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阳春三月
修仙界,昆仑仙宗。
此时正值阳春三月,大好风光醉人心魄。几名杂役恰逢闲暇,相约去几人居所后的矮峰游玩。这矮峰无名,但也是在昆仑主峰附近,草木葱郁,生机勃勃。
几人走到一半,就看到前方的路愈发陡峭。
“再往上就是横断崖了,我们便走到这是了。”打头的男子一身灰布短打,满面红光的招呼自已的同伴。
欢声笑语间,一个小孩望着那陡峭的地势,低声询问旁边的杂役,
“那上面怎的那般样子,陡峭也就罢了,植物是越来越稀疏,峰顶的形状看上去更是奇怪。”
“啊,你是新来的不知道,那里是悬崖。这座矮峰虽然没名字,这峰顶的悬崖却取了名,叫横断崖。上面什么都没长,又难爬上去,没啥好看的。”回话的杂役手里忙着把带来的饮食拿出来,头也没回地答道。
“这样啊……”小孩子好奇劲一过,也就不再追问,跟着半山腰一群人忙着安排餐食,热闹的紧。
此时若从高处俯瞰那矮峰,就能看到峰顶的确如那人所说,是处寸草不生的悬崖。而所谓横断崖,就是它整体上就仿若山峰被拦腰截断形成的。
悬崖附近的坡度很是陡峭,边沿的山石有的仿佛会随时掉落,险峻异常。但上面空间还算宽阔,一座白墙灰瓦的小院落孤零零的立着,四周一抹作伴的绿色也没有。十几只灵鹤在院外的空地起起落落,相互追逐,叫声清亮。
但再拉近些,就能看到,院子外的空地上有人在演弄着招式。那是个十几岁模样的少女,一身形制简单的黑色劲装,双手各握着一把寒光凛凛的长剑。
撩、劈、刺、点……脚下动作随着不同的招式变换,偌大一片空地上,沙土被一遍遍的练习碾的细密。灵鹤试探着要落在空地上,停不了一息,就又因扫来的剑锋腾起。
剑有“百兵之君”的美称,这个少女手里的是双剑,两剑同入一鞘,分居两个剑格,相贴合的一面是平面,使收入鞘中时两剑合为一体。
谢照萤今天仍是把老师教的招式练了百遍,完成目标。不过她并未松懈,还有最后一步——收剑,身体重心转正的同时,两手一边挽一个剑花,顺势把剑锋藏入身侧的刀鞘。
不错,这次很流畅,自已那多年未见的老师简直说的太对了——“百无一用是书生”。在修仙界还是刀剑功夫和修为最靠得住。
十岁以前她和老师居住在与修仙界天差地别的凡人界,那里灵气稀薄。而且修士想要在两界间穿梭也要身受束缚,因此有通过结界资格的修士,到了凡人界灵力的使用都被约束。
自已的老师是土生土长的凡人界人,他传给谢照萤的修炼术法,是他早年间因一些造化所得,与寻常修士大不相同。所以谢照萤发现自已并没有和老师口中的那些修士一样辟谷时倒是接受良好。
“只有在修仙界你才能继续进步”
当时她筑基不久,按老师的说法,凡人界的灵气已经不足以辅佐她感悟发展所修术法的根基。
“此道的根基不是你的灵根,我没有灵根也能修得几百岁的寿元,这具体的门道还要靠自已去悟。第一步就是想办法用意念去感知他人的情绪变化。”
“别人的情绪还能被我主动感知么,五感和体魄都能被锻炼,这种玄乎的感知要怎么做呢?老师你不会也不知道吧?”
“这孩子,倒是敢激你老师了。”
老人一扫先前愁苦,气的吹胡子瞪眼。昔日传道授业的场景恍若昨日,但在那不久之后她就发现老师要让人带她去修仙界。
……
没什么好伤感的,她不过是被昆仑仙宗的掌门走,离开了凡人界和自小长大的山水。但自已真正意义上修炼的突破也因此出现。
昆仑仙宗一脉是两界之间结界的守护者,成为宗门的掌门和峰主后,就会受到天地约束,在大道制约下获得能穿过结界的许可。昆仑掌门看着一把年纪,来到凡人界后由于天道约束也真成了一把年纪的凡界老人,却硬是走了半个凡人界,来履行和老师的约定——把他唯一的学生带去昆仑仙宗。
残酷的修仙界获得资源的最主要的凭仗是修为,有些东西不能与这里相契合。
自已这样“靠关系”寄住在宗门的人,本身修炼不过十年,实力不到昆仑招徕门客的要求,更没能力像正经散修门客那样在昆仑山凭实力争取职位和任务。
她已有师承,修为也不够,既不能直接收她为门内弟子,也不能直接放她去做任务。直接安排职位,又怕落人口舌。
总而言之就是能力不够,身份尴尬,关系户的所有好处都给不了。掌门头疼极了,翻遍昆仑的人员待遇,都没找到合适的“借口”。
偏偏当时的谢照萤一言不发,气氛在沉默中变得沉重。倒也不是她愚笨,只是课业太重很少与除老师外的人相处。
当初在凡人界跟着老师学习时年纪太小,被问起想学些什么,想不出个所以然来。老师活了几百年的光景,学的多会的杂,也就连带着给自已什么都教。
若不是传授的都是正经的学识和技能,而且绝不允许浅尝辄止,自已可有很大概率学个四不像。老师因早年间经历,很是重视培养谢照萤的文学兴趣,各方面的文字都被他纳入了自已这个学生的教材范畴。
但这也导致谢照萤没太多时间与人交流,言辞方面遇上陌生人就会有些笨拙。她只是不善与人交流,头脑并非死板木讷,相反脑筋转的极快。
虽然那些文辞书策着实吸引自已,但既然来到了昆仑,来到残酷的修仙界,那学过的四书五经在一无所有的时候就是鸡肋,并不能帮自已填饱肚子。
当时虽然年纪尚小,但她太清楚自已现在就是寄人篱下的外来者。这种让人为难的境地下,只有率先开口为掌门提供解决思路,才能争取到除了被动安排外更多的自由。
她当时也不过想尽力在陌生环境里替自已争取些主动权,只是没想到自已当初一番深思熟虑,居然意外使老师讲过的情绪感知有了质的突破。
只记得当时自已的眼中从掌门身上慢慢有模糊的力量传出,脑海中的探知欲不受控的活跃了几息,便有纠结愧疚和遗憾的情绪冲入自已的情感,她很确定这不是自已的情绪,唯一能解释这样情况的就是老师说过的主动情绪感知。
“掌门前辈,我其实在先生那学了许多谋生的技艺,您其实不用为我考虑太多。只要能在昆仑有个住处就好,我有信心养活自已。”
莫名的感觉涌起,谢照萤这番话说的底气十足,语气和缓俨然一派懂事能干的好孩子形象。掌门虽然有些吃惊,却也很欣慰。他没想到这孩子能理解自已的考量,但确实如此,她说出来的方案算是折中的,再加之老友对自已嘱咐过不要大开方便之门,也是顺着谢照萤的话做了安排。
谢照萤走进院内,拿起石桌上的棉布擦汗,第一次情绪感知后她就开始琢磨当时的情况,并尝试控制自已的感知。
想来那是自已第一次无意识的用感知力,抓住掌门细微的情绪变化后,精准的把握了自已最恰当的请求。她自从开始修炼,这种对人情绪的粗略变化就越来越敏锐,直到五年前她第一次无意识的接收掌门的情绪。
不过这也只是个开端。
之后谢照萤就住在了自已选中的整个昆仑最偏僻的院子里,逐渐靠老师教下的酿酒技术获取了固定收入。每日风雨无阻的在横断崖修炼,出行就用掌门送的灵鹤。不能辟谷,吃穿用度就自已从昆仑外的坊市买。
虽然避免和昆仑弟子见面,但她想要摸清情绪感知的问题就要多与形形色色的人接触,于是她便在坊市摸索慢慢积累这方面的经验,不断地尝试运用。
一个在修仙界毫无根基的人,行事要尽可能低调,五年来偌大的昆仑知道有这么一个人住在横断崖的屈指可数,但足够谢照萤熟练的掌握情绪感知的用法。只是情绪算是相当私人的东西,她并没有随时对别人用的打算,若是自已真到了需要对所有人使用情绪感知的时候,那定然只能是凶险异常的末路。
这样费劲心思的过活了五年,虽然也算在修仙界初步站稳脚跟,谢照萤还是经常想到自家老师送行时的场面,更要要懊悔自已当时太单纯,没把事再问清楚些。
记忆里须发皆白的老人颤颤地拉着自已,吐字却是相当清晰。
“你今后可要自已打拼了,懈怠不得。你且记得我给你安排的事,没站稳脚跟前一定要低调。”
老年人皮肤的褶皱深深的嵌在他的眼尾,她看着心下难过,只当老师嘱托自已好生修炼,毕竟自已筑基时他可是感动的抹了泪。
但凡问两句呢?好歹有个心理准备不是,老师也是,凡人界可是和修仙界隔着结界呢,就不怕你学生没完成嘱托就饿死了。到时候隔着结界,自已没了算哪边的饿死鬼?烧纸自已都不一定拿得到。
还好,起码老师托付的人靠谱。一个被掌门带回宗门的弟子能在昆仑默默无闻的待五年,当然需要掌门和她自已两方面的努力。
这位掌门当真是把自已老师当朋友,就是不知道两人有何约定,自已不好把控与这位掌门的亲近程度。
不过由于当年自已识大体的行为,那位慈眉善目的掌门,应是是打心底觉得对不住好友的托付,给自已在宗门内的活动提供了尽可能的自由。
十五岁的谢照萤对自已的现状还算满意。
当初为了把凡人界的酿酒技术和修仙界的材料融合起来,她差点把掌门给她当作见面礼的灵石全用光,承认有赌的成分,但好在结果不错。
现在自已的灵酒在昆仑山下的一家坊市酒楼限量供货,收入颇丰。而当初开拓市场的艰难,说起来又是一把辛酸泪,不提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