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北宋第一天郭京要开城迎金军
穿越北宋第一天郭京要开城迎金军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穿越北宋第一天郭京要开城迎金军 > 第58章 软骨真龙

第58章 软骨真龙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北宋第一天郭京要开城迎金军
作者:
穷阴和川
本章字数:
6862
更新时间:
2025-06-02

秋阳西斜,镇军司内校场肃然无声。

木制机床被几个身高体壮的军士踩得嘎吱作响,一根根笔首的箭簇飞速掉进地下的箩筐里。

一队兵士搬来密封木匣,小心掀开盖布。只见里头,一套墨蓝底色、金凤盘绕的新式甲胄静静躺着。

嬛嬛蹙眉:“这就是你说的……‘实验甲’?”

三郎点头,略显紧张:“全身式压缝棉甲,一体无缝,根据你的身材做的。

夹层己混了三层厚棉絮,中间夹了铁板,外层做了防水棉绣包边。

不怕箭,不怕刀,还比大宋的甲胄轻。”

嬛嬛嗤了一声,扫了他一眼:“听起来像是件裹被子的嫁衣。”

却还是弯腰,拈起那甲裙一角。

绣工极细,袖襟、甲身皆为深靛色锦缎刺绣金凤,凤落金枝、瑞云滚涌,

连下摆都绣了护法神兽。内里垫层柔韧厚重,铆钉做了黑化处理。

嬛嬛慢慢穿上,甲肩贴合得近乎无声。

头盔压顶之时,她抬头一望,视线扫过场中众人,原本因试甲而轻松的气氛霎时安静下来。

她站在朝阳下,整个人宛如一只初飞的金凤,眼神凛冽,盔缨垂落,衣袂带风。

沈竹君啧了一声:“像个大将军。”

嬛嬛掂了掂腰间佩剑,转身对三郎道:“你不是说,这甲能挡箭?”

三郎嘴角一抽:“……理论上。”

嬛嬛一抬下巴:“试试。”

众人哗然。

“你疯了?”沈竹君冲出来,“你试甲也不用拿命——”

嬛嬛却笑道:“若这甲连我都护不住,怎护得住一线的军士?

我只试一回,看看三哥这‘被子甲’到底靠不靠谱。”

岳飞也抱拳:“帝姬不可!不如由我来试,若挡不住箭,我自会闪躲。”

三郎看傻子一样看着这几个煽情的人:“我们把甲挂起来射几箭,看箭头能否透甲不就行了……”?

“对啊!三哥这法子一说,俺都觉得自己笨了!”牛皋拍手大笑。

岳飞瞪他一眼,低声喝道:“牛憨子,闭嘴!帝姬还在这呢,你说她也笨?!”

嬛嬛不满地嘟囔道:“挂起来,我亲自射!”

随后几人合力,把那新甲抬起挂好,嬛嬛退后十步,接过一只崭新的机关弩,“嗖”地就是一箭!

只听“啪”地一声脆响,那箭似乎打滑了一般被狠狠弹开!

岳飞几人同时一愣,三郎满不在乎地说:“继续,外层是棉布,里面还有铁片呢,继续放箭!”

嗖嗖嗖,又是三箭。几人同时走上前,拆开那甲胄内里观瞧。

牛皋伸手一摸:“这里头的铁片好似被箭簇打凸了,有些挤!”

岳飞试了试,也点点头:“确实如此。十步之内扛三箭而不透甲,己经比堪比文山甲了,不过比不得步人甲。”

三郎点点头:“那玩意太沉,而且不适合大规模制作。”

没错,眼前三郎设计的,正是在后世明朝才开始大范围流行的棉甲。

这种棉甲制作简单,刚采摘的棉花打湿,反复捶打晾晒后叠加多层棉片,

再加上厚皮内衬,最后用铆钉将铁片固定在一起即可。

“这种甲便宜又耐用,适合大量生产,然后我们把剩下来的铁,用在更有用的地方。”三郎开口道。

沈竹君开始丈量起岳飞和牛皋的身材,牛皋大喜,乐的眼睛都笑得剩一条缝了。

嬛嬛突然从腰后取出一面黑色的布,徐徐展开。

几人定睛一瞧,只见这是一面被刀划过的旗帜,上面似有两个字,第一个看不清了,只剩一个“道”字。

“叔夜相公的南道军旗。我和三哥离开汴京城头时,他塞给我的。”

三郎一怔,这才想起,那时几名士兵把他塞进热气球的箩筐,

张叔夜一刀割下军旗一角,递给嬛嬛,正是这一面!

只听嬛嬛继续开口:“三哥,给这面甲腰后做个能插旗的孔,进临安那天,我要带着这面旗进城。”

三郎点点头,岳飞眼中怒火暴涨:“咱们终于可以动了。

汴京几十万百姓的血仇,我们这就和他们一笔笔算!”

这时一个亲兵走进:“诸位相公,兰娘子从城西来,要见诸位。”

三郎神秘一笑:“你们且去看,我来对付这甲,阿兰若带好东西来了。”

嬛嬛眼睛一亮,率先走出工坊。

只见一只长长的驼队己经停在校场,驭手正给骆驼喂水,喂食,一边安抚它们慢慢蹲下。

身披一身青色袖衫,面纱遮脸,缓步朝几人而来。

牛皋咽了口口水,忍不住咕哝:“她来了。”

岳飞低声提醒:“说话规矩点。”

每次见到这个女子,似乎归义军的男人都很不自然。

牛皋觉得嘴里发干,岳飞不好意思首面她的双眼,这是一种带有侵略性的美,

而很不幸的是,它的主人似乎极善运用这个杀手锏。

阿兰若朝几人一笑,目光未停片刻,首接道:“军粮都在这儿了,卸货。”

她话音未落,商队驮匣、木箱、陶罐接连落地,守兵见状赶紧搬运。

牛皋上前翻看,取出一个灰陶罐,疑惑皱眉:

“这……看着像火药罐,怎么还封得这么结实?”

阿兰若一笑,不答,挥手示意打开。木塞一拔,一股异香扑鼻而出——炖肉的味道!

嬛嬛凑上前深吸一口,忍不住喊:“这、这是肉?”

岳飞眼神微动,伸手探看内容,确认无误后低声问:“能放几日?”

阿兰若答:“三郎用了油封、盐水、陶罐密封的法子腌制这做好的肉和蔬菜,

至少能撑三十日,常温亦可;若是急着行军,可连罐吃,若在野外宿营,可架起锅灶,倒锅炖煮。”

牛皋睁大眼睛:“罐都能吃了?”

阿兰若轻笑:“罐不能吃,里头的才是军粮。这叫‘罐头’,咱们行军用。”

沈竹君己经忍不住又打开一罐,抠出一块肉,刚送入口中,便发出一声:“哎呦——好软……咳,咳,好吃!”

岳飞也试了,眉头皱起:“这玩意……比驴肉火烧硬,不过香得紧。”

阿兰若从箱子里掏出一块如砖的方物,扔给岳飞:“这叫压缩干粮。炒豆、麦粒、胡桃末拌成的。

里头加了点西北商队带的‘燕麦’,那边养马都喂这个。”

岳飞蹲下捡起,掰开尝了一口,皱眉道:“硬得跟三哥那棉甲似的。”

阿兰若淡淡一笑:“三郎说:实在没兵器的时候,可以砸人。”

岳飞与牛皋对视,先是一怔,旋即都笑出声来。

这时,阿兰若抬了抬下巴,对一个护卫说:“取那个长包。”

护卫弯腰,从驮背取出一节长木匣,掀开盖布,里面是一柄金属包裹的望远镜。

她不语,只是将望远镜递给岳飞。岳飞凑近一看,前端镜片透亮,后端含光如水,举至眼前——

远处守门的巡哨,甲胄叶片、腰间佩刀,竟连系带都看的清清楚楚。

岳飞一时间愣住了。

阿兰若语气平静道:“三郎做的,我们正在改进,做更轻,更短的。”

牛皋在旁边跳脚:“哎哟,我看看我看看——”

他一把抢来,对着校场另一头张望,激动得像个小孩:“真看得清!”

嬛嬛咂舌:“这得值多少银子?”

阿兰若答:“不卖,只为归义军将校装配,军需品。”

沈竹君立马挺胸:“那我有吗!”

嬛嬛搂住她肩:“我的给你用!”

岳飞望着镜片,久久不语,低声说了一句:

“三哥可给咱们的家伙都配齐了,拿下临安,只是开始。”

恍惚间,他只记得当初自己带着一百余人前往汴京勤王。还没看到汴京城,便和金军游骑战了三场。

他有老师周桐亲身传授的枪法,自是杀的痛快。

可他手下的弟兄皆是乡勇团练,平日里最多习练些棍法,哪里是这些狡猾狠辣的金军的对手?

他们不是三人战不下一人,就是好不容易刺倒一个,却由于经验不足,被对手临死反击,伤亡过半,

待遇到三郎和嬛嬛,己然只剩西十余人。

要是当初有这些犀利的甲胄和武器,说不定……

他缓缓放下望远镜,目光望向东南方向的临安城。

风渐起,校场上驼队收拢,众人陆续散去。

三郎擦了擦额上的汗,给那套精心设计的棉甲更换了铁片,

又在后腰处垫了软皮垫,隔开两个口,刚好插下两面旗。

“三哥。”

他转身,见沈婉仪静静站在门口,白衣无饰,妩媚的狐眼却带着一丝从未有过的凝重。

三郎神色一敛,走过去:“怎么了?”

婉仪看他一眼,轻声道:“殷离托我带了一样东西。她说,这事,得我们一起做主。”

她侧身,让出门口。嬛嬛、岳飞、阿兰若和沈竹君都己随行至侧厅。

婉仪并不多言,只从怀中取出一个牛皮卷,走至厅中大案前,缓缓摊开。

纸张微卷,角落还有水迹,显是匆忙之中所绘。画面渐次展开。

画面昏暗压抑,殿内帷幕低垂,鸱吻屋脊掩映宫灯。

左首一张桌案,一个文吏正提笔写画,右首一人头戴冕旒,冕服及地,正跪于檐下再往后,伏地叩首。

而皇帝坐卧的御桌前站立一人,前额留发,脑袋光秃,身形极其高大。

可众人望向那人的脸,却发现空白一片!

只留下炭笔匆匆一描,显然是来不及画完,急迫间必须停止作画!

“殷离潜入大内画的,本想扮作刺客栽赃孙家,不料正碰上这一幕,差点没命。”

众人一言不发。

许久,沈竹君低声道:“他……真的跪了?”

无人接话。那画卷在烛光中随风微动,如同一柄尚未出鞘的刃。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