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听见张保家这这样说,立刻制止道:“弟妹没有那样的心思,她不是你想得那种人。
自从弟妹生完宝玉,像是换了个人似的。
我觉得这也许正是宝玉衔的那块美玉给家里带来的福气吧。
弟妹和我说的好些话都颇有道理,我竟觉得这小半年来的心情越发开朗了。
你没发现我如今头发掉得也不似以前多了吗?”
张保家的听沈氏这样一说,琢磨了一下,好像还真是如此。
“嗐,看我多嘴。
原来二奶奶竟不是我想得那个样子啊。”
沈氏笑道:“老话说得好,日久见人心。
以前弟妹不爱说话,来往的也少,对她了解的不够透彻。
如今她人变得热情了,来往打交道也多了,发现她竟和我之前想的不太一样呢。”
说着她看了看张保家的,“当然了,也不是说现在她说什么我都信。
只是我从她给我说的那些事儿里到底是获益了还是受害了,我心里还是有数的。
若是有一天我觉得不对劲了,再提防着她也不迟。”
“再者说了”,沈氏望向窗外,看见贾琏正和小厮在院子里推雪人。
她停顿了一下,笑道:“再者说了,她即便是要谋个管家奶奶的身份又有什么用呢?
大爷才是家中长子,我们还有儿子。
即便是她掌了家,这荣国府的爵位和家产最后还是要落到大房手里的嘛。
我若是她,才不费这个心思呢。”
沈氏说的没错,锦衣才不愿费这个心思呢。
如今只要她和婆婆大嫂搞好关系,这家里还能少了她吃的用的?
至于将来婆婆不在了,两房分家,那她不是还有两儿一女嘛。
所以这也是她为何选择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们身上了,这可是她的养老保险啊。
所以她哪里想要当什么劳什子的管家奶奶,她巴不得沈氏健健康康的活着,好好当她的当家主母。
除了贾母和沈氏,贾珠和元春也感受到了母亲身上的变化。
私下里兄妹二人也曾悄悄议论过,总觉得母亲生了弟弟以后有哪里不一样了。
元春作为女儿,和锦衣在一起的时间更多些,她对哥哥说道:“我现在好喜欢去娘那里,她给我说的好多话都是我以前没听过的。
还讲了许多不知道是从什么书上看来的故事,真真儿有趣。
也不知道娘都是什么时候从哪儿看来的。”
贾珠也深有同感,“是啊,娘以前见了我翻来覆去就是三句话。
饭吃的如何,觉睡得可好,要好生读书。
除过这三件事,再没别的了。
所以我之前都不太爱去娘那里。
但是现在真的一点儿不一样了,虽然这些话有时候也说,可她最关心的还是我的身体。
让我不要为了读书把身体搞坏了。
还说了句我听不懂的话,叫……叫什么‘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我问她革命是什么,她说革命就是成就一番大事业。
若是身体不好,即便书读的再好也是没用的。
这话若是让父亲听去,定会说是谬论。
谁不是寒窗苦读啊。
但是我却觉得娘说的没错,若是没有好身体,书读的再好又能有什么作为?”
“所以你现在才每天早上都去花园子练功夫?”元春恍然大悟道。
“是呀。
娘让瑞大哥从王家找了个会拳脚功夫的小厮给我。
专门陪我每天早上练练拳脚功夫的。
还真别说,以前每年冬天我都少不了病一场,今年身体一首很好呢。”
贾珠说着举了举自己的拳头,像是要证明自己的身体真得结实了不少。
元春笑道:“听你这么一说,感觉娘说的话都很有道理呢。
只是哥哥,你说娘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啊?”
兄妹二人一个十一岁,一个十岁,都到了懂事的年纪了。
母亲变化这么大,他们自然也是会觉得奇怪的。
贾珠听妹妹问他,抿着嘴思索了半晌,其实他也不是第一次思考这个问题。
只是他更喜欢现在这样的母亲,所以虽然想不明白,却也不打算去探究这个问题了。
“你不喜欢娘现在这样吗?”贾珠问道。
“怎么会呢?
娘现在每天同我说的话快比过去一个月都要多了。
让我懂了好多道理。
娘还让白露姐姐给我梳了好多好看的小辫子,我可喜欢了。
现在这样的娘我喜欢的紧。”
元春摸摸自己的发辫,今天这个发型就是娘指导白露给她编的,特别俏皮可爱。
“既然你喜欢这样的娘,你又何必去追究她到底是为什么变成这样的呢?”
贾珠说道。
“也许娘身上发生了什么不愿意告诉我们的事情呢?”
“哥哥,难道是娘被什么东西附体了?!”元春忽然惊呼道。
“浑说什么呢!”贾珠蹙眉道,“子不语怪力乱神!”
“再说了,哪有这样说自己娘的?”
元春也觉得自己失言了,这样好的娘,怎么可能是什么脏东西。
她羞愧的小脸微红,扯着贾珠的袖子说道:“大哥哥,我再不浑说了。
你可千万别把这话传到娘耳朵里。”
贾珠和元春只相差一岁,从小也是一起长大的,兄妹感情很深,他也舍不得对她说重话。
刚才那样的语气己经是最重的程度了。
如今看见元春知错,他放缓了声音,“大妹妹,她是咱们的亲娘。
不管她是什么样的,她都是咱们的娘。
更何况她如今事事都是为着咱们考虑,为咱们好。
不管她是经历了什么转了性子,咱们都要听娘的话才是。”
“是,哥哥,我记住了。”元春连连点头。
锦衣这段时间过得相当不错,每日里不是在荣禧堂和贾母吃喝玩乐,就是在她的二惠阁里与两个孩子母慈子孝。
时不时的还找沈氏聊个天,既解了闷,又能听到一些两府的消息。
每日里的吃穿用度都有人操心,和她前世的生活相比,真是米虫一般的幸福生活了。
进了腊月没几天,家中来了亲戚,不是别人,正是锦衣的亲妹子,薛姨妈来信时提到过的,薛家大爷和他的长子,薛蟠。
薛家是皇上,临近过年,自然是要来京中给宫里送年货的。
薛姨妈便让丈夫也带了不少东西顺便走走亲戚。
除了去拜会娘家哥哥,自然也要来看看她这个嫁到国公府的姐姐了。
薛家大爷来荣国府的时候,自是贾赦和贾政二人一起陪同。
但因着有薛姨妈的信和一些特产是单独送给姐姐的,所以一同前来的薛姨妈的陪房,也是薛家管事薛城的妻子黄妈妈,带着小少爷将礼物送到了锦衣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