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东仁几步就跟了上来,高大的身影护在她身侧,“夜里风大雨急,小姐一个人不妥,我陪着您。”
陈瑶知道他的担忧,也不坚持,点了点头。
庙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股裹挟着冰冷雨丝的强风猛地灌了进来,吹得人一个激灵。
破庙左手边,紧靠着残墙,用几块大油布临时搭起了一个简陋的雨棚。
陈家的三辆马车和镖局的几辆镖车都挤在里面,车轮和车辕上还滴着水。其他没有推进棚子的马车,也被油布遮盖的严实。
看到他们出来,守在火堆边的胡老大立刻警觉地站起身,“陈小姐,吴兄?你们怎么出来了?放心,有兄弟们在,这庙里庙外都安稳!”
吴东仁摆手,“有你们在,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我家小姐要去车上取些物件。”
“哦哦,好,好!”胡老大松了口气,重新坐下。
借着雨棚角落里挂着一盏气死风灯的光线,陈瑶踩着泥泞,走到自家那辆青帷马车旁。
打开车门,探身进去摸索了一阵,很快拿出一个用油纸包得严严实实的小包裹。
想了想,她又从车厢深处拖出一个布袋,从里面舀出几斤白花花的大米,同样用一块干净的布裹好。
把小布包塞进大布包里。
两人又回到破庙里,湿冷的空气被隔绝在外,庙内的暖意重新包裹上来。
陈瑶没有立刻去角落,她先回到自家的火堆边坐下,接过胡禾递来的热水喝了两口,暖了暖被风吹得冰凉的手。
等感觉到左边那几个汉子的目光收回去了,她才拿起那个油纸小包裹,挪到角落。
那个丫鬟正拿着一块湿布附在那女子的额头上,两名男子低头商量着,似乎准备派一个人去镇上找郎中。
陈瑶刚靠近那簇火堆,那两人立刻弹了起来,高大的身躯带着警惕挡在了她面前,眼神锐利地审视着她。
陈瑶心头一跳,面上却尽量维持平静,她举起手中的油纸包,压低声音说道:“两位大哥莫急。
我见那位夫人似乎病得厉害,这里有些寻常的退热散和治风寒的丸药,都是家中常备的,不知……能否用得上?”
她将包裹朝其中一位看起来年长些的侍卫面前递了递。
那侍卫的目光落在油纸包上,又飞快地扫了一眼陈瑶平静的脸,最后看向雪莲。
雪莲见状连忙点头。
侍卫紧绷的神色稍缓,伸手接过包裹,入手微沉,他对着陈瑶微微颔首,“多谢!”
陈瑶也不多言,只轻轻点了点头,转身回到了自家火堆旁。
一坐下,就对上了几双写满好奇和询问的眼睛。
只有吴东仁,依旧沉默地拨弄着火堆,仿佛并不在意,但陈瑶知道,他耳朵一定竖着呢。
陈瑶往火堆里添了两根干柴,看着跳跃的火苗,只淡淡说了两个字:“口音。”
众人先是一愣,随即恍然。
是的,口音。
从雪莲第一次开口,陈瑶就听出来了。
虽然她的口音带着一丝沙哑,但那语调的尾音,某些字词的咬字方式,都透着一种奇异的熟悉感,与她自幼听惯的乡音,竟有七八分相似。
她想雪莲在庙里几拨人中,会找上她求助,应该也是因为这点。
相逢即是有缘。
力所能及之处,搭把手,结个善缘,总不是坏事。
至于那些药对方会不会用,敢不敢用,那就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了。
不过很快她就知道了,深夜的米粥格外的,硬生生将她从浅眠中勾醒了。
“唔……阿姐……饿……”
怀里的小家伙动了动,小鼻子翕动着,闭着眼睛就开始哼哼唧唧,小嘴还吧嗒了几下。
饿?晚饭吃了肉夹馍喝了粥,这才多久?陈瑶无奈地揉了揉额角。
这小祖宗,分明是被那米粥的香气给“馋哭”的。
雪莲正小心翼翼地用树枝拨弄着火,火上架着一个竹筒,浓郁的米香正是从那里散发出来的。
她显然也听到了陈峰哼哼唧唧的声音,犹豫了片刻,她侧身与那位裹着披风、似乎因为吃了药而安静许多的夫人低语了几句。
得到夫人同意,雪莲站起身走过来。
“小姐,”
她的声音比之前放松了些,带着真诚的感激,“小兄弟是饿了吧?这粥刚熬好,若……若不嫌弃,给小兄弟盛一些垫垫?”
陈瑶没有推辞,坦然地笑了笑:“那就多谢你了。”
她示意胡禾,“胡禾,把阿峰的小碗拿来。”
胡禾立刻找出陈峰专用的小木碗跟过去盛了一小碗米粥。
陈瑶接过米粥,用勺子搅了搅散热气,正要喂给眼巴巴的陈峰,目光却瞥见火堆上那个被火烤得有些发黑的竹筒,以及旁边地上另外几个同样用作碗具的竹节。
她心头一动,对胡禾道:“胡禾,我记得咱们还带好些个小碗?找几个干净送过去。”
胡禾应声,很快从外面马车上拿过来几个小碗,还有一口砂锅。
径首送到那个火堆旁,“我们多带了一些碗和砂锅,你们要是不嫌弃,先拿去用。”
雪莲忙不迭地接过来,“不嫌弃!不嫌弃!帮我谢谢你家小姐!”
自家车队遭遇劫匪,他们几个护住夫人杀出重围,哪里还顾得上带其他东西?
原本想着尽快找个客栈安顿下来,再设法联系府里,谁承想又倒霉催地遇上了这场大暴雨。
没有吃的,自家主子又淋雨生病了,雪莲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首到看到了陈瑶一行人。
相似口音,听着亲切,可转念一想,此地距乐天府千里之遥,又未免太过蹊跷。
她攥紧了袖口,一时不敢贸然上前。
首到主子咳的越来越厉害。雪莲心一横,再顾不得许多。
先换一块生姜,她想着一块生姜总不会被人做手脚,大不了她先喝,没问题了再喂给主子。
见对方这么爽快,她心头一热,就又开口要了几个馒头。
奈何主子烧得昏沉,只勉强啜了几口生姜水。
他们几人正商量着要不要冒雨去镇上,没想到这小老乡好心,不但给他们拿了退热药,还给他们送了一些精米。
药,还是自己先吃了一颗,确定没问题,才喂给主子。
药效似乎起了作用,主子紧蹙的眉头微微舒展。
陈峰喝了几口粥解了馋就摇头不要了,剩下的粥被陈伟端走喝了,又就这粥碗喝了一碗开水,碗都不用洗了。
翌日,肆虐一夜的大雨终于停歇,天色却依旧阴沉如铅。吴东仁与胡老大商议片刻,决定再停留一日。
陈伟,“吴叔说,这天色,走不到下个落脚地雨就会落下来。咱们队伍里有老人孩子,若淋雨病倒,更是麻烦。”
“吴叔说得在理。”陈瑶点头应和:“安全为上,左右咱们也不急这一两日。”
反正其他人都离开了,如今破庙只有他们一队人马,住的也更加自在,难得不赶路,陈峰高兴地跑来跑去。
精神也比昨日好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