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孟夫子针对他们每个人的学业情况,开始授课。
以前吴夫子让他们背诵的三字经,只是让他们背诵,和默写,解释的极少,只要求他们会背、会写。
别的倒是没有多少要求。
也就是李青云实际年龄不是五岁,若是真的五岁,还真不怎么懂这些。
南宋学者王应麟所作的《三字经》,本来就是很浅显的读物,作为启蒙所用。
但再浅显,也需要夫子来认真讲解,深入浅出才会更好的理解和背诵。
要不然,真的五岁孩童,不一定会懂得,苟不教性乃迁的真正意思,也可能不懂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指的是啥。
对于赵成来说,因为以前的夫子讲解过,所以,还是能理解的。
对李青云来说,成年人的灵魂,完全没有障碍。
孟夫子经过几个举例,立即看出来李青云和赵成对课本的理解程度,马上便将三字经越过。
《百家姓》不需要有啥讲解,《千字文》,对于赵成来说,难了一些,游鹍独运,凌摩绛霄。耽读玩市,寓目囊箱。完全理解无能。
李青云也是自我理解消化好几天,才弄明白了意思。
孟夫子是赵家请来的夫子,当然是以赵成为主。
一看赵成理解的困难,马上开始从千字文开始讲解。
李青云倒是没有觉得孟夫子是白讲,毕竟,孟夫子讲课挺有趣,
“耽读玩市,寓目囊箱。耽,是沉浸的意思。玩,钻研。市,是指集市,寓目,过目,囊,书袋。箱,书箱。意思是沉浸读书,在喧闹的集市上,照样能专心,入眼的只有手中的书籍,丝毫不会被外物所扰。
这样讲解起来就有点干巴了,这里面是有一个故事的,东汉王充,因为没钱买书,就到集市上去阅读人家卖的书籍,那么喧闹的地方,他的眼中,只有囊箱中的书,根本没有其它事物。
哦,知道王充是谁吗?”
见赵成摇头,孟夫子则讲起来王充,“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代表作《论衡》……喏,那边便有《论衡》,你们可以课下看看,有看不懂的可以问我。”
然后开始绘声绘色的讲解王充,“王充一家,其实很有趣,王充的曾祖父王勇,那是真的勇猛,‘岁凶,横道伤杀,怨仇众多……’用拳头服人……
父亲王诵,和他的伯父王蒙一起,两人与王充曾祖父王勇,一脉相承,勇冠乡邻,意思是打架很厉害,是村里的一霸,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死。
谁知道,王充完全没有继承家风,举止庄重……”
被孟夫子这么一通讲解,如同讲故事一般,赵成听的津津有味,完全记住了“耽读玩市,寓目囊箱”是啥意思了,还知道是什么人的事迹,以及这个历史人物是啥样,哪样著作。
并且对《论衡》感兴趣起来,课下马上就去翻看。
李青云也是听的津津有味,虽然他知道这个故事,但不妨碍他再听一遍,好故事,听几遍也有趣。
并且也翻看了《论衡》,发现里面真的是博大精深,上一世他可没有读过。
也了解了这么一个“离经叛道”的人的思想。
下午的课程则是写大字,这可瘙到了李青云的心坎儿了。
也知道了孟夫子所说的认真,一下午的时间,李青云的手腕没少被孟夫子用戒尺敲打。
力道倒是不大,但能感受到疼,敲多了也红红的。
但莫名的不知道为啥,居然有效,孟夫子敲打李青云的手腕的时候,告诫他手腕用力方向和松紧程度。
一次次纠正。
还用大手握住李青云的小手,亲自示范如何运力,如何掌握最佳握笔姿势,如何的下笔和收笔,如何做到心手一致、手笔一致。
就这么一下午,李青云感觉自已的字,简直往前跨了一大步。
当然叫赵成,也是如此教的。
对于孟砚清,孟夫子则要求他自学,自已练习写字,看来这些功课,他早就会了。
说是一下午,其实也就是一个半时辰,最后半个时辰,孟夫子居然要求他们和他一起射靶。
在赵家院子外面,有一侧没有人家,有个大的宽阔的练武场,这是给家里的护院练武的地方。
十八般兵器都有,还有一个小型的跑马场。
跑马场的中间,那便是练武场。
“夫子,射靶是要做什么?”赵成有些不懂,夫子是请来教授课业的吧,不是射靶的吧。
孟夫子一脸沉稳,“君子六艺,不可荒废,即便是在乡下,想要优秀,也要和世家公子一样。再说了,总读书,身体不好,以后,参加科举,根本扛不住,对了,回头我给你们讲讲科举的若干事,在一个小号舍里面要待够三天三夜,会试要待上三场,一场便是三天三夜,那滋味,啧啧啧……”
这点,李青云是知道的。
所以,自从穿越过来,清醒后,便一直注重身体健康。
营养均衡,积极的练武,科举之路,不但要有扎实的文学基础,还要有强悍的身体素质。
宽3尺、深4尺、高6尺的号舍,吃喝拉撒全在里面,若不是强悍的身体素质,晕在里面,死在里面的读书人都发生过。
本来一位玉树临风的孟夫子,只是学问好,谁知道,到了练武场,射靶那是一射一个准,俱都射中靶心。
李青云别说射中了,拉开15斤的弓都非常吃力。
赵成憋红了脸,想要尝试一张稍大一点的弓,却没能拉开。
李青云见着孟夫子拿起来二石弓,颇为惊讶,要知道,这个时代的二石弓拉力大概是240斤,较强的武将,也就是挽弓一石到一石四之间的。
一石弓已经算是强弓。弓手的弓箭配置,便是一石弓。
当然历史上,也有特殊的人,比如名将岳飞,天生神力,可以挽弓300宋斤,折合后世斤数是358.8斤。“时人奇之”,几千年历史中,如此的大力士那是少之又少。
但在武将也就是一石多的挽弓力量时候,孟夫子居然拿起二石弓,可以说是强中之强,比一般的武将都要强大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