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月后,万贵妃在经历了艰难的分娩之苦后,终于为朱见深诞下了皇长子。
这个孩子的诞生,如同破晓的曙光,照亮了整个宫廷,也给皇帝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喜悦。
朱见深的心情无比激动,他亲自前往宗庙,告知列祖列宗,并祈求他们保佑自己和万贞儿的孩子茁壮成长、平安顺遂。
在孩子满月的那一天,朱见深下令在全京城发放红鸡蛋,与民同乐,共同庆祝这个特殊的时刻。他给孩子取名为朱佑梓,这个名字寓意着传承和希望,寄托了朱见深对这个孩子的厚望和期待。
万贵妃因为诞下皇长子,地位更加稳固,有子有宠、有权有势,一手遮天、无人能及。
朱见深目光温柔地望着襁褓中的儿子,再转向身边温柔如水的万贞儿,他的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幸福和满足。
突然,孩子的一声啼哭打破了这份宁静,朱见深立刻熟练地抱起孩子,轻声哄慰。
万贞儿紧张地问道:“怎么突然哭了?是不是又饿了?”
“小树应该是尿了,别担心,我马上给他换。”朱见深轻声回应,随即熟练地为孩子更换尿布。
自从孩子出生以来,万贞儿几乎未曾操劳,孩子要么由乳母嬷嬷照顾,要么由朱见深亲自带,从未打扰过她的休息。
朱佑梓,小名小树,他异常乖巧,不常哭闹,总是眨巴着大眼睛,乐呵呵地笑着看人。尽管年纪尚幼,但己能看出他与万贞儿的相似之处,尤其是笑起来时的眼睛,因此朱见深特别喜欢逗他笑。
“等小树长大以后,就是父皇的继承人,大明太子,未来的皇帝!”朱见深满怀期待地说。
然而,这个被父亲寄予厚望的孩子,却未能像他的名字一样茁壮成长。
半年后的一个夜晚,朱佑梓突发高热,浑身抽搐,太医院的太医们竭尽全力,却仍无法挽救他的生命。
万贞儿无法承受这样的打击,她紧紧抱着儿子的遗体,悲痛欲绝,最终哭晕了过去。
朱见深在失去爱子之后,内心充满了无法言喻的痛苦。他不顾朝臣的反对,坚持将朱佑梓追封为“成德太子”。他甚至决定,在自己百年之后,让朱佑梓的墓地位于自己身旁,这样他们就能在另一个世界继续陪伴彼此。
自失去爱子后,万贞儿的心情每天都如同被乌云笼罩,她变得郁郁寡欢,整日沉浸在深深的悲痛之中。
太医们无数次前来诊治,试图用各种方法缓解她的心痛,但她心中的伤痕却始终难以愈合。
尽管朱见深每日政务繁忙,但他总会抽出时间来陪伴万贞儿。
万贞儿对他的到来却显得漠不关心,甚至心中充满了对他的怨恨。在她看来,若不是朱见深强迫她留在宫中,她也不会经历如此撕心裂肺的丧子之痛。
然而,朱见深对这一切并不知情。他只知道,万贞儿在失去孩子后,可能会不顾一切地离开他。因此,他每天都来陪伴她,试图用言语和行动来开导她,安慰她。
.
在这日,汪首来到了万贞儿的宫中,向她透露了今日朝堂上的情形。众多官员纷纷奏请皇上,希望他能早日为皇室延绵子嗣。
下朝后,朱见深将他召来,询问他的看法。汪首小心翼翼地表示,此时贵妃娘娘正值丧子之痛,如果此事被她得知,恐怕会引发她的不满。
朱见深听后,并未表态,只是让汪首退下。
万贞儿闻言,情绪瞬间失控,她猛地将桌子上的药瓶摔在地上,碎片西散飞溅。
“他并非真心询问你的看法,而是在试探本宫的心思!”万贞儿愤怒地说道,“那个贱人的儿子还想霸占我儿子的位置,简首是痴心妄想!谁要是敢怀上龙种,我就让她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当晚,朱见深如往常一样来到万贞儿的宫中,试图安慰她。他提到了前朝官员纷纷上书,希望他能早日延绵子嗣的消息。
“贞儿,你放心,”朱见深温柔地说道,“等后宫中有人有了身孕,若是个男孩,我就让他认你为母,由你来抚养。这样,即使我百年之后,你也能继续享受荣华富贵,母仪天下。”
万贞儿面若寒冰,语气冷淡地回应道:“皇上意欲如何,臣妾岂敢违逆。”
朱见深深知万贞儿内心的苦楚,但他也明白,皇嗣之事关系重大,不仅关乎周太后的遗愿和前朝官员的恳求,更是他对万贞儿未来生活的保障。他沉默片刻,眼神中流露出对她的疼惜和决意。
“贞儿,我明白你的心情,但有些事情,我不得不考虑周全。皇嗣的延续,不仅是对祖宗的交代,也是对我大明朝江山的承诺。我会尽量兼顾你的感受,但在这件事上,我需要你的理解和支持。”
朱见深深情地注视着万贞儿,语气坚定而温柔地说道:“贞儿,你放心,在我心中,小树永远是我们亲生的骨肉,无人能取代。将来无论后宫中谁诞下子嗣,他们也只是为了给你一个依靠,让你在晚年能有所寄托。你在我心中的地位,永远无人能及。”
万贞儿轻轻靠在朱见深的怀里,她的眼神中闪烁着冷漠与狠辣的光芒,语气却平静而淡然:“有皇上这句话,臣妾就心满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