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之再造华夏
晚清之再造华夏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晚清之再造华夏 > 第54章 设局日本

第54章 设局日本

加入书架
书名:
晚清之再造华夏
作者:
北青龙
本章字数:
4532
更新时间:
2025-03-05

天津城,齐鲁会馆。

王定边正在听李大刚汇报工作,难得的休沐,又让另一重工作占据了。

“参谋长,特战队的兄弟们在南方搞活的时候,发现了一个人才。我亲自和他聊过了,确实是人才。这小子是个不安分的,这两年在咱们这干得不错,我想着让他见见你也没什么不好。”

“哦?能被你夸不错的,肯定差不了。什么人这是?”

“这小子是个浙江人,说是胡雪岩之后,极擅投机倒把,不过也亏过几次。就是做人有点不厚道,总想着把人整个倾家荡产。对了,他说自己叫胡昌远,今年36岁。”

“带他进来吧,让我瞧瞧这人。”

……

“小的胡昌远,见过大人!”一个身形清瘦的人向着王定边躬身行礼,长相斯文,气质儒雅。和李大刚口中的“不安分分子”不搭边。

“起身吧,为何想见我?首说吧。我这人不喜弯弯绕绕的。”

“大人,我想用家传经商诀窍换一个复仇的承诺!”

“哦?且说说什么仇怨?我王定边的兄弟不能受委屈!”

青年听闻,内心一阵激动。把心中多年的委屈一股脑说了出来。

原来,胡昌远是胡雪岩二子胡缄三的儿子。他出生的时候正是左宗棠权势鼎盛的时候,胡家也号称大清首富。好景不长,随着左宗棠去世,胡雪岩失去了靠山。后来居上的盛宣怀,勾结洋人和地方官吏,打压胡家,特别是在生丝大战中击败胡家,胡雪岩因而破产。破产后的胡家被盛宣怀死命打压,生意被抢夺,产业被侵占。胡雪岩一病不起,撒手西去。

胡缄三带着父亲写下的经商心得,逃离老宅,带着几岁的胡昌远隐姓埋名。在富贵中长大的胡缄三自此过上了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遭逢人生大起落的他性情大变,殴打孩子,偷鸡摸狗,更是在一次“工作”中被逮住,让苦主失手打死。那时的胡昌远才16岁。

艰难长大的他恨透了这个世道,更恨透了盛宣怀!可红顶商人不是他能动的。王刚的人马在扬州遇到了他,因为经商有天赋,转到李大刚手下效力。两年来,他兢兢业业,让保安营的商业发展良好。年纪越来越大了,报仇的事依旧遥遥无期,他便打上了神秘大老板的主意。

“唉,本以为己经见多了人的苦难,听了你的经历,才知人间疾苦啊!来,坐下说话。”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你想报仇,我不拦你。但是不是我去给你报仇,而是你亲自去,这与我无关。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小人明白,复仇的事是小人自己的家事。”

“嗯,很好。和聪明人说话就是轻松。你那所谓的家学,什么致富之道,本官没兴趣。在大清,不,在这个世界,最好的挣钱路子是垄断!看起来,烟土,军火,赌场,窑子,都很赚钱。可你曾听过哪位厉害人物是靠这个起来?”

胡昌远内心己经翻江倒海,本以为自己的大佬是个精明的官员,对商业顶多算是了解。没想到他的认识很是深刻!

“大人说的是,自古以来盐铁专营,其中利润不可计数。”

“有政府存在的地方,官永远排在商的前面。不论这个政府是大清,是日本,还是英吉利德意志。你可明白?”

“大人永远是大人,我胡昌远永远是大人手下的猎犬,听凭大人指挥。”

“聪明人。”

“好了,我来给你讲个故事……”

遥远的英国有个叫庞兹的人,英国在非洲打了多年的布尔战争,政府因为一再的战败,不断在银行与金融机构借贷,导致金融市场动荡不安。他宣称,购买欧洲的某种邮政票据,再卖给美国,便可以赚钱。国家之间由于政策、汇率等等因素,很多经济行为普通人一般确实不容易搞清楚。然而,庞兹一方面在金融方面故弄玄虚, 另一方面则设置了巨大的诱饵,他宣称,所有的投资,在90天之内都可以获得西成的回报。而且,他还给人们“眼见为实”的证据:最初的一批“投资者”的确在规定时间内拿到了庞兹所承诺的回报。于是,后面的“投资者”大量跟进。

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差不多有4万名波士顿市民,变成庞兹赚钱计划的投资者,而且大部分是怀抱发财梦想的穷人,庞兹共收到约1500万美元的小额投资,平均每人“投资”几百美元。

当人们发现他是个纯粹的骗子的时候,他手里的钱己经挥霍光了。

这是庞氏骗局的来源。

听完王定边的叙述,胡昌远并没有觉得怎么样。拆东墙补西墙,坑蒙拐骗,以小博大,这都是商场上常见的招式而己。

“盛宣怀一时半会死不了,你有的是报仇的机会。目前要做的,一个是积累足够的资金,另一个是助我爬上更高的位置。”

“是大人,小人明白。不知道您是有什么要安排我去做?”

“日本刚刚从大清取得了大量资金,如果不加防范,其国势必将腾飞,我不想他这么顺利。我要你前去日本,收买其望族和高官,用我说的例子席卷他们底层百姓的钱财,就用南洋的橡胶产业,或者某处金矿,或者某种政府债券。”

“然后,找人冒充英吉利的军火商人,去和日本海军高层接触。搞一份大型战列舰的图纸,设计越大越先进越好。偷偷地,高价卖给日本。”

“我会让李处长给你准备10万两银子的本钱,这是目前咱们的家底。这任务敢接吗?”

“大人,我愿意!”

……

文登,保安营驻地。

“薛大人,文登县和荣成县借口旱灾,对咱们的粮饷供应少了很多。咱们得想想办法。”

“吴大人啊,打仗我在行,种地也不差。可这钱怎么挣?你有主意就说说。”

“大人可害怕担上恶名?”

“说说看看。”

“威海卫距离咱们一路之隔,我听说日人一应生活物资都是来自国内,这恐怕花费不菲吧?咱们可以粮食、鱼获、食盐等生活用品与之交易。到时候……”

“干!干就完了!老子又不是吃朝廷的饭,恶名怕什么?吃饱饭才是实实在在!”

“嘿嘿~没想到啊,你个吴大秀才也是心黑皮厚的货。到时候赚钱了有你一份!”

“薛大人谬赞,借您吉言,明年我一定考中秀才!”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