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雪莉年长一岁的男人,总是像哄小女孩似的,每次来找她都带着甜点。
“雪莉,今天心情如何?我带了水果塔,一起喝茶吧?”
波本推开实验室的门,手里提着一个印有新开业塔店标志的蛋糕盒,笑得温柔而自然。
他显然记得几天前雪莉翻阅杂志时,对这家店流露出的一点兴趣。
“稍等,我还在忙,等我把这部分工作做完。”
雪莉头也不抬,专注地处理着实验数据。
“好的,那我先去准备饮品。”
波本将蛋糕盒放在桌角,挽起袖子,朝实验室的茶水间走去。
雪莉麻利地完成手头的工作,将散落在桌面上的资料收拾好,扎成一捆放进锁柜里。
“红茶还是咖啡?”
波本从茶水间探出头来问道。
“红茶吧。”
雪莉答道。
虽然她平时更爱喝咖啡,但觉得水果塔更适合搭配红茶。
波本泡红茶和煮咖啡的手艺一向不错。
他曾提到自已在咖啡馆工作过,现在看来或许真不是随口说的。
“久等了。”波本端着一只银色托盘走进来,动作娴熟得像是专业侍者。
他打开蛋糕盒,里面整齐地摆着两块水果塔:一块是鲜红与蓝紫相间的浆果塔,另一块是橙黄色调的柑橘塔。
“喜欢哪块,随便挑。”波本笑着说。
“那我要这块。”
雪莉指向浆果塔。
“嗯,我就知道你会选这个,女孩子和浆果塔最搭了。”
波本一边说,一边迅速将水果塔装盘,并为雪莉倒上一杯红茶。
“开动了。”
雪莉用叉子切下一小块塔送入口中。
塔底酥脆,奶油柔滑,酸甜适中,果香四溢,舌尖的味蕾被温柔唤醒,忍不住微微扬起嘴角。
“果然,专业店的品质就是不一样。”
她轻声感叹。
波本则更“专业”,他细细分解塔,像在研究它的配方。
“这些水果是国内顶级的,奶油是根据水果种类特别调制的,塔底的口感也因种类不同有所变化……这水准,恐怕只有专门的甜点店才能做到吧,成本和手工的要求都太高了。”
他说得就像是个甜点行家。
雪莉听得忍不住笑了:“我一直觉得,你与其在组织里当个打手,不如去开家咖啡馆,你绝对会很适合的。”
“开咖啡馆确实听起来很有趣,但我这种人,注定不适合那种生活方式。”
波本耸肩笑道,随即将拆开的塔重新组合,又一口吃了下去。
“嗯~柑橘的酸味和奶油的醇厚结合得刚刚好,塔底酥脆得简直无可挑剔,真是顶级水准啊~”
他舒心地叹息,眉头微微下垂,脸上露出放松的笑容。
雪莉看着他这副模样,心里轻轻叹了一口气。
她总告诉自已,波本是个组织的人,冷酷无情,不能对他的温柔太当真。
但面对这样毫无防备的笑容,她发现自已很难再保持疏远。
为了保护自已,她尝试将波本定义为“像女性朋友一样的存在”,用这种方式来平息内心的复杂情绪。
“好了,说吧,今天这么破费,是想让我帮什么忙?”
雪莉放下叉子,挑眉问道。
波本露出一个“可爱”的笑容:“其实……我想让你帮我分析点东西。”
“这是组织的任务,还是你私人的?别忘了,我也有自已的研究,不一定有空。”雪莉直截了当地回道。
“嗯……确实是我个人的请求,抱歉耽误你的时间了。”
波本低头,略带歉意地笑了笑。
他从胸前口袋里拿出一个透明的密封袋递给雪莉。
袋子里有三根头发。
“这是谁的?”雪莉狐疑地问道。
“怪盗基德的。”
波本将餐具收拾好,漫不经心地答道。
“什么!?”
雪莉惊讶得睁大了眼睛。
即使整天待在实验室里,她也听说过那个名号——身穿白色礼服的神秘怪盗,代号1412。
她还记得,自已订阅的时尚杂志曾专门为这个怪盗做过特辑。
“几天前我去了现场采集的。”
波本用一种随意得像是在说“刚去街角买了个东西”的语气说道。
为了保持心理平衡,雪莉选择不问“你是怎么做到的?”
因为答案很可能会令人无语。
“我见过他的脸,看起来和你年纪差不多,所以可以肯定不是八年前的那个人。”
“他没戴面具?”
“不,我的拳头擦到了他的脸,所以确定那是素颜。”
“你到底在干什么?”
雪莉忍不住脱口而出。能接近到拳头擦到脸的距离,这意味着他必须在有大量警察的现场突破重围靠近对方。
她实在无法想象这是怎么做到的。
“也没干什么特别的。”
波本轻松地笑着,把雪莉严肃的问题轻描淡写地带过。
“现在的基德不是八年前的那个人,但既然他刻意模仿前者的风格并重复犯案,两者之间必然有某种联系,既然年纪相仿,那八年前就不可能是徒弟或者随从,考虑到其他可能性,血缘关系是最有可能的。”
“你认为他是儿子?”
“嗯,可能是,不过也不排除是养子,如果没有血缘关系,那就没办法了。”
“所以,你让我查什么?”
“把这些资料和头发的DNA对比一下,看是否有血缘关系。”
波本从包里拿出一个厚重的文件夹,随手放在桌上。
“这么厚?”
“这里有38个人的资料,这还是我筛选后剩下的。”
雪莉随手翻了翻文件夹,眉头微皱。
“……法医解剖报告?”
“对,花了点力气从警察那里‘借’来的。”
波本装模作样地向空气鞠了个躬。
雪莉没再问他是怎么弄到这些资料的。
追问一个罪犯是如何犯案的,只会浪费时间。
她继续翻看文件,试图找出其中的线索。
根据日本法律,凡是疑似非正常死亡的尸体都需由检察官进行尸检。
这意味着这38人都是非正常死亡的案例,可能是意外或者他杀。
文件显示这些事件都发生在八年前。
“波本,你的意思是,这些人中有人可能是之前的怪盗基德?”
“可能性很高,基德以前的活动遍布全球,但现在的基德只在日本活动,所以八年前那人很可能是在日本遇害的。”
波本语气中带着一种笃定。
“被杀害……”
“从逻辑上讲,这种推测最合理,假扮被害者,在熟人周围出没观察反应,非常符合策略性的行动。”
他一边说着,一边点头,像是在确认自已的判断。
“明明是个暴力情报员,你倒像个侦探。”
“据琴酒说,我是‘没有成为侦探的福尔摩斯’。”
雪莉没听明白,疑惑地歪了歪头。
她对侦探小说没什么兴趣,对福尔摩斯也不了解。
“‘我一直觉得自已如果成为犯罪者,会是个了不起的罪犯。’——这是福尔摩斯的原话。”
波本像个演员似的,带着一丝戏剧性地念出这句话。
这句台词实在太契合他的风格,雪莉忍不住轻轻“哈”了一声。
“优越的观察力、敏锐的洞察力,再加上卓越的推理能力……确实,这些品质对于侦探而言无疑是宝贵的,但如果用在犯罪上,恐怕会诞生可怕的完美犯罪。”
雪莉感慨着,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安。
“真是可怜,落入了这么个‘麻烦的福尔摩斯’的视线,二代目怪盗基德可够惨的。”
雪莉低声嘟囔着,像是对基德的命运表示惋惜。
虽然波本平时表现得和善,但他的本质依然是个冷酷残忍的罪犯。
雪莉不知道他追查基德的目的何在,也无法预料基德的身份被揭穿后会遭遇什么。
不过,雪莉很快把这些念头抛之脑后。
基德的生死与她无关。
作为被困在“组织”牢笼中的鸟,她根本没有多余的心力去为别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