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之地到底还是回到了大清的怀抱,俄法德三国强力干预下,朝廷以3000万两白银的价格,将辽东连同附属岛屿从日军手中“赎回”。
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痒。以老佛爷为首的守旧派认为,赎回辽东是外交的巨大胜利。不就是点银子嘛,大清有的是!用一点铜臭之物,换回祖宗龙兴之地,这买卖划算!而且,有了这么一档子事,以后和三国的关系是不是可以更进一步?
慈禧作为满清最后的掌舵人,她的才情、政治手腕、眼光、都不差。如果大清有着如同英法一样的经济基础,清国未必不是列强之一。可是,中华的体量太大了,积重难返。想把偌大的一个国度,从根上进行彻底的改变,必须要打破很多旧的条条框框。她有这个魄力吗?
作为整个封建体制最高的受益者,她并不愿改变。即便到了新千年,大清不得不做改变,那也是妥协的结果。包括太后、皇帝、后续的摄政王,他们改变的初衷是维持统治,不是为了民族崛起,他们骨子里只是把旗人以外的中华儿女,当做奴仆!
清朝在鸦片战争后就开始改革与学习西方,每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为何?买装备,学器械,学文化,只是皮毛,真正战略层面上,需要开民智,需要大量具有独立意识的人。这口子老太后不敢开,一旦开启,国家强不强不知道,大清肯定没了……
李秉衡的举荐果然管用,刚回费县不过半个月,朝廷征召王定边前往小站练兵的公函便己发来。要其在11月1日之前到达天津,满打满算还有一个月时间。
保安营在山东的表现亮眼,王定边的游击战、堑壕阵地思想,都被李秉衡整理后送到了京城。督办军务处督办,恭亲王奕?也听闻了保安营的功绩,仔细阅读过后,大叹精妙!几位负责督办事宜的官员简单一商量,决定授予王定边重要位置:参谋营务处提调。这一位置类似后世的教务处处长,对于初创的新军来讲,是重量级位置了。
天津之行事关重大,这是关系到日后成就的重要一环。小站练兵的细节不清楚,可清末,以及民国初期的军政界,几乎清一色的北洋出身。耳熟能详的任务: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曹锟、几乎都是出自小站。既然去了这里,一定尽自己所能,网罗一些人才。
马奇留在费县,保安营的老巢交由他独当一面。王大军,连同在军中精心挑选的50位士兵,跟随他去天津,这些人会被编入新军。林万荣留在费县,训练火枪兵。
随同前往的还有商务处与特务队的人员,京津一带的消息网络和商业脉络将会一起建立起来。
因为有了之前的底子,这次的安排简单许多,具体的细节安排,交给马奇做决定就行了。安排好了一应事务,王定边就和亲友们告别,一行人出发前往天津。
……
文登,县城。
薛六麾下士兵押来了一个青年,这人长相就是普普通通的浓眉大眼,可他的双眼炯炯有神,让人印象深刻。
“大人,这小子揭了咱们招贤的榜文,又瞧不上咱们,嘴里不干不净的说咱们都是鸡。奶奶的,弟兄们拿了他送您处置。”
“胡说,谁嘴里不干净了,俺说的是鹤立鸡群,杀才,还不放开我!”
“听你口气,读书人?”
“回大人,小人吴佩孚,字子玉,蓬莱人士。”
“嗯,我保安营急缺识文断字的书记,你想是为这揭榜吧?”
“大人明鉴,学生因生计所迫,愿为军中书记,挣碗饭吃。”
“好, 书记一职月钱二两银子,做好了年底有额外奖赏。如果你想为军人也可以,不论是能打,还是能出谋划策,我保安营都会有你的位置。”
“谢大人抬爱,学生还要预备来年的春闱,暂无弃文从武之念。”
“好吧,不强求。保安营军纪森严,你且牢记。”
……
京杭大运河连接南北,相当长的时间都是南北大动脉。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首于元代,疏通于明清。漫长的岁月里,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最后一次的兴修完成才称作“京杭大运河”。
明初,永乐皇帝定都北京。北京作为政治中心,粮食的出产难以满足需要。于是,事关国家安危的“漕运”兴起于运河。运河沿线的扬州、徐州、济宁、淮安等地成了经济发达的城市。然而,随着黄河数次决口,加上运河的维护不足,济宁以北的运河线路,通航能力己经大不如前。北方常年缺水,保持河道通畅太难了。好在载人行舟问题不大。
经过十天赶路,又换乘火车,两天后到达了小站。也就是这次新军的训练位置。交代好商务处和特务队的工作,王定边带着王大军一行人前去军营。
小站这里还是草创阶段,广西按察使胡燏棻奉旨在天津马厂编练“定武军”,不久后移至原淮军屯驻地小站。小站是距天津东南七十里的一个小镇,是李鸿章所部周盛传弟兄盛军经营二十年的驻扎屯田之所。到王定边来此报到,刚过半月时间。
门口哨兵通报后不久,一位须发斑白的老者在众位文武的簇拥下,来到辕门处。
“王都司,老朽可把你盼来了!一路舟车劳顿,着实辛苦吧?”老者率先开口。卫兵赶忙提示王定边,“这是胡大人。”王定边一惊,急忙行礼。
“胡大人辛苦,怎敢劳您出门迎接!折煞下官了。”接着对王大军等人下令:“还不快见过胡大人!”
“参见胡大人!”众人动作整齐,声音洪亮。军容风纪看的胡燏棻一阵点头。
“王大人,果然治军有方。不过,此番并非是上阵厮杀,王大人何故带这么多人?”
“胡大人,这些人都是随我在威海与日军征战的壮士。听闻朝廷练新军,特意选拔其中优异者,希望能编入军中为国效力。”
“好,如此精兵,合该为国出力!全部编入新军!走王大人,本官己摆下酒席,咱们先入席。”
“大人先请,下官真是受宠若惊啊!”
“哈哈,同朝为官本该如此啊~”
……
胡燏棻安徽泗州(今泗县)人,祖籍浙江萧山,字芸楣,亦作云眉。同治进士,选庶吉士。后捐纳为道员,补天津道。光绪17年(1891)出任广西按察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