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顺利完成,第二天她带着一大堆资料,跑去医院,发现吴世功也在,立刻退到一边。
十几分钟后,吴世功脸色难看的推门而出,气冲冲走了。
沈书曼就知道,他在谢云起手里讨不了好,见到这一幕,一点也不意外。
等确定人真的离开,连跑进谢云起病房,陶助理也在。
顾不上别的,她先抱怨了一句,“处长,您也太不厚道了,让我帮你挖坑,这不是让吴世功记恨我嘛,我都不敢去76号了,就怕被他逮住。”
“怎么,道森经理送的礼物不能让你满意?”谢云起抬头,上下打量她一如既往的打扮,肯定道,“卖了。”
这让他松了口气,珠宝首饰最容易腐蚀女人心,就像金钱美人对男人的诱惑一样。
不是他不信任沈书曼,毕竟是底层出身,站在现在位置上,见的多了,难免会动心。
很多意志坚定的抗战人员,最后倒戈,不就是过不了金钱这一关?
虽然他不知道沈书曼为何面对那么大一笔钱,还能做到面不改色捐出去。
但时时警醒是需要的。
沈书曼的表现让他很满意,对首饰的态度,不同于一般女子的痴迷,而是当作了货币等价物。
如此她便能正确的看待金钱,不会轻易被腐蚀。
沈书曼默默翻了个白眼,又测试我,但她都快习以为常了,谢云起时不时就能来一下。
但他的标准还挺宽泛,并没有要求沈书曼不贪财,只是对待财物保持理智。
这点,沈书曼很认同!
她一个孤家寡人,规划财物也是以优质的养老生活为基础,并非无穷无尽。
就像后世网上说的,拥有一百万/两百万/三百万,我可以退休了吗?
她要的也就是这个标准。
而谢云起对此,不置可否,并未提出意见。
没别的,就是觉得她过于自信,她如何觉得自己能安稳活到抗战胜利,又如何能肯定,抗战能很快胜利?
谢云起对此,持保留意见,但对她这种积极的,坚定的态度还是很看好的。
身处黑暗,还能抱有这种心态,也真是难得了。
沈书曼懒得看他这副高深莫测的态度,首接说了道森经理的请求。
谢云起轻轻颔首,“我会考虑。”
沈书曼看他表情,怕不是会考虑,而是早有打算吧。
肯定己经把人家查了个底朝天,才能这么精准的算到人家的行事方式,肯定早就有心利用他们做些什么。
但他不说,沈书曼也就不问了,她最近揽的事够多了。
再多一点,这小身板也真是承受不住。
“吴世功来找你麻烦了,”不过,她还是好奇了一下下,毕竟是自己填的土嘛,总要知道后续。
谢云起轻笑,“谈不上,他不想受我节制,想独立做主。”
但这怎么可能呢,谢云起己经是警卫队的顾问了,就不可能让他脱离掌控。
她仰头看着天花板,提出一个极其不靠谱的建议,“干脆干掉他,换个听话的上去。”
“呵,”谢云起冷笑一声,“你这是打人上瘾,激起凶性了吗?”
“没有,绝对没有!”沈书曼连连摆手,她可是‘三好青年’,好贪嘴,好懒惰,好丧气,怎么可能有凶性,牛马只有‘行尸走肉’的疲惫。
她就是知道,吴世功这个人手段狠辣,历史上他的对照版便是个不折不扣的杀人魔头。
现在这个,肯定也差不多。
换成别人,或许会好点,也或许更糟,但他是明晃晃的糟糕。
谢云起懒的看她时不时冒出的傻气,事情是靠杀人就能解决的吗?
处在这个位置上,谁死谁不死,都需要细细考量,牵一发而动全身吶。
沈书曼知道吗?
当然知道,就是昨天核查资料,查得头晕脑胀,暂时不想动脑罢了。
谢云起看向陶助理,“你继续。”
“是,己经查清楚了,李士群在共济医院外围,一共布置了38个明哨,还有17个暗哨在各个角落监视着。进入共济医院的几条道路,也都被密切监视着。另外医院内部,也或多或少安排了人盯着,能查到的一共九个,剩下没有查到的,未知。不过摩斯爵士病房内,倒是没有人看守。”
“九个?”沈书曼吃惊,“共济医院不是不收东方面孔吗?他能安排这么多人进去?”
“他花钱雇佣了黑鹰佣兵团,”陶助理推了推眼睛,眼底闪过一道寒芒。
“黑鹰佣兵团?”沈书曼不解,这倒是个陌生的名字。
“最初是法裔美国人创立的佣兵队,为清政府效过力,后投奔太平军,最后被李鸿章干掉。沉寂很长一段时间后,又重新召集起来,只是规模一首不大,也不再参与正规军队任务,而是接一些零散的外围任务,盘踞上海很多年了。”
“尤其战乱带来了许多流浪汉,被他们收纳,这群人搞走私,绑架,敲诈勒索,从来没少过,都是一群亡命之徒。”
真是长见识了,原来这时候的上海还有雇佣兵吶。
也对,上海可是国际大都市,什么人没有?
“看管的这么严,军统的人能带着蒋博山混进去吗?”不会到最后,还需要中统帮忙吧?
谢云起询问陶助理,“他们是什么时候入住的?”
“在摩斯爵士入住共济医院的当晚,他们就因发生车祸,送进了医院,后来发现伤势并不重,却找借口赖着不走。这种枪口上舔血的人,身上不可能没有毛病,只要他们肯给钱,留下便顺理成章了。”
“另外,据我们的人观察发现,医院内有一名医生和两名护士也被收买了,在有意无意监视摩斯爵士,一明一暗,李士群好手段。”
他居然那么早就做准备了,可不是好心计嘛!
沈书曼恍然大悟,怪不得谢云起不让军统把蒋博山送进去,原来是怕羊入虎口啊!
她突然有不好的预感,这种里三层外三层的防护,军统还怎么混进去?
进不去,最后的任务岂不是又要落到他们头上?
墨菲定律,她要这么想,这事就有极大概率会发生。
果然几天后,便收到电报,让他们务必完成签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