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西太后已经获封徽号慈禧,东太后获封慈安。
朝政完全掌握在慈禧手中,慈安则照料着后宫,还有小同治帝的日常。
小太监给慈禧送来了今天《申报》的报纸。
宋希看到自已一身戎装,好不神气。
尤其是那群洋人惊讶的表情更是让他爽到了心门上。
“想不到太后这一出三龙出海,也让大清挣了些脸面。”
那些老顽固看了《申报》,不得不点赞几分。
“大清有救了,洋人有的我们也有了,不用再羡慕洋人的东西了。”
那些青年读书人义愤填膺。
大清国同时通车三条铁路的消息,当场震惊了参加通车仪式的洋人。
今天这份报纸,更像一枚深水炸弹,扬起更多的水花。
《申报》最先出现在大熊国领事馆的桌子上。
“你们是干什么吃的?”
“养着你们这群废物,是让你们监视清国的东北收集情报的!”
“不是让你们天天逛妓院,找女人的!”
一个卷着胡子的男人正开口痛骂。
此人正是领事官员尼古拉斯。
旁边站着几个情报人员,低着头接受责骂。
“清国建造的这三条铁路,有两条对我国有重大影响。”
“你们让我如何向国王报告?”
这些年来,从清国偷拐抢骗的土地那么多,国内早就乐翻天了。
突然跟国王说这回一点好处没要到,还有可能影响后续的利益,他们会怎么看?
尼古拉斯一拳打在桌面上。
“这两条铁路,遏制了帝国在远东的利益。”
“想不到清国也有人有这等眼光。”
“如今,竟然让清国抢先一步建好铁路。”
“那我们就只能以合作形式谋求帝国利益了。”
“怕是别的国家也会来向清国讨吃的了,我们得抓紧。”
这边,日落帝国领事史密斯正盯着清国地图上沿海地区。
“这条京广铁路,把清国南北都贯穿了,对我们不利啊。”
“原本我们靠着舰队就可以横行整个清国的沿海。”
“现在他们有了这铁路,兵力运送非常方便,以后想威胁他们,没那么容易了。”
小日子看着盯着清国地图上的东北。
“八嘎呀路!支那人难道看出了我们图谋满洲的意图?”
“这条铁路,还影响了我们进击人参国的意图。”
“不行,我们要抗议!”
小日子帝国巴掌大的地方,不四处猎色资源丰富的地方怎么生存下去啊。
好不容易发现了清国东北这块宝地,他们打死也不会放过这块肥猪肉。
漂亮国、大熊国、日落帝国、弗兰兹、小日子等几个国家聚到一起。
“想不到清国刚跟我们打仗完,那么快就恢复元气。”
“竟然有能力同时造三条铁路,实力不容小觑。”
“我们要找大清好好谈一谈了。”
洋人找到了鬼子六。
鬼子六向慈禧转达了他们的意向。
“太后,洋人最近向我表示了,想和大清合作的意愿。”
“哪方面呢?”
“铁路方面。”
“怎么个合作法?”
“一是已经建设好的铁路,洋人愿意花钱买股份,共同经营,所得收益平分。”
“二是待开发的铁路线,洋人愿意向大清借款建铁路,由洋人开发建设,所有权归洋人,大清可以有条件使用铁路线,经营所得大清也可以分一部分。大清也可以拿钱赎回铁路所有权。”
鬼子六把洋人的意思表达得很清楚。
不愧是洋人的好朋友。
“条件貌似对大清很有利,很。”
宋希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把这帮洋鬼子骂了个遍。
这些洋人脑子是有毛病吗?捡漏捡习惯了吗?
大清自已建好了铁路,我自已等着收钱就行了,还要让你来分一杯羹。
你有病,不会以为我特么的跟你们一样有病是吧?
还美其名曰出款出人出技术帮大清修铁路,实际是想把大清的铁路据为已有。
想控制大清的交通命脉?以后岂不是更抬不起头了?
这个鬼子六也是个脑袋装草的家伙,就看不出洋人半点猫腻来?还是说这个家伙已经跟他们是一伙的了?
“王爷,祖上自打入关以来,也有些年头了吧?”
“回太后,已经有两百余年了。”
“爱新觉罗家族发迹的地方就是关外,可以说是大清的根了。”
这太后犯傻了吗?跟本王扯什么历史?
鬼子六一时摸不清太后的心思。
“做人不能忘本啊!”
宋希意有所指。
“洋人提的这些要求,你就心里没点数?”
“除了第一点稍微不妥当之处,第二点我觉得大可为之。”
“第二点等于是咱大清啥都不用做了,就可以拥有更多的铁路了。按照目前的状况,这对我们来说是利益最大化的。”
鬼子六停顿了一下。
“这样一来,大清铁路是有了,可是所有权不是咱的,只有使用权。”
“以后万一再发生战事,要动用铁路调兵遣将,那个时候你说洋人还会给我们用吗?”
“我们岂不是等于让人掐住了脖子?”
一连串的反问,说得鬼子六哑口无言。
“王爷,你不会是收了洋人好处吧?”
鬼子六心里一惊。难道太后已经掌握了自已与洋人过行甚密?
“太后,您说的什么话!”
他面不改色的驳斥宋希。
“我为大清也算是殚精竭力了,没想到还惹人猜疑。”
“以后洋人之事,我不再参与,太后请另外找人周旋便是。”
这鬼子六虽说与洋人关系亲密了点,平时也经常获洋人某些恩惠。
出卖大清利益,也不至于!
量他也不敢!
“王爷稍安勿躁。本宫也是听着外面有些风声,就随口一提。别放心上。”
“与洋人周旋还得多指望你!”
宋希赶紧安慰他。
“那,那……洋人那边怎么回话?”
“你就说清国事务繁多,尚无开发新铁路的打算。如有开发意图一定会找他们的。”
“至于已经建成的铁路,你就说沿线百姓多有闹事,联合经营时机暂不成熟,容后再议。”
眼下大清虽说已有起色,但是实力还没到跟洋人翻脸的时候,只能敷衍搪塞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