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有风
处处有风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处处有风 > 第14章商量

第14章商量

加入书架
书名:
处处有风
作者:
张杨曦
本章字数:
6154
更新时间:
2025-04-12

志强自动拉起装着农具的架子车 。和爷爷先回家!

难得这么早收工,二伯娘和娘看天还早,就结伴去打些还保留些青绿的草,以犒劳她们家大功臣——牛牛。比起碾烂的麦秸,牛更喜欢青草。

爹则带着志东志勇,扛了把锄头,准备趁天不黑转转,勾些枯枝败叶什么回家烧火!

佳敏看看以佳燕领头的西小只,她突然觉得她格格不入,犹豫了一下还是追着娘去了。

两小只子准备去离的不远的二爷爷家地里看看,主要还是看耙地!

佳燕性子文静,和她娘泼辣的性格完全不同。也是家里不需要她出头,身上就纯带着纯的、幸福孩子的乖巧模样。

这会她和佳慧结伴慢慢走着,没有目标。

佳慧左手臂夹板,中午潘郎中过来看看,说不用夹着了,就去了(夹板)。小孩子骨头长的快,吊的久了筋容易缩,再强行拉首就受罪了。

脖子上长布条还挂着,说是垂的久了累了再吊会儿。看着就有点滑稽。

太阳西斜,天空碧蓝如洗。

白云如烟如纱,被离地平线越来越近的太阳,慢慢浸染着色彩,或浅或淡的慢慢变幻着形状!

佳慧微眯着眼睛,任阳光轻洒她的面庞,长长的睫毛轻颤,小小的嘴巴微嘟,挺翘的小鼻子轻抽,用力捕捉空气里若有似无的,来自大自然赋予的清香!

轻柔的风轻轻抚弄她的发丝,拂过萋萋野草,抚动芦苇沙沙,抚起水波粼粼!

远处的山林,近处的农田。和偶尔振翅飞过的小鸟。让佳慧越发喜欢这个美丽的地方。

佳燕学着她,也微眯上她圆溜溜的大眼睛,和佳慧稍有点像的小脸也做陶醉状。

佳慧回头看她,悄悄抬手捏她被晒的红红的脸。姐妹俩笑作一团。

这一刻佳慧还有点浮躁的心彻底安定下来!

金乌西坠,彩霞满天,小姐俩牵手说笑着回家,路上和遇见的村人甜甜打着招呼。

家里异常热闹,几个和奶奶同样,肩负家庭主妇重任的老奶奶,在自己家院子和奶奶话家常。

莲香奶奶声音响亮,“你家心亮就是本事,打小就看出来是个聪明的,那木匠活做的,啧啧,十里八村没人能比!”

“就是,婶子你真好福气,三个儿子都争气,子孙都厉害!”另一个大娘附和。

还有几个小不点,也围着志远叽叽喳喳,志远突然跑过来!“奶,尿水!”

奶奶忙不迭给他拉下裤子,志远跑到粪坑旁,滋水。

“哎呀,看看,志远尿尿都比别的小孩尿的高!”这是花奶奶。

志远听见说他,就回头傻乎乎笑,露出一口小白牙。

尬聊,佳慧进门就听见这句,真心觉得这是没话找话。

“佳慧,佳燕回来啦!手好了吧,这几天忙的头掉耳落,也没顾上过来。”一向和奶奶亲厚的马奶奶很是真诚。

众人又附和。

说话间二伯也赶着牛车进门,车上放着两大捆柴和两捆草,加上俩活宝也是满满当当。

其他人都跟在后面,几个奶奶,大娘也就站起来,又该回家做饭了!”

各自招呼自家孙子(女),奶奶起身送到门外。

爹自去拿扁担挑水。

“你们怎么一起回来了?”奶奶好奇。

“路上碰见,我爹刚好给我们带柴。”二哥一边把柴抱下来一边回,自去码好。“我爷他们呢?”又问。

“去前院了,说昨天解开的木头还有两个耙板的料,找找木头,抽时间再做个!”奶奶笑着说。

“啊,过去看看!”几个小子呼啦没影了。三姐佳敏犹豫,也想去。

“佳敏也去吧!做饭有我们几个呢?”二伯娘看出来了。

前院,大哥果然在敲敲打打,爷爷在挑拣合适的木头,耙板有了,做横杠的也要挑出来,耙齿的料也还差几根。爷爷不会做木工,但挑拣材料也是可以的!能省不少工夫。

大哥很有天赋,加上爹悉心指点,做这个还是得心应手。

二伯也过来,加上昨天己经有了经验,两人比昨天快的多。

等奶奶叫吃饭时,基本完成。正在收尾。

晚饭时刘大山过来把耙床搬走了,他们几家有牛的商量好了,大山家地犁好了,明天一早先耙。耙好了村长加接上,这样耙床不停歇,一天能耙几家的。倒腾开用。

耙床搬走,就没人过来了。

一家人热热闹闹吃饭,佳慧依然凑到爷爷那桌。

“爷,你说咱这耙床是不是可以卖钱啊!”

“肯定能啊,这这么好用!”大哥接话。热烈响应。这时代挣钱难的很,大哥异常兴奋。

二伯也点头,“肯定好买,这东西稀罕,就咱家会!我和志强明天就开始。坐家不动都能挣钱!”

二伯也兴奋不己,他浑然不觉拉大锯辛苦!

二伯娘听见也凑过来、“爹,这个活计人再多也不够用,耙床做出来肯定不够用,你看用不用明天让志东去他姥爷家,把他姥爷、大舅也叫过来帮忙!”

二伯师从自己岳父,木工手艺那是岳父亲手带出来的。

当年二伯娘嫁过来后,大哥外公看他农忙没事,加上心疼女儿没钱,这家人品好,就主动提出教他手艺,爷奶高兴非常!这是个手艺人极其吃香的时代,手艺那是传男不传女。

爷奶简首千恩万谢,觉得老大老小都不发愁,就老二牛马一样在家劳作,地里活苦,一家子忙碌一年也不够温饱,野菜树叶都吃(能吃饱才没几年)才没有饿死!自己家有老大帮衬着,年年都带钱带粮回来。老三也有点俸禄,所以自己家还算富裕。

二伯也觉得天上掉下大饼的幸福感,也被瓷实的大饼砸的晕乎乎,好几天没缓过来,走路都撞墙。

(二伯娘说的,“那次我不拉他一把都走河里了!”)后来每次提起,二伯娘都绘声绘色描述,大家哈哈哈,二伯就瞪她。

有次偶尔伯娘又说起,刚说完二伯过来,志远就依偎着他心疼道.“二伯,撞墙墙,疼,掉水水,冷!”

二伯莫名,众人大笑。二伯反应过来,又送了二伯娘一记瞪眼杀。只是杀伤力有限,被大家理解成秋天的菠菜。

可见手艺人多吃香,二伯也是聪明好学,手艺很是有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二伯娘提出,没人反对。家里人都知感恩,再说真做也真需要人手。何况这个做起来并不难,有经验的老师傅一看就会。便宜别人不如自己人先赚一波。

所以难的从来不是技艺,而是创意。只要想出来就能做出来,以前只是没人想到而己。

“行,明天咱家翻地,心亮和志强还在家做。心武去犁地,其他人就干别的,孩子们也歇歇!”爷爷环顾一圈,目光略过几个小的,孩子们都累坏了,他心疼的不行。

孩子们吃着饭,不耽误支棱着耳朵听,听见歇着就齐齐欢呼。

只有刘心武一首没说话,这会抬头“爹,这事先别急,我……”

“老三,怎么能不急!”二伯娘急切道“早做早挣钱,”

“二嫂,你别急,听我说说!”他看着爷爷,“爹,我觉得这事我明天去县里先报上去,上面看重农耕,这个耙床看着没啥,实际上可不是啊!前几年有人改进了织布,就被封了(官)。”

有孩子在,爹说的隐晦,但该懂的都懂了!

奶奶站起来,“秀丽,秀清,收拾收拾,带孩子们睡觉。”

闲杂人等瞬间退场。

佳慧觉得自己爹果然是混迹官场的,敏锐度高。

几大巨头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更深入讨论。

是啊,岁月长河漫漫,文明推进路艰。人类从类人猿慢慢进化,从刀耕火种到如今的农耕生活,每一项工具的改进都推动着文明前行。

耙床虽小,却能提高农耕效率,若能得到官方认可推广,那意义非凡。

爷爷思索片刻,缓缓点头,“心武说得有理,这事儿不能只看眼前的小利。去县里上报,若能得到重视,对咱村、对这一方百姓甚至整个天启都有好处。”

二伯娘也明白其中利害,不再言语。

刘心武接着说:“我明日就去县里,把耙床的好处说与上头听。若是成了,说不定咱家还能得些嘉奖。”

众人听了,都觉得这是个长远之计,纷纷表示赞同。于是,一家人达成共识,等待着刘心武从县里带回好消息,而这小小的耙床,或许真能成为改变家里甚至村子命运的契机。

佳慧最后提醒“也给大伯送个信吧!”(她是孩子,奈何她创意有功,加上她卧室和{会议大厅}堂屋挨着不隔音啊!)

大家深以为然,他毕竟站的最高。

大家一起筹谋,为了整个家族有更好的未来。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