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十二年,八月17,晴。
“报!”
玄色龙袍的少年,端坐在案桌前,手里捧着一竹简,正聚精会神的看着,时不时的拿着刀笔刻画着,闻声他抬头看向门外的人。
“进来吧,何事?”
“报大王。是桃源里正有事要报,托小人来跑腿的。”
少年甲士单膝跪地,双手捧着一木匣子,看着倒还精致。
“拿上来吧。”
“诺!”
木匣被上位少年接过。
“什么东西?这么神神秘秘的。可告人否?”
“可告人,但小的看不明白,里正要大王亲启,说里面的东西,大王一看便知。”
小甲士笑着问话。
龙袍少年找到卡扣,轻轻开启,入眼的东西,他好像从未见过,他眉头一紧,最上面写着“真解八法”,他微微一笑,将那纸张拿起。
“古法制盐四篇?”
少年轻声轻语的念着。
“晒盐技艺即海盐晒制技艺…你先坐下。”
玄服少年抬头示意小甲士落座。
“诺!”
小甲士轻轻的向着案桌边挪动,找了台阶下的垫子跪坐下来。
十几分钟后……
玄服少年将纸张放到一旁,将木匣中的所有纸张拿起,一张张的看着,神情开始激动起来。
“水利工具的运用七篇…,高炉铸铁法三篇…,农具的更新和改良六篇…。寡人的大秦要变天了!”
此时,景象转变。
桃源村。
文宫。
不知不觉,薛不凡来到大秦快半年了,桃源村里很多事物都改变了。 村口到官道路已经用C10强度水泥修整过了,宽敞平坦,村民们的交通变得更加便利。
原本村里靠着泥泞小路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家家都有水泥路,小破房子,木房子,石头房子都已经换成小二楼的水泥房了,桃源大变样了。
“老师!你看看我这设计怎么样?”
姬豆豆,天哥家的孩子,今年16岁了,学习很刻苦,现在会铁甲制造,农具制造,房屋设计和规划了。
姓氏是薛不凡给取的,天哥一家现在都姓姬,族谱也编上了,他们是第一支。
薛不凡躺在躺椅上,脸上盖着一折扇,上面写着“逍遥仙”三字。
“拿来我看看。”
“老师你看。”
“你这三楼用什么连接?是绳结?等你阿父四五十了,让他怎么上去?”
“老师,我没想我阿父上去。”
“怎么?你阿父管不了你了?你要造反是吧?”
“老师!这话不能乱说啊!要掉脑袋的。”
“哼,看来我是教不了你了。”
姬豆豆连忙跪下。
“老师,我错了!”
“伸手!”
“是!”
“几下?”
“老师请随意!”
“那打死!”
“可!”
文宫大门外进来一少年,看着这情景,急忙冲了过来。
“老师,我来代劳?可好。”
“行,那你来。”
“豆豆怎么的章程?”
“老师说打死!”
姬天明闻言一脸的残忍表情。
“老师,豆豆,我去喊人!”
一溜烟的,就跑去了实验场。
他拿起门外的铁质喇叭。
“师兄!师弟!师姐!师妹!豆豆被老师罚了,说是打死,我为老师代行执罚,但我人小怕付了老师情,请师兄妹们相助!”
“来啦!来啦!”
“切莫慢行!”
“执罚行规!当是我法家大名代劳!”
“我来!我来!”
“哈哈!豆豆师兄!师弟今天要出头啦!”
“天明师兄,算我一个!”
“哈哈!拿我兵家战法来!”
“我道家剑法一绝!当让我来!”
前后,数十人从八方驰援而来。
文宫学子当真杂乱,人数众多,学子学研皆身学多家。
“老师!x37声!”
薛不凡看着眼前的弟子们,折扇一折,躺倒在躺椅上,抖抖折扇,示意他们可以开始了。
文宫内瞬间变得热闹非凡,众多弟子们围成一圈,兴奋地盯着正在接受惩罚的姬豆豆。
薛不凡懒洋洋地靠在躺椅上,看着这一幕,心中不禁暗自好笑。
“老师,我不是故意的!”
姬豆豆连连求饶。
“我只是想设计一个更好的房子,没想到您会这么生气……”
“设计房子的确是好事,但你也要考虑实用性。”薛不凡慢慢道。
“如果只是为了追求花哨,那就是在浪费时间和资源。”
“诺!老师,我一定会改进的。”姬豆豆满脸认真。
就在这时,围观的弟子们开始喧闹起来。有人举起木棍,有人手持道具,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
“开始吧!”一个弟子高声喊道,而其他人纷纷响应。
薛不凡轻轻摇头:“你们这些小子,现在倒是齐心协力了。不过,这可不是刑场。”
众弟子听到老师的话,都显得有些羞愧,但又忍不住偷偷笑了出来。
每个人都知道,这样的小惩罚其实就是老师的一种调侃与玩笑,他们在这种氛围中学习、成长,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行吧,看你们这么热闹,也就给你们个机会。”
薛不凡半坐起来,用折扇轻轻敲打一下桌面。
“不过,每个人最多只能罚五下,要是再超过这个数,就轮到我来罚你们。”
众人齐声应诺:“诺!”
于是,在一片打闹笑语之中,各个弟子轮流上前以各种方式给姬豆豆施加惩罚,有人用竹棍轻打,有人则用手掌拍打,总之都是以一种无伤大雅、搞笑热闹的方式进行着。
而每一次处罚后,大家都会调侃几句,让现场气氛更加活跃。
经过一阵嘈杂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虽然姬豆豆满脸通红,但他也知道,这是和师兄师姐之间的一种亲密互动,而不是一种真正严厉的惩罚。
这时,一个声音从门外传来:“报告夫子!村里收成大丰!”
话音未落,一名村民急匆匆地跑了进来,全身都透着激动与兴奋。
他手里捧着几捆刚收割回来的稻谷,那金灿灿的谷粒闪烁着耀眼的光泽,让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过去。
“快,把消息说清楚!”
薛不凡立刻站起身来,用折扇指向前方,他眼中闪烁着期待之色。
“这次收成到底有多好?”
“夫子,今年我们按照您教的方法耕作,不仅水稻丰收,就连小麦、大豆也都有很好的产量!整个桃源村,今年总共可以收获足足两倍于往年的粮食!”
村民面带兴奋地说道。
“大家都说这是我们桃源村发展以来最好的年头!”
闻言,在场的人立刻爆发出欢呼声,还有不少弟子相互拥抱庆贺。
“我农家大吉!我农家大吉啊!”
神农伯开心的哈哈大笑。
农家学的学子们都激动的双目泪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