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茶叶蛋成了苏记茶肆的招牌,每日的鸡蛋用量越来越大。
起初还能靠苏寒,苏苏去山林里捡野鸡蛋,再搭配收购鸡蛋勉强维持,可随着醉仙楼等大户的订单不断增加,鸡蛋很快供不应求。
“阿璃,今早又三家酒楼来订茶叶蛋,可咱们的鸡蛋不够了!”苏珩翻着账本,眉头紧锁。
苏璃看着空了大半的鸡蛋筐,沉思片刻,拍板道:“建鸡舍,自己养鸡!”
养鸡不是小事,鸡舍得建在合适的地方——既要通风向阳,又不能离茶肆太远,方便每日取蛋。
苏璃想到了路大娘。
路大娘是长乐城里的“女房东”对长乐城周边的地界了如指掌。
她丈夫生前做过泥瓦匠,家里还有块闲置的荒地。
“路大娘,您看这块地能不能租给我建鸡舍?”苏璃拎着一篮新蒸的包子登门拜访。
路大娘咬了口包子,笑眯眯道:“你这丫头,生意做大了呀!”
“行,那块荒地荒着也是荒着,租给你,一年给两贯钱就成!”
苏璃心中一喜,这价格比市价低了不少,显然是路大娘有心照顾。
定了地,接下来就是动工。
苏家全被拉来干活——
二叔苏茂力气大,负责夯实地基; 苏珩手巧,跟着请来的木匠搭鸡架; 苏萍,苏荷,苏菱也来帮忙,递工具的递工具的,送茶水的送茶水的。
苏苏和苏寒也没闲着,负责看店。
苏璃则和二婶去集市采购材料,又托人从乡下买来三十只健壮的母鸡,专挑那种爱下蛋的芦花鸡。
十日后,鸡舍正式落成!
青砖垒的矮墙,茅草搭的顶,里头分成两排鸡架,地上铺了干草,角落还放了沙盆供鸡啄食。
鸡舍旁特意围了块空地,白天放鸡出来活动,傍晚再赶回去。
鸡舍建好后,苏璃制定了严格的养鸡规矩——
每日清理鸡舍,保持干净,防止鸡生病;
喂食定时,早晨谷糠拌菜叶,午后撒些碎蚯蚓补充荤食; 记录每只鸡的下蛋情况,产量低的淘汰,补进新鸡。
一个月后,鸡舍里的母鸡们纷纷进入产蛋期,每日能收西十多颗鸡蛋,彻底解决了茶叶蛋的原料问题!
*
茶肆后院,苏璃敲开一颗新鲜鸡蛋,蛋黄橙红,蛋白透亮。
“阿璃,咱们的鸡养得真好!”苏珩凑过来,笑嘻嘻道,“要不要再扩大些?我看西边还有空地……”
苏璃却说:“贪多嚼不烂,先把这批鸡养好再说!”
*
鸡舍刚步入正轨,每日收蛋、喂食、清理的工作却让苏家人忙得脚不沾地。苏璃既要顾着茶肆生意,又要抽空照看鸡舍,连轴转了几天,眼下都熬出了青影。
这日清晨,路大娘挎着篮子来了,见苏璃正弯腰捡蛋,忍不住道:“丫头,你这哪忙得过来?老婆子给你介绍个人!”
路大娘说的,是她的娘家侄子路青。
“那小子今年十八,在乡下养过几年鸡,手脚麻利,人也老实。”路大娘拍着胸脯保证,“你要是用他,每月给个五百文就成,管饭就行!”
苏璃正愁缺人手,当即点头:“那明日让他来试试。”
第二日天刚亮,一个瘦高个儿的少年就站在了鸡舍门口。他皮肤黝黑,手掌粗糙,一看就是干惯农活的。
“东家好,我叫路青。”少年声音不大,但吐字清晰,“姑母说您这儿缺人,我来帮忙。”
苏璃打量他几眼,递过一把谷糠:“先喂鸡我看看。”
路青接过,动作娴熟地撒食,嘴里还“咕咕”地唤着。鸡群闻声聚拢,却不争不抢,显见他很懂鸡的习性。
苏璃暗暗点头——是个靠谱的!
路青来了没几日,鸡舍就变了样—— 鸡架重新调整,每只鸡都有了固定窝位,下蛋更勤快;自制防病药水,用艾草煮水给鸡喝,再没闹过鸡瘟;他专挑午后鸡打盹时收蛋,破损率大减。
*
天刚蒙蒙亮,苏璃就轻手轻脚地起了床。
灶房里的柴火还带着余温。
她挽起袖子,从面缸里舀出两碗细白面粉,又打了六个新鲜鸡蛋——都是自家鸡舍昨天收的,蛋黄澄亮,落在碗里像六轮小太阳。
揉面是个力气活。
温水化开盐,一点点倒进面粉里。
苏璃的指尖在面团里翻搅,渐渐揉出韧劲。
案板发出规律的“咚咚”声,面团被反复摔打,首到表面光滑如绸。
“阿姐今日怎么亲自下厨?”苏寒揉着眼睛钻进灶房,鼻尖动了动,“好香!”
“去叫大伙儿起床。”苏璃笑着用擀面杖把面团压开,“今儿吃青菜鸡蛋面。”
*
铁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冒泡。
苏璃把擀好的面皮切成细条,手指一抖,面条如银丝般滑进沸水。
另一边的小灶上,煎蛋正滋滋作响,边缘泛起金黄的酥边。
嫩青菜在滚水里烫过,碧绿生青。
苏璃又切了一碟腌萝卜,淋上香油——这是二婶的拿手小菜。
“开饭啦——”
*
堂屋里热气腾腾。
面前摆着的海碗,清亮的汤底上浮着雪白面条,卧着金灿灿的煎蛋,旁边堆着翠绿青菜。
苏珩迫不及待挑了一筷子,烫得首哈气也不肯停。
“慢些吃,没人跟你抢。”苏璃给苏苏擦掉嘴角的蛋渣。
小丫头捧着比自己脸还大的碗,含混不清地说:“阿姐做的面最香!”
苏萍作为长姐,想先把自己碗里的煎蛋分成三份,正要往妹妹们碗里拨,却被苏璃用筷子拦住。
“锅里还有呢。”掀开砂锅盖,又捞出三个金灿灿的荷包蛋,“你们正长身子,一人一个。”
苏荷的筷子立刻拐了弯,精准戳破蛋黄。
半凝固的蛋液涌出来,混着面汤变成的金黄色。她满足地眯起眼,突然发现苏菱正偷偷把青菜往碗底藏。
“小菱!你又挑食!”
“我没有!”苏菱急得把脸埋进碗里,“是青菜自己跑到底下去的!”
苏萍叹了口气,把自己碗里的青菜夹给小妹:“吃吧,吃完带你去喂新孵的小鸡。”
晨光透过窗棂,在每个人脸上投下温暖的光斑。
苏璃捧着碗,看蒸汽模糊了大家说笑的模样,忽然觉得——
柴米油盐的日子,原来可以这么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