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了1894年,甲午年。
大清的皇帝也由同治变成了光绪。
这一年,是个多事之秋的一年。
历史上的这一年,是中国屈辱的一年,是让人铭记历史的一年。
这一年,爆发了甲午战争。
战争以大清的完败而结束。
丢掉了对人参国的宗主国地位,大清东北门户大开。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大清海军荡然无存。
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
赔偿小鬼子军费白银2亿两。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允许小鬼子在大清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免征一切杂税。
这一切仿如昨日,宋希历历在目。
他既然穿越到这里,就要阻止这场悲剧上演。
紫禁城。
早早挂起了灯笼,贴上了画纸。
无论是妃子、宫女,还是太监都穿上了新衣裳。
只因为,今天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
大年三十。
宫里早已备好丰盛的晚宴。
今晚是太后、皇上和文武百官同庆的日子。
桌上堆满了山珍海味,甜品水果。
宋希看得直咽口水。
这,这也太奢侈了吧。
这就是跟现代的公司年会差不多吧。
身边的妃子、宫女一个个都穿着最漂亮的服装,看得他血脉喷张。
可以看出大家对今天的晚宴有多重视了。
自已穿越过来也好些年头了,但是那么隆重的过年,还是头一回。
“现在请太后说两句。”
李莲英扯高了嗓子喊道,活脱脱一个主持人的角色。
“爱卿们,这些年辛苦大家了。”
“这些年来,我们修铁路、建工厂、挖石油、办报社,哪一项不是震惊世人?”
“老百姓的腰包开始鼓起来了,大清的军队也开始硬起来了。”
“这些都离不开在座各位的努力啊。”
“我们不能忘掉以前受过的屈辱。”
“屈辱让我们时刻警醒,我们要发展,要强大。”
“我们要看到与洋人的差距,要善于学习,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我们要用洋人的东西打败洋人。”
“今年是特别的一年。”
“大清会面对很多挑战,我们要时刻警醒周边的危险。”
“尤其是小日子,这两年来发展很快,他们想要称霸亚洲的野心不会变。”
“他们想吃掉大清的野心也不会变。”
“我们的陆海空军队要时刻提防他们,做好应对之策。”
……
他一口气说了好多。
也就是那些总结过往,展望未来的话语。
“李鸿章,你要时刻关注人参国那边的情况。”
“现在能直接与小日子发生冲突的地方就是在人参国这个地方了。”
“时刻与大清驻军保持联系,了解小日子动向。”
“他们对半岛可是感兴趣得很!”
“你搜集一下近半年来小日子的军队调动动向。”
“我们要相应做出一些应对之策来。”
李莲英轻轻咳了一下,意在提醒慈禧别把一个晚宴变成了工作部署会。
“今晚是喜庆的日子,我们干杯。”
众人觥筹交错。
晚宴结束了,慈禧把李鸿章留了下来。
“中堂大人,我觉得在半岛的驻军不够,准备派多点军队过去以备不测,你意下如何?”
“太后有先见之明。”
“明治维新后,小日子国力大增,到处扩张势力。我们早作打算也是对的。”
“有心仪的将领了没?”
“聂士成、左宝贵、叶志超这三人怎样?”
宋希刚开始听到前两人名字时候连连点头。
听到叶志超这个名字时,脸色一沉。
李鸿章也看出了端倪。
“太后,叶志超不可重用?”
这个人当然不可用,打仗不行,还带头逃跑,置驻人参国的清军不顾,以至于陆战失利。
当然,他不可能跟李鸿章说这个原因,说了也不会相信。他自已也不想别人知道身份。
“我推荐个人选,叫方伟。之前参加过剿灭土匪一战。此次可以让他去半岛前线历练一下。”
“既然有实战经验,我看可行。”
“海军方面,你就统筹北洋舰队应对半岛局势。”
“我们务求打有准备之战,战之则胜。”
当年的那一战,就是因为清政府没有准备,错失了战争主动权,结果被动挨打。
“尽量也是派些能担重任的将领去,毕竟代表的是大清的脸面。”
“这段时间,多点搜集情报,掌握小日子的动向。”
“微臣领命!”
很快,方伟被召进了宫中。
他是头一回进宫。
“参见太后!”
“请起!方伟,剿灭土匪那一战,打得差点功夫,不过也也算是积累了些经验。”
“这次派你到半岛前线,形势又不一样了。”
“这回面对的是比土匪强几十倍、一百倍的正规军队。”
“你要吸取上次那一战的经验,拿出该有的精气神来。”
“这次地面部队派了三支过去,你部是其中一支。这次除了常规武器外,还给你们配备坦克和航空兵。”
“一定要利用好,打到敌人抬不起头。”
方伟一听说又有飞机支援,心里乐开花了。早知道上次剿匪,他们用常规武器围攻了一个月还没拿下土匪窝子。
结果飞机来了,几十分钟就解决了战斗,轻而易举拿下了阵地。
这次又有它相助,肯定事半功倍。
可是,这坦克又是什么玩意呢?
他要是知道坦克也像飞机一样横行霸道,估计开心死了。
“我一定谨记太后教诲,全力杀敌,扬我大清军威!”
这一次无论如何都得打得好好看看。
毕竟是太后,让自已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农民成长为一个带兵打仗的军官。
得拿出点战绩来,才能对得起她,才能堵住别人的风言风语。
宋希也希望方伟能打出成绩来,因为是他推荐给李鸿章的。
打得不好,打的是慈禧的脸面,丢的是大清的脸。
眼下可依靠的将领不多,自已能培养一个是一个。
毕竟,以后要面对的敌人多的是。从长远来算,实战中培养军事人才才是可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