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农家子,我靠科举光耀门楣
穿越农家子,我靠科举光耀门楣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穿越农家子,我靠科举光耀门楣 > 第10章 家里因为他读书争执

第10章 家里因为他读书争执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农家子,我靠科举光耀门楣
作者:
九月玖玖
本章字数:
4068
更新时间:
2025-01-17

说着,好像变戏法一样,李青云从拿出十几颗大枣,“给你们吃!”

这是他从山里摘的,小傻子还没全吃了。

放在口袋里面,被李老太掏出来,放在了笸箩里面,想要给李青云单独吃。

他没有藏私,将大枣拿了出来。

七桃刚听了说有她的头花,正在眉开眼笑,然后又看到了大枣,马上扑过去,拿起一颗放在了嘴里。

“好次,好次”

小丫头嘴里鼓囊着大枣,说话都不清晰了。

“二哥、大姐、二姐,你们都过来啊。”李青云将孩子都叫过来。

一个人分一颗。

除了他自已,一共还有十一个孩子,当然十一个孩子中还有他小姑。

一人分了一颗,分出去十颗,手里还剩下五颗。

李青松在钱氏旁边,想要过来拿,却有些胆怯。

因为他奶李老太在李青云身边,他有些怕李老太揍他。

李老太瞪了他一眼,“你小弟给你吃的,你还不过来拿,还要你小弟给你送过去?”

李青松这才敢过来,李青云递给他。

李老太念叨:“看傻蛋多好,刚才你还抢傻蛋的肉吃,以后,要知道让着弟弟。”

李青松接过枣子,马上退回安全范围外。

李青云暂时没有搭理他,收拾小屁孩,容易的很,不需要当着大人收拾。

都是一家子人,只要不走歪了,啥都好办。

毕竟看着李老头的意思,是要他科考,科考的话,家里人不能有事,大后方要稳固。

稳定和谐的大后方,才是他科考的助力。

要不然,家里人品德不好,没事找点事,可给他找麻烦。

甚至会因此影响到他的科考。

他既然来了这里,顺应时代潮流。

想要过好日子,当商人不行。

毕竟,这个时代,和真正的古代没啥区别。

士农工商,商人最末等。

商人的孩子,三代内不允许科考呢。

还容易被人惦记上,那点财产能不能保住都是一回事。

那么,想要过好日子,最好的方法便是科考,有一定社会地位,有点财产也能保住。

等到吃饭后,李老头给家里人正式开了一个会,一共两个中心思想。

“第一件事,休息一下午,明天正式开始秋收,比别人家已经晚了两天了,不能再晚了,秋收同样不等人。

老大,让人稍信给老三,和大蛋,让他们回来几天,秋收。”

李大力马上答应。

这件事,不需要李老头多说话,每年都是这样做,谁该干啥都要干啥。

“第二件事,明年傻蛋六岁,就要送他去读书,傻蛋不但好了,现在还聪明的很,是咱家读书的苗子……”

杨氏通过这一路的挣扎,其实是认了。

她心里知道,二蛋的确不是读书的料。

家里只允许一次供应一个孩子上学的情况下,肯定没有二蛋的事儿了。

毕竟大房已经占过一次名额,大蛋读过两年了呢。

周氏是真的乐意傻蛋去上学堂,不说别的,就像他三叔一样,当个账房也总比年年种地强多了。

钱氏却是一惊。

不等李老头继续说,忙叫道:“这,这次上学,应该轮到我家青松,他比傻蛋大了两岁呢。您老可不能这么偏心。”

钱氏现在极少管李青松叫四蛋,觉得这么土的名字,怎么能称得上她家的孩子。

何况,在县城里面,她也接触了一些小门户的,没人叫孩子大蛋、二蛋的,嫌弃土里土气。

李老头在对待家里事情时候,尤其是对上儿媳妇,往往不会主动吭声。

钱氏这样说话,自有李老太出手。

果然,不愧是老夫老妻,不需要李老头使眼色、指示,李老太已经嗷呜吼了出来。

“老三家的,我看你越发不像话。老三教你这样和老人说话的,哪里有老人话都没说完,你就打岔,不行,老大,你马上出发,将老三给我叫回来,我倒要问问,是不是他教的。

别以为他在县城干活,就高人一等,不把爹娘放在眼里了。”

李老太年轻时候,那也是个泼辣的人。

她的信念那是老娘彪悍的人生,不需要和任何人解释!

将家里的儿子管的很严格。

也就是后来儿子大了,娶妻生子,性格软下来不少了。

但只要她发飙了,三个儿子都吓得鹌鹑一样。

哪怕是在县城干活的李大伟,也不敢在李老太这里放个屁。

好在,李老太相对公平,不会对哪个儿子偏向。也就是宠爱老来女点,但该干的活,一样不能少。

对待孙子、孙女们,也差不多一碗水端平。

只是后来李青云是小傻子,才多得了她和李老头的照顾,不甘心李青云一直傻下去,这才不惜花钱给他看病和上香。

所以,三个儿子,对她和李老头没有啥不满。

当然,三个儿子赚钱能力不同,没有分家,难免会在妯娌中间产生比较。

这不,钱氏多少有些不满。

这个时代,分家是不可取,只要分家,力量会被减弱。

有同一个父母时候,往往不会分家。

毕竟,种地,不是小家就能很好完成的。

需要有人犁地,一两个人在前面拉纤,后面有个人用力推。

然后还需要有人播种,有人平整土地。

插秧的话,也需要有人抛稻苗,运送稻苗,好几个人一起插秧。

这就需要一大家子一起干活,效率才会高。

并且,征兵制度、徭役制度,若是分家,征兵、徭役的话,会按照户来征人的。

所以,即便儿子太多,不得已分家了,也不会分户,名义上,还是在一户呢。

李老头、李老太才三个儿子,孙子刚有一个大一些的,完全不需要分家呢。

被李老太这样一吼,钱氏马上拦着,“他大伯子,别去,我只是问问,问问。”

她知道,李老头、李老太真的决定了的话,李大伟肯定会同意。

见李老太生气,钱氏心里不服,李青云说话了。

“爷、奶,你们忘了我说的赚钱方法了吧,真的,下午让我爹带我去县城,问问药铺、医馆收不收这些,多少钱,万一值钱呢。

真值钱的话,卖了钱,家里的都可以去读书呢。”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