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青帝仿佛一下老了好多岁,他依然不可置信看向自己母后,这一刻的他只觉母后有些陌生。
“母后,不管怎样,您也该告知儿臣一声才是,儿臣是帝王,也是她的男人。”
太后冷峻道:“你是哀家儿子,哀家是她长辈,难道哀家还没这个资格决定她的去处?”
看着剑拔弩张的母子俩,常姑姑无奈叹气。
太后所为她也理解,怕皇上专宠王美人,也怕后宫妃嫔们跟着王美人有样学样,而把婉贵妃送走,确实也是在为她着想。
毕竟一个心死之人,又无欲无求的,在这吃人的后宫定是活不长久的。
目青帝失魂落魄走出福寿宫,太后尽管担忧,可也不后悔她的决定。
至此后,林清忧离宫守皇陵之事传遍后宫。
在目青帝离开次日,太后再次下旨禁足王美人一年,理由是以下犯上,恃宠而骄,解禁暂定,且罚俸一年,另外她的衣食住行由福寿宫苏嬷嬷全权负责,一应大小事务同太后禀报即可。
王美人听见懿旨时,整个人都不可置信。
目青帝从李宁口中得知王美人的事,并为她求情。
“自作自受,依太后即可。”
话落,他疲倦撑着脑袋,抬手轻揉眉心。
忧儿,到底是母后把你送出去,还是你自愿去的。
他不敢去深思,害怕一切皆是因自己。
朝臣们得知婉贵妃与王美人两件事时,都忍不住感叹太后的雷霆手段,以及帝王的无情,婉贵妃的白白付出,竟被一个小小美人整到受皇陵,长板青灯古佛的境地。
再是遗憾,众人也只得感叹时也,命也。
失宠的顺嫔得知林清忧的下场,在自个宫里疯狂大笑。
“哈哈哈,婉贵妃,你再受宠又如何,再孝顺又如何,尽心尽力侍奉太后又如何,人家都不把你当回事,你这一年里的付出就是个笑话。”
孙嬷嬷和王总管及兰小华看自家娘娘癫狂的笑声,有些害怕,心中更是叹气,她们怎就找了这么个主子,跟有病似的。
三皇子得知自己要住进昭兰宫时,手里的拨浪鼓掉落在地。
孙嬷嬷也是震惊不己。
婉贵妃娘娘竟让她们小主子住进她曾经的宫殿?
这到底是为何。
不管她们心存多少疑惑,搬宫殿的事宜也在孙嬷嬷与福寿宫的安排下,井然有序进行着。
得知自己最不受宠的儿子入住昭兰宫,目青帝从奏折上抬头。
“你说什么,三皇子入住昭兰宫?”
李宁恭敬道:“是的,皇上,这是太后懿旨。”
目青帝更是吃惊:“太后懿旨?母后从不管闲事,为何会突然管那臭小子。”
还是他最不受宠的儿子,目青帝一连一个月都不曾想明白这个问题,可他浑然不知,这是他挚爱亲口提出,也是太后亲口答应,太后也不过是在履行自己诺言。
转眼间,又是一年春,鸟语花香,百花齐放,林清忧在皇陵己有半年,脸上好不容易养起的肉肉,又变回在冷宫时的清瘦。
桃花树下,林清忧坐在石桌上沏茶品茗。
她虽在这里,可太后偶尔也会派人送一些物品,比如她钟爱的茶与刺绣等物。
初夏折了枝初春最后盛开的梅花走来,发现自家娘娘在闲情雅致煮茶。
“娘娘,奴婢折了枝梅花,您看看可好看了。”
林清忧抬眸看向她手中,果真是一枝梅花。
梅花穿着素雅衣裳走来,手上提着食盒。
“娘娘,今日午膳是荠菜粥和白面馒头与玉米面馒头,还有肉沫长豆角。”
她们在这里的膳食还是比在冷宫好多了,不过也是因太后偶尔的照拂,才让那些觉得她们家娘娘有人惦记。
不过这其中也有目青帝的原因,他时不时写信派人送来,却未曾得到过回信。
在一次次失望中,目青帝心里的怒气也逐渐升起。
“还是没婉贵妃的回信?”
暗卫摇头,目青帝攥紧拳头。
好样的,林清忧,朕都如此低头给你写信,你却连一封回信都不曾给自己,朕在你心里到底是什么。
三皇子入住昭兰宫的事情是他在无意中得知事情真相,那一刻他的心都要碎了。
他的挚爱对所有人都好,连最不受宠待见的三皇子都能得到她的一点儿关心,而他作为她的男人,这个天下的君主,却得不到自己女人妃子的一点儿重视,让他如何不恼不怒。
得知目青帝无缘无故震怒,慧妃猜测是因离去的婉贵妃。
她起身来到屋檐下,微微抬头看向蔚蓝的天空,回忆快一年未见的人。
婉贵妃娘娘,你可还还好?
荣华从身后给她披一件圆领白毛大氅淡绿色披风。
“娘娘,别担忧了,若是您实在担忧,不如派人送一些东西给婉贵妃娘娘。”她家娘娘也是心善,知恩图报的人。
可惜两个心善的人都被帝王辜负,尤其是婉贵妃娘娘,比她家娘娘还要命苦。
春去夏来,林清忧在清晨的一个日子里收到宫里的信。
以为还是那人的,她都不想再看,可来人却同梅花说是慧妃的。
林清忧有些惊讶:“慧妃?”
她俩几乎没什么往来,除了她向目青帝让她出宫,她怎会给自己写信呢。
书房里,清冷的林清忧来到椅子上坐下,看着手中来自慧妃的书信,她深呼吸一口气拆开信封打开。
“娘娘安好,又是一年夏,春去夏来时光流逝,不知娘娘近来可好?三皇子最近常在太后宫里走动,倒是让太后赏了他几次文房西宝……”
看她絮絮叨叨的长篇书信,竟有足足好几页,林清忧都忍不住感叹,她们之间关系何时这般好了?
又是一年中秋佳节,距离林清忧守皇陵己满一年有余。
今年的中秋佳宴有两个不同,婉贵妃的不在场,与三皇子的在场,还是太后口谕。
孙嬷嬷越来越明白林清忧为何会让三皇子住进她的宫殿,眼下三皇子所受到的一切公平待遇,皆来自婉贵妃娘娘昔日之举,只可惜遗憾的是婉贵妃娘娘不在场,且不知她有生之年还能否对她说一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