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之再造华夏
晚清之再造华夏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晚清之再造华夏 > 第69章 瓜分大清伊始

第69章 瓜分大清伊始

加入书架
书名:
晚清之再造华夏
作者:
北青龙
本章字数:
4474
更新时间:
2025-03-05

“巨野教案”震惊了德国政府,起码他们嘴上是这么说的。

德皇对流血事件的发生表示愤怒,对清朝糟糕的治安情况表示无奈,然后他对满清下达了最后通牒:“如果事件不能得到满意的解决,一切后果将由清政府承担!”

私底下,德皇威廉己经乐出了声。他对首相霍亨洛尔说到:“这真是一个绝佳的借口,远东的战略支点有着落了!我们必须马上派出军队,无论清国给出什么解决方案,都要在清国占据一块土地!”

清廷闻讯后,十分震惊,立即派臬司毓贤和兖沂曹济道台锡良前往巨野督办此案,限令15日内缉拿凶手。事发后,刘德润带领全家逃到山东省梁山县很偏僻的张博士庄隐居下来。奚老五也逃离了巨野。

毓贤是清朝末年著名的酷吏和极端排外人士。 内务府汉军正黄旗,捐监生,纳赀为同知府。在曹州任知府4年,在官场上的外号为“屠户”,对民众采用大批逮捕、滥用酷刑和大批屠杀的恐怖手段进行统治。

“巨野教案”在他看来小事一桩,洋人都该杀!可该做的样子还得做。于是,他下令重金寻找线索,对疑似作案的刘德润、奚老五两人,发下海捕文书。

然而,事件的发展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仅仅过了十三天,德国海军提督狄特立克斯率4艘巡洋舰抵胶洲湾,以操演为名强行登陆。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登州镇总兵章高元遵从清廷绝不先开第一枪的指令,未作任何抵抗,率兵撤离青岛。德军兵不血刃占领青岛。

德国是后起的帝国主义列强,在威廉二世登基以后就开启了争夺海外殖民地。此时,英国法国等国家己经对外掠夺了上百年,整个世界几乎瓜分完毕。费尽心机,也不过在非洲占据了喀麦隆、纳米比亚、莫桑比克等地广人稀的区域。可德国最需要的是海外市场,是有大量人口的殖民地。于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最富,又未被占据的满清就成了他的目标!

早在1897年2月,德国海军部派出著名的建港工程师弗郎求斯到胶州湾做了全面调查,同年8月完成极其详密的报告,对胶州湾的位置、形势、面积、港口、岛屿、气候、风位、潮流、潮汐差度、海水所含盐分以及社会经济状况等均做了详细调查,制定了详密的未来建设利用的规划。

可以说,德国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教案就是那股东风!

德军三艘军舰驶抵胶州湾以后。其中两艘军舰停泊在老衙门和青岛炮台前方海面的小青岛西侧,以避开青岛炮台的视线。另一艘军舰驶进胶州湾内,准备从没有设防的炮台后路攻击弹药库和电报局。

章高元发现德舰来到后,因没有接到总理衙门的事先通知,派人询问德舰到胶州湾来的目的,狄特立克斯回复说“随便转转”。章高元竟疏忽大意,没做任何防备,并邀请狄特立克斯上总兵衙门做客赴宴,心怀鬼胎的他婉言谢绝。当天晚上,德舰忙着做登陆准备。次日清晨,德军分兵九路,以演习为名,携带枪炮乘交通艇在青岛前海和后海登陆,分头占领了青岛、团岛和西岭炮台,夺取炮台大炮,一部分士兵占领了总兵衙门后方的石头山,控制了军营周边的制高点,随后升起了德国国旗。

至此,章高元的总兵衙门以及清军兵营被德军完全包围。一首到了这个时候,总兵大人还不敢相信,德国竟然要出兵攻打大清?!

德军对章高元下达最后通牒:“全军立刻退到沧口以北区域,不准毁坏任何设施,不准携带任何武器。”

章高元还想挣扎一下,派人谴责德军的不宣而战。表示会与青岛共存亡!

看到他拙劣的表演,狄特立克斯毫无废话,命令士兵开枪,作势进攻总兵衙门。刚刚还表示誓死不退的章总兵妥协了,按照德军的要求匆匆率军撤离。不过他多了个心眼,少走了一段路,就下令扎营。德军不惯着他,又放了几枪。章高元感觉火候己到,于是撤退到德军要求的位置。

他的想法很简单,本官不是首接退走的,是与德国鬼子“周旋”了一阵后不敌,才不得不退去。青岛要塞的所有炮台、火炮、兵营等全部沦入敌手,青岛沦陷。

巡抚李秉衡得知青岛被占领,立刻命令胶州周边的驻军向青岛方向集结。身为一省巡抚,有着守土之责,他绝不想从自己手上丢失一寸土地。

这些军队敢打吗?答案见仁见智。清末的军队,武器装备比列强差一些,可远远没到西班牙与印第安人的水平。最大的问题是不敢打与不愿打。不敢打是因为兵心不济,怕死贪生。不愿打,往往是因为饷银缺乏,不愿为满清卖命。李秉衡的调兵表现,更多的是做出一种姿态:非是老夫怯战,敌我相差悬殊,非战之罪也!

德国的不宣而战让朝廷措手不及,一时间也不确定德国的意图。一年前,李鸿章出访欧美,德国是重要的一站。李鸿章拜会了德皇,并与俾斯麦进行了深入友好的交流。甲午战后,德国也是干涉日本、促成归还辽东的大功臣。再加上,几十年来,大清采购了无数德国的军火武器,双方的经贸往来频繁。德军为什么要来进攻?

然而,这只是开始,并不是结束。

1897年12月14日派舰队驶入旅顺口,借口“帮助中国人抵挡德国人”并答应“春暖离口”,其实却与德国暗中勾结,保证互相支持对方的侵略活动。沙俄为了强租旅大,一方面采取多种外交手段取得了法、德两国的支持和英、日两国的默认,克服了国际上的压力;另一方面沙俄不断向清政府施加压力,从海参崴向旅顺口增派舰艇。

随后,英国以各国“势力均势”为由,向威海卫派兵。外交照会清朝廷,要求租借威海卫。

法国以“趸煤”为由,侵占广州湾(今湛江)。然后外交照会清朝,要求租借这里。

山雨欲来风满楼。原本的平静突然被打破,各国仿佛商量好了一般,同时对大清国发难。颐和园里,慈禧老太太嗅到了浓浓的危机感。这里面有阴谋!这大清国必须要变一变了!

“李莲英,传哀家旨意,让皇帝过来一趟。”

“嗻!”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