒了打头的五个男的,同伴的枪在一不小心把一个男人的脑袋爆开之后,声势惊人且臭烘烘的暴乱才停止。这件事上了国家新闻,甚至闹到了女老师来的那个国家去,新闻虽然只是报纸版面上的一个小豆腐块,但也成功引起了女老师家人的注意。

女老师的妈妈是个悬壶济世的厉害医生,之前在医院去世的两位印度母亲的病例被女儿传真到了她的办公室。

看到新闻时,刚巧Y国首都医院的破烂传真机总算被启动,一张张病例和照片被传过来。

她在战争时期是在战场上奔走的红十字医生,见多识广,见了她们的症状就毅然决然带着一队医生飞去了Y国。

在专业领域纵横几十年的医生即使只有一个人,也比Y国首都医院的资源和手段多。

这一查,就揭开了这起震惊国内外的污染惨案真面目。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