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夫郎都有金手指
我和夫郎都有金手指
当前位置:首页 > > 我和夫郎都有金手指 > 第96章

第96章

加入书架
书名:
我和夫郎都有金手指
作者:
梨子甜甜
本章字数:
32946
更新时间:
2025-05-24

“噼里啪啦——”

鞭炮声响彻西北。

徐家门前迎来送往了一波又一波的客人,每个见到徐家父母的人嘴上都会真心实意地说一句:“恭喜。”

实在是中举是件大事儿。

在大楚,中了举,就能谋官。

虽然只是低等的县丞、县令,可这也是官啊。是官就脱了农籍,一跃升为士籍。以后他们这些农人,见到徐家人再也不能点头打招呼,而是得行礼叫声官老爷。

谁不羡慕?

就连以前大家沦为军户,笑话徐家父母吃力不讨好,非要把家里孩子送去读书,中了秀才也枉然的人,也不再说那话,在徐家置席的这天,高高兴兴提着礼来,话里话外都是夸徐家父母,有眼见,能吃苦,把两个孩子都培养得这么好。

徐老大和杨秀莲听着乡亲们的吹捧,嘴角没有落下来过。谁不喜欢听别人说自己家的孩子有出息呢?

何况他们有出息的孩子还不止一个。

徐鹿鸣在京里当官儿就不说了,没见过,不知晓是个什么光景,可徐善学这回中举,从放榜到现在,来家里报喜的人一波接一波。

乡绅富户们争相来给他们家送钱也就罢了,连县里的县令都亲自到他们家来贺喜,夸他们是贤父贤母。

徐老大和杨秀莲只是个大字不识,只知晓在地里刨食的农人,何时有过如此风光时刻?

但这些都不是叫老两口最欢喜的,最欢喜的还是徐善学中举那天回来,说他要去提亲。

提得还是他当值县衙的县令家的哥儿。

老两口别提有多惊讶了:“你这是看上人家了?人家看上你了吗?”

不怪老两口有如此一问,徐善学在平坝县当师爷这两年,他们也经常去平坝县寻他,也跟苏县令和苏羡安打过一些交道。

虽然只是一些简单的点头之交,可人家堂堂县太爷肯与他们这些平头百姓问好,就已经是莫大的荣幸了,更别提苏羡安容貌气度好得不成样子。

有两次他们前去,人家还给他们送了自个做的吃食呢。

老两口回来一直说徐善学运气好碰上个如此没有官架子的县令,从未往两家能结成亲家上头想过。

即使现在徐善学中了举,老两口心里也依旧觉得自家儿子有点配不上人家,怕他们前去提亲就是自取其辱。

徐善学脸上露出好久不曾展露的舒朗笑容:“爹娘尽管去提就是,保管不会叫爹娘难堪。”

老两口一看他欢喜成这个样子,哪还有什么不明白,这是两人早君有情郎有意,就差最后一层窗户纸了。

这会儿再回想,他们每次去平坝县,苏县令和苏哥儿对他们态度好得不成样子的模样,怕是早就有这意思了,是他们太愚钝,不敢往这方面想。

人家当县令嫁哥儿的态度都做得这么足了,徐老大和杨秀莲哪有什么不愿意的,旋即备足了聘礼找县里最好的媒人前去提亲。

也幸得徐鹿鸣和姜辛夷这两年,一直有托人给家里送物什送钱,加上家里的澡堂生意也好,杨老大和杨秀莲手上攒了不少钱,不然这聘礼下得寒酸,他们自个也没脸。

果不其然,他们这边的媒人一去,苏家就应承了。

只是不巧,苏羡安要回京任职,且他嫁哥儿也不想嫁得太仓促,徐老大和杨秀莲想到徐鹿鸣他们在京城当官也不好回家,在乡下置席,他们连他大哥的喜酒都喝不上,两家人便约定好,在京城成亲。

一想到两个儿子都有出息,找的儿夫郎还个顶个的好,老两口半夜做梦都是笑着的。

不说徐老大和杨秀莲是这样,连徐善学这段日子都有种踩在云端不真实的感觉。

着他和苏羡安的订亲玉佩,想起一个月前,他辞去师爷的活儿,向苏敏中辞行前往府城秋闱时。苏敏中仿佛预料到他会中举般,意味深长地朝他笑道:“贤侄,我等你下月来向我道喜啊。”

出了公房,苏羡安也拎了一堆科举时需要用到的物什,朝他笑得眉眼弯弯:“我相信你一定可以考上的。”

再到放榜那日,他还没前去榜前看榜,抱喜的人就敲锣打鼓地来到他下榻的客栈:“喜报贵客栈老爷徐善学,应本科乡试,高中第三名举人。”

有弟弟和苏羡安到处给他搜罗的科举书再有苏敏中这两年的教导,徐善学一点都不担心自己考不上,但他也没想过自己居然进了前三。

西北的秀才何其多,世家子弟又何其多,他能够在这么多人里名列前茅,是何等的幸运。

徐善学当时便没压制住自己的喜悦,快马加鞭地回到家,一刻也不想等地让父母前去苏家提亲。

知晓家中的银钱都是弟弟所挣,他给父母打了欠条,待他以后挣钱了,再把这笔钱还给弟弟。

只这枚玉佩,是他在县衙当师爷的俸禄和偶尔帮人抄书写诉讼所挣的银钱买的。

现在,这枚玉佩被一分为二,一面在他这儿,一面在苏羡安手中。

反复摸着玉佩,想到不久后他们便能成亲了,徐善学嘴角含着笑地想,人怎么可以幸福成这样。

事业有成还能娶到自己喜欢的人。

大抵是老天爷见不得徐家这般幸福,总要有人出来找点事情,徐小姑徐雪梅自侄儿徐善学考上举人心里就有点不舒坦,这样好的本事,怎就没继承在她家耀宗身上呢。

再一听,徐家全家人都要上京城去陪着徐善学参加春闱的和操持他的婚礼的事儿,阴阳怪气地说:“这么多人都去啊,你们在京城有屋子吗?人家县令家的哥儿,啊不,五品大官家的哥儿肯下嫁已经是格外厚待了,总不能上了京城,叫人家跟公婆挤在租的宅子里也就罢了,还跟爷爷奶奶叔叔婶婶挤一处啊。”

徐爷爷和徐奶奶这两个月沉浸在家里祖坟冒青烟,竟然出了两个当官儿的孙子一事上,倒是没想过这个问题。

听徐雪梅如此一说,立马对徐老大和杨秀莲摆手:“算啦,我们就不去了,只要鹿鸣和善学过得好,我们老两口看不看他们成婚都行。”

徐爷爷和徐奶奶不去,徐老二和钱慧芳自然也就不能去了,心里虽然有点失落。京城啊,那想必比他们西北这地儿繁华不知多少倍去了,错过这次机会,也不知晓,这辈子还能不能去。但也知晓徐雪梅的话有几分道理。

徐老二深思熟虑过后道:“大哥你们和小南去吧,我们在家照顾爹娘就成。”

儿子成亲,爹娘叔婶都不在,就他们一家人,一点都不热闹有什么意思。且他们这一去,也不知晓还回不回得来,爹娘年纪大了,该长子养老送终的事儿做不到,还跟相熟的弟弟妹妹分开,到京城人生地不熟的,想找个拿商量的人都没有。

徐老大和杨秀莲高兴了几个月的嘴脸一下就落了下来,一点都不舒坦了。

他们不舒坦了,徐雪梅就舒坦了。

要真叫徐家人全上了京,她这个嫁出去的小姑,不就沾不到娘家一点光了。

爹娘和二哥二嫂都在这儿,大哥一家再有出息,也会顾及着这一摊子人。只要他们还有所顾忌,她不就能时常回来打秋风,占好处了。

原本高高兴兴的家里,被徐小姑这样一弄,弄得可沉闷了,大家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分别而感伤。尤其是徐爷爷徐奶奶,一想到自个百年之后,老大家的都赶不回家里来见他们最后一眼,那是精神气也没了,饭也吃不香了。

徐善学气都快要气死了,原本见徐小姑这两年因着澡堂对家里少了几分算计,他原本还打算他走了之后,把家里名下的五十亩地拿给她照料。

他在弟弟给家里脱了军籍后,又有秀才之名,家里的五十亩地,有二十亩就不用上税了,如今考中举人,这五十亩地便全都不用上税了。

有这五十亩不用交税的地,徐小姑不管是租还是自己耕种,她家日子都能起来。

何况,徐家还有徐鹿鸣修的澡堂子在。

有这些产业,够她下半辈子过得安稳富裕了。

她就非得来家里挑事,挑得全家人都不开心。

新进举人老爷徐善学发了狠:“不就是京城的宅子嘛,咱把家里的地和澡堂子卖了,加上最近这段时间收的礼,多少都能凑出些银子,还怕在京城买不起宅子?”

他家这五十亩地可是不用上税的五十亩地,比外头那些普通的地值钱多了,放出风声去,不知晓有多少人愿意买。

徐家人一听徐善学要卖家里的产业,全都傻了眼:“把家里这些产业都卖了,以后我们一家子吃什么喝什么?”

徐善学很冷静地给他们分析利弊:“小鹿和木兰在京里当官儿,以后多半都不会家来了,我此去京城,明年不中,多半也会想法子在京城谋个事儿待三年后再战,以后也怕是很难再回西北了,家里这些家产,留着也没人种和操持,还不如全都卖了。”

徐爷爷和徐老大徐老二对视,心想有道理啊,徐老大和杨秀莲都不在了,靠徐老二和钱慧芳也操持不了多少田地,加上家里还有生意,两个人如何忙得过来。

他们全家人上京,不就是缺个住的地方吗?

把家里这些产业卖了,多少都能凑出个宅子钱来吧。

那可是京城的宅子,除非国破了,迁都了,不然放在任何时候都值钱。

假设以后他们全家在京城混不下去,也能把宅子卖了,再回西北来置业。

徐爷爷想到孙子的前程与幸福,牙一咬:“卖!”

他一发话,徐善学当天就去找了人。

他现在是举人老爷,谁不卖他一分薄面。

一听他要卖家里的地和产业,全都争着抢着要买。且不说这地是不用交税的地儿,就说这地它孕育出一个举人老爷,它就金贵得很,万一他家子孙吃了这地里长出来的粮食,也中个举人回来让他们风光风光呢?

原来十两银子一亩的地儿,因着徐善学身上的举人光环硬生生给翻了八倍,卖到了八十两。

澡堂子也因他家是第一家做这个生意,且有不少稳定客源的缘故,足足卖了一千两。

有这五千两加上这段时间他们收礼收来的两千两,足足凑出了七千两。

这样大一笔银子,徐善学不敢说能在京城置多好的宅子,够全家人居住的落脚地应该没有问题。

当然,徐善学也不是没给徐小姑留东西,家里这口窑洞他没卖,好歹这也是他的家,万一以后有个回家的时候呢,总得留条后路。

在他们没有回家前,窑洞的钥匙他留给徐小姑了,任凭她是自己住也好,还是租出去也好。

别说他这个侄儿没给她留一点情面。

徐爷爷徐奶奶一听,徐善学把家里窑洞留给了徐小姑,那是一句话也没有了。

以前徐小姑来家里闹入伍的事儿本就伤了老大他们的心,如今小鹿不计前嫌让徐小姑开了澡堂子,善学离开也没忘记她这个小姑,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等徐善学把家卖空了,带着徐家人上了京城,徐小姑从徐家囤子村人手中拿到徐善学留给她的钥匙以及原本要把产业留给她,听从她的建议,于是决定都卖了去京城的话,悔得肠子都青了。

在地上撒泼打滚,号啕大哭了一阵。

“……”

京城城门口。

翟正杰收到苏敏中他们不日即将抵京的消息,便每日雷打不动地来城门口等候。

他心里还是有苏羡安的,苏羡安长得好看,胆子也大,不像谢诗瑶总是恪守成规,每天操持家务,胆子还小,一点情趣也没有。

要不是苏家一朝落没,他也不会跟谢诗瑶成亲。

幸好,苏家又复起了,他也把谢诗瑶休了,并且谢诗瑶很识趣的,一次也没来闹过。

苏羡安年纪大了,又被退过婚,现在回京,也没什么人家看得上他,他虽成过亲,但没有孩子这个负担。

加之,他们两家又是旧识,父亲辈的官阶一样,也算是门当户对,翟正杰想到这些嘴角露出几分笑来,他有自信苏伯伯和苏羡安会满意他的。

“让让啊让让,有事赶紧走,没事也赶紧走,别堵在城门口讨嫌,看不见这里全是人那?没有一点眼力见!”

徐鹿鸣看翟正杰的马车已经不爽好几天了,每天跟个障碍物似的,从早到晚地堵着,弄得他们很不好办公,行人过路也很不方便。

翟正杰见城门口的侍卫又来赶人了,十分厌烦:“我们就在这儿待一会儿也不行吗?你们是不是对我有什么意见,别人待在城门口,也没见你们赶人啊。”

徐鹿鸣严肃脸:“那别人也没架个马车杵在这儿啊,要么就给我从马车里下来,要么就连人带马车都给我牵走!”

“再待下去,别怪我以妨碍我们公务为由,把你们都给压皇城司里好好清醒清醒!”

翟正杰张张嘴,原本打算好好跟徐鹿鸣理论理论,听到他后头的话,住了口,让小厮把马车牵离城墙远一点。

入秋的太阳虽说不是很大,但总归还是有点晒人的,何况他收到的消息只说苏敏中不日将会抵京,具体是哪一天,还不知晓。他要是在城门口像个门神一样杵好几天,他在京城的脸面还要不要了?

没了障碍物堵门,徐鹿鸣这些皇城司人,办事效率高了许多,行人像流水一样被他们放进放出。

“恩公!”

正放行着,徐鹿鸣突然听到一道熟悉的声音,他抬头,看到苏敏中和苏羡安的脸。

说实话,徐鹿鸣对他们的模样已经没什么映象了,毕竟好几年过去,他也没想过要让他们对自己的救助感恩戴德,只当路过的一次施以援手。

不过到底还是对这称呼有些印象,苏羡安一叫出口,他便回忆起来,笑着对两人道:“是你们啊,你们这是回京了?”

“嗯嗯!”苏羡安使劲点头,“爹爹被特召进京。”

徐鹿鸣向他们抱拳:“恭喜恭喜!”

姜辛夷也被特召过一回,徐鹿鸣知晓,像这种被特召进京的,都会提一提官职,且当了京官,怎么也比当偏远县城的县令好。

苏敏中也笑着对徐鹿鸣抱拳:“同喜啊,小恩公。”

“啊?我有什么喜。”徐鹿鸣愣了愣,不太明白苏敏中这是什么意思。

“过一段时间恩公就知晓了。”苏羡安脸红得厉害,看着徐鹿鸣身上的衣服岔开话道,“恩公这是在皇城司任职了?”

徐鹿鸣点点头,递给他们一张宣传单:“这是我们皇城司新开办的牙人买卖,两位进京有任何需要都可以到皇城司打听。”

苏羡安接过单子,一扫上面写着琳琅满目的货物,想着他们进京确实有许多需要置办的,又想到自个马上就要成为他大嫂,脸红得厉害:“以后要麻烦恩公的地方很多,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还请恩公多多包涵。”

徐鹿鸣挠头,麻烦他听懂了,后面他怎么听得云里雾里的,不过他也没留心,只当两人在客气。

苏家这次进京,苏羡安又要出嫁,苏家老宅拉了不少物什来不说,苏敏中在路上也备了许多嫁妆,要盘查的东西很多,等徐鹿鸣的手下盘查完,他们早把话说完了。

苏敏中没有因着和徐家的那点交情就让徐鹿鸣给他们免城门费,还是取了银子出来给他们打赏。

徐鹿鸣正犹豫收不收,毕竟是熟人,要是连这点钱都收,未免也太不近人情了点。

“苏伯伯,小安!”

就在这时,没了货物的遮挡,一直坐在马车里,盯着城门口的翟正杰瞧见苏敏中和苏羡安两人,兴奋地朝他们叫嚷,金贵到不肯下马车的双脚,也终于舍得从马车里走下来了。

苏敏中和苏羡安一看见他就皱眉,两人对他都没什么好脸色:“你在这儿做什么?!”

翟正杰像是察觉不出两人的不悦一般,一副大喜过望的模样:“等你们啊,我等了你们好几天呢,总算是把你们给等到了!”

苏敏中不悦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们当年离京的时候,可是你亲口说过的,我们两家若无必要,这辈子都不会再有交集。”

翟正杰一点尴尬的神色也没有,他摆摆手道:“苏伯伯,那都是我年轻气盛不懂事说出来的话,我现在已经长大了,懂事了,不会再说那样的话了。”

徐鹿鸣和苏家父子顿时都被他给恶心到了。

这种话都是几岁十来岁的小孩说出口的,他一个二十多岁的大人也好意思说得出口?

“苏大人,你们的行李已经检查好了,请快些进城吧。”为了不让自己继续被恶心,徐鹿鸣的手放在苏敏中肩上,一推就把他给推进了城里。

苏羡安也跟着走了进去。

翟正杰见状,也要跟着进去,徐鹿鸣手一拦:“排队,交城门费。”

翟正杰耍赖道:“我跟他们一伙的!”

“嗯?”徐鹿鸣一挑眉。

翟正杰见苏家父子进了城,很快便带着自家车队要离开了,心里急得不行,从兜里拿出一荷包的银子来:“给给给,我连插队费也给了,你总能放我们进去了吧。”

徐鹿鸣掂了掂荷包,指了指他身后的队伍:“这点银子,怕是不太够吧。”

翟正杰气都快要气死了,就没见过这么死要钱的侍卫,又依依不舍地从衣服里取出五十两银票来:“这些钱,总够了吧。”

徐鹿鸣见苏敏中他们已经整装待发好,架着马车走了,便也没再阻拦,收了银票,放了行:“请吧。”

翟正杰一进城,便追着苏家的马车跑去:“小安,小安,我有话跟你说。”

可苏家的马车架得很快,翟正杰双腿都快跑出火星子了也没追上,不得已,他只得又掏钱从一个贩菜的老菜农手里买了头驴车追赶。

京城好歹是皇城,马车进了城,不能行驶太快,翟正杰紧赶慢赶,还是赶上了苏家,对着苏羡安乘坐的马车说:“小安,我跟你说,我心里一直都有你,知晓你回来,我可高兴了。”

苏羡安被恶心得不行,隔着车窗骂道::“你一个成婚的人说这话合适吗?”

“我休妻了!”翟正杰急忙道:“小安我们可以再续前缘了。”

这下别说苏羡安,苏敏中也恼火了,撩开车窗,向翟正杰呸了口:“不好意思,我家小安已经定亲了,很快便要成婚了,请你别再来纠缠。”

说完,放下车窗帘,对着车夫道:“稍微快一点,把他甩开。”

“有病!”苏羡安也骂,“他休妻了,我就要与他再续前缘吗,哪门子的道理。”

“定亲了……”

翟正杰听到苏羡安的话,呆愣在原地,不是,京城里的人家,除了他还有谁会娶苏羡安一个退过婚的哥儿?

他想追上去,再问两句,可苏家的马车早跑没影了……

他们说话的距离离着城门口不是很远,徐鹿鸣耳朵又很灵,全给听到了。

听到休妻两个字,明白过来,这人就是那个有眼无珠,无缘无故把谢诗瑶给休了的翟正杰。

知晓他休了谢诗瑶是想转娶苏羡安,徐鹿鸣顿时恶心得不行,世上怎会有这样不要脸的人。

幸好苏羡安已经定亲,翟正杰的如意算盘算是打错了,不然,谢诗瑶和苏羡安得有多倒霉,碰上翟家这么个极品之家。

想到姜辛夷说过对于翟家人来说,看到别人家过得好,比杀了他们还难受,心里默默地想,最好苏大人这次进京一路高升,苏羡安的夫家也好,两家一起联手把翟家人气死。

永绝后患!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