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纳湖畔
喀纳湖畔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喀纳湖畔 > 第59章 失联

第59章 失联

加入书架
书名:
喀纳湖畔
作者:
阿山梦蕉
本章字数:
9348
更新时间:
2025-06-19

寒流滚滚,从西伯利亚来,绕过达吉喀纳,横扫了整个北疆,气温骤降到零下三十多度。寒流过后,又是暴风雪,戈壁滩飞雪走石,冬牧场雪没人膝,深处马走上去雪及肚皮,哈达马全县掀起了抗灾保畜运动。

那时候“运动”两字犯忌讳,运动鞋都改叫登山鞋了,哈达马体委运动场边儿上“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大牌子,也换成了“拼命发展勇创第一,发扬哈达马精神”;“人民”两个字似乎也过时了,“人民饭店”改成了“富豪大酒店”,“人民电影院”改成了“皇家电影院”,“人民医院”好像没有改名,但看病要钱太多,人民看不起了。

要动员全县人民抗灾保畜,给个什么名号,提个什么口号,让领导犯了难:说是“抗灾保畜运动”,好像犯忌讳;说是“抗灾保畜活动”,又有些像儿戏;有人说是叫“抗灾保畜工作”,可是这好像是跟没有工作的百姓没有什么关系;最终还是决定“轰轰烈烈地大搞抗灾保畜的事情”,不要运动,不要活动,也不要工作,但是总得要动起来,不动,牲畜全被冻死饿死了,动起来的办法就是有钱的捐钱,没钱的捐草料,什么都没有的记上账,等有了再补上。

可能是全县大搞抗灾保畜的事情,忘了在达吉喀纳搞“冰雪仙境旅游节”这档子事儿了;也可能不是忘了在达吉喀纳搞“冰雪仙境旅游节”,而是暴风雪把刚挖开的进山的路给封了;也不是因为雪封了路,路封了还可以打开,动用全县的机械和人力,铲雪开路不是什么难事儿,其实是因为县电视台的忙于拍摄抗灾保畜,抽不出人来现场拍摄精心制作冬季旅游宣传片,这“冰雪仙境旅游节”的事儿也就撂下不提了。

为了表扬达吉喀纳人精心布置“冰雪仙境旅游节”,县上出钱,让“好大屋电影院”组织一个放映队给达吉喀纳放三场电影,一场是讲抗日的,一场是讲胡乱搞乱辈分的,还有一场是讲在黑暗的社会里人活着的全部意义就是活着的,三个电影颜色都重,都火。第一场电影就没有放完,被巴特给砸了机器。

达吉喀纳只有大雪没有暴风,暴风雪对达吉喀纳没有什么影响,下雪天是温暖的,在镇子中心的小广场上,那个繁殖器官非常暴露极为逼真突出的巨大雪雕下面树了两根杆子,撑起宽大的银幕,傍黑,男女老少都来了,有的坐着马扎,有的坐着长凳,有的干脆就拿块纸壳子垫在屁股底下坐在雪地上。大家都穿着皮衣或棉衣,戴着皮帽或棉帽,女人也有围着厚厚的毛围巾的。天空飘着雪花,银幕撑得很高,大家都仰头凝望着,任雪花儿落在头上、肩上,或是脸上。有抽烟的,有嗑瓜子儿的,有窃窃私语的,也有的男女趁机牵手搂腰的。电影是在国际上得了大奖的,在国内红得着火的电影,电影演的是抗日的故事:鬼子军队纪律严明;国军毁家纾难、浴血奋战;游击队是土匪,见鬼子就跑,还干些抢劫奸淫的事情……巴特本来就心里憋屈,又喝了酒,八九分的醉意,电影让越看越看不下去,以至于愤怒了,嘴里喊着:“这是反革命!难道就没人管吗?”

他趔趄着去推支银幕的杆子,杆子是用雪埋的,浇了水,冻得非常结实,他没有动,自己还摔了一跤。有人来拉巴特,他更加愤怒,转身冲到放映机前,一脚踹倒了放映架子,放映机倒在地上摔坏了。巴特当时就被锤子刘所长带走了,关进了拘留室。电影队回县城了,县公安局来人了,巴特被判赔偿皇家电影院损失、罚款后放出来了,还给了他个警告处分,老巴特心里不服,嘴上也敢说什么,所幸的是罚款卡德尔替他缴了。

老巴特大闹放映场给达吉喀纳笼罩上压抑感觉,巴特老了,走了厄运了。巴特和巴特的亲朋们的新年在沉闷中度过。

新年刚过,路就通了,县审计局专门派人到达吉喀纳,对鹅场和飞鹅公园的财务进行了审计,出具了审计报告。诺敏跟妮娅去县城,办理了把鹅场和公园捐献给达吉喀纳村的正规手续。办完事,妮娅的对象司马北野请妮娅和诺敏在富豪大酒店吃饭,司马把菜谱本子递给诺敏:“想吃啥就点啥,挑贵的点。”

诺敏翻了一会儿说:“我啥也不想吃,就想吃个清汤牛肉面,咱们还是到面馆去吧,这儿好像不是我这样的人该来的地方,我觉得不自在,都不知道咋样张嘴了。”说着把菜谱递给妮娅,妮娅看也没看说:“我也想喝一碗清汤牛肉面。”

司马对旁边的服务小姐说:“先上三碗清汤牛肉面。”

“这儿不卖牛肉面。”

“能做不?”

“能做,有时候酒宴客人也有酒后要吃面的,后厨给拉,不要钱。”

“那就给我们拉三碗。”

“拉三碗,你说话怎么这么难听,我都不想吃了。”妮娅眉毛微蹙,露出嗔怪表情,又笑着说,“你也别为难人家了,咱们去面馆吧,街对过儿就有一家‘大众面馆’,牛肉面做得非常地道,酱油醋都地道,大蒜和油泼辣子一等地好,我爸就常去那儿吃,还可以要一碟凉拌牛肉下小酒。”

司马说:“我就不相信,这取个‘富豪’的名字就真是‘富豪’了?照这样子,赶明儿我生儿子就叫‘天子’我还就是太上皇呢。一个破饭店,老百姓就不能来吃个饭?还见人下碟,又不是不给你钱,富人喝大酒吃面不要钱,百姓给钱你不卖,是什么道理?”

诺敏也笑了:“姐夫,你连儿子都能生,还找妮娅姐姐干啥?不过生儿子取名叫‘天子’这个主意不错,你也干脆改名叫司马天得了,现在流行改名儿,你就叫司马天,你儿子叫司马天子,就顺理成名了 ,我就是天子的姨妈了,皇亲国戚啊,那多风光。那时候我就不吃牛肉面了,吃满汉全席。”

正说笑着,酒店服务员领班来了,脸很白,头发光滑油亮;领口很低,双峰高耸,现着深沟;腰肢婀娜,扭着屁股,周身溢着妩媚:“司马局长,不知您大驾光临,要是知道,老板早就吩咐摆好酒宴迎候着了,这个服务员昨天才来,不认识您,还请您宽恕着点儿。”转身对刚才那个服务员说,“快去后厨让下三碗清汤牛肉面。——司马局长,你来了,只吃三碗面,老板知道了会怪罪我的,最起码也要上个西菜一汤吧。”

司马连忙叫住要去后厨的服务员:“服务员,不要下牛肉面了。”又对那个妩媚的领班说:“这儿不方便,我们就到别处去了,打扰了,请见谅。”说着己经起身,对妮娅说,“听你的,就去‘大众面馆’。”

三人来到大众面馆,冬天人本来就不多,又没出大年,面馆里顾客不多,服务员先是提上一大壶热茶来,摆了三个茶碗,说了声:“请喝茶。”司马点了餐,一会儿,一大盘凉拌牛肉,三碗热腾腾清汤牛肉面就端了上来。服务员在桌上摆了酱油醋、油泼辣子大瓣儿蒜。

司马一边给诺敏和妮娅两人剥蒜,一边对诺敏说:“吃面不吃蒜,香味减一半。”妮娅对司马说:“诺敏不习惯吃蒜,她喜欢吃皮芽子。”司马向服务说:“给切些皮芽子来。”司马又让开了一瓶“英雄本色”伊犁特曲酒,酒足饭饱后,三人便也相互告别。司马要去地区开紧急会议,说是地区行署副专员被抓了。妮娅要坐夜班车去乌鲁木齐,县政府出面联系了农业大学一个对食用菌很有研究的教授,妮娅带了骆驼别克给她的哈熊菌去见教授,要先研究有没有培植的价值和可行性,如果可行,教授愿意带助手来达吉喀纳搞研究实验,为扶贫作贡献。诺敏没有打通李小龙的电话,心想李小龙可能己经出国,或是换了电话,她只好先回达吉喀纳去等待李小龙的消息,或是让卡德尔帮她打听李小龙的情况,卡德尔认识李小龙的人,比如说县上那个大人物王春风,他不会没有李小龙的消息。

诺敏是坐了镇政府送妮娅来县城的北京吉普回到达吉喀纳的。林镇长换了新车,是日本丰田,老百姓把那种车牛头,可能是因为那个车标像牛头。经济发展了,镇长也阔了起来,有个顺口溜说镇长是“一顿饭一头牛,屁股底下一座楼”,可能有些夸张,对照一下林萧寒林镇长,倒也贴切,这也是经济发展的鲜明体现。从前人民公社的时候,公社和大队领导检查工作都是骑马,反修公社有个王书记说马费草料,改成骑牛,实行了一段时间,又因为牛太慢,耽误事儿,就终止了,王书记还被革命群众批判为“磨革命的洋工”被“靠边站”了,让位给革委会的牛主任,牛主任骑马不骑牛,也不许公社的大小干部骑牛,他说骑革命的老黄牛是反革命行为。过去的公社一把手骑马都是奢侈,现在的林萧寒坐的轿车值一栋楼,这不就是经济大发展的最有力的说明吗?可是达吉喀纳村还没有脱贫,是国家级贫困村,林镇长说不能脱贫,脱贫也就没有国家救济补贴款了,村民也很认可。要是国家不发粮油不发钱,怎么活啊?现在啥也不用干,国家管着吃穿还发钱,多好!那个老队长巴特却经常说现在这不好,那也不好,什么百姓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了,什么到处都是小偷骗子了,什么吃的也没有原先好了,什么酒是假的,药是假的,没有什么没有假的了,从前是穷,可是吃的用的都是真的。林萧寒说对巴特说:你别再歌颂过去的,有个大作家说人民公社的时候除了穷和饥饿是真的,一切都是假的。老巴特喝了一瓶狗兑的哈达马大曲,骂骂咧咧:“我没操那个作家他祖宗也是假的?那个作家不是狗日的也是假的?那个作家就不是个吃粮食长大的,是个吃屎的畜牲!”

巴特这些言行,让林镇长很反感,他认为巴特就是改革开放的绊脚石,这次巴特又大闹电影场,按照林萧寒的意思是要上纲上线,从政治上定性。卡德尔苦苦求情,让林萧寒放巴特一马,林萧寒说啥也不答应,他还说卡德尔政治立场有问题。卡德尔就写了请愿书,拿着挨家挨户求签名,为他队长阿爸向县上求情,请求从轻处理。县上来人调查后认定老队长巴特只是醉酒误解了洋人给发了奖的电影,最多属于酗酒闹事,不关政治。这件事让林萧寒对卡德尔很是恼恨,正想找机会贬了他,又觉得卡德尔是李小龙的人,一时也还不敢下手,如果此时卡德尔向林萧寒打听李小龙,反而是告诉林萧寒王春风他们,自己跟李小龙关系没有他们想像得那么近。不论真假,如果没有李小龙罩着,卡德尔的政治前途危矣。

诺敏坐了镇政府的公车,让司机把她首接送到卡德尔家。诺敏到卡德尔家便开门见山地让卡德尔帮打听李小龙的情况,卡德尔也毫不隐讳地对诺敏讲了自己现在的难处,最后他对诺敏说:“等等吧,李小龙办出国或者己经出国都会很忙,等他安顿下来自会打电话来。”

塔娜对巴特很不满,她说:“老队长也是的,时代变了,还抱着老观念旧思想不放,他有多好的资源,单干一开始就好好利用,早就发财了。发不了财就安贫乐道,也能颐养晚年,可他偏要发牢骚惹事,人家写小说演电影翻案历史渲染黑暗,暴力突破禁区,流氓低俗谩骂主流,关你球事啊?现在的人为了名利,连自己祖宗都骂,别说祖国了,你一个老队长管得了的吗?再说你现在也不是队长的,早都靠边站了,过期了,长毛了,不吃香了。现在有钱才是硬道理。这次你哥为他可是把林镇长给得罪了,以后的事情可是不好办了。不过你放心,好在我和白玉兰的关系,白玉兰能拿住林萧寒,早晚我让白玉兰把这个扣给解了。不过我觉得你哥做得也对,是个汉子,他是老队长养大的,知恩图报,不忘初心,关键时候就是要挺身而出,人就是应该这样。老话说‘吃水不忘打井人,翻身不忘共产党’——这么说,老队长也是可以被理解的。”

卡德尔对塔娜说:“看你,怎么也扯到政治上来了,别忘了你的座右铭是‘守法赚钱,莫谈政治’。”

“这不是让你阿爸给拐带上了吗?你阿爸也是我阿爸。”塔娜笑着说。

诺敏也笑了:“也是我阿爸。”

塔娜留诺敏吃饭,天晚了,诺敏就住在塔娜家了。

诺敏没有提青格,塔娜两口子也没有问,没有青格的消息,卡德尔也很担心,听说苏赫上县上去告青格了,还找了律师。苏曼要和苏赫离婚,离婚协议都写好了,如果苏赫不签字,她也要去县城法院去起诉。

诺敏惦记着李小龙,也没有心思去想青格的事情,她也再没有去鹅场,没事儿就在家里看妮娅送给他的书,有中外名著,还有一本浩然写的《艳阳天》,听说从前很出名的,还拍成电影了呢,那是一本讲阶级斗争的书。搞集体化真是不容易的事情,可是为什么还要搞呢?

巴特说:“是为了人民都能吃上饭。”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