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汉雄风
三国之大汉雄风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之大汉雄风 > 第17 章 商议

第17 章 商议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之大汉雄风
作者:
关关煮粥
本章字数:
4706
更新时间:
2025-04-14

胜利的喜悦弥漫在中阳县城,可这份喜悦却被战争留下的伤痛冲淡。城外战场上,尸横遍野,鲜血渗入泥土,空气中还残留着硝烟与血腥的味道。此次虽成功击退黄巾军,缴获了些许物资,但中阳县也损失了数百军士,不少家庭因此失去了顶梁柱。

刘轩也见识了战争的暴露,看着百姓哀嚎的模样,让刘轩下定决心,一定尽可能要护百姓周全,他把缴获的物资都分发下去,现在物资不足他也给不了他们其他补偿了。

整顿完毕后,刘轩、赵云和陆赟三人在县衙大堂围坐,就接下来的行动展开商议。

陆赟端坐在椅子上,神色略显疲惫,率先开口道:“如今中阳的危机己解,我们也缴获了一些物资,足以支撑一段时间。依我看,我们不如按兵不动,等待朝廷的救援。朝廷大军一到,必定能将这些黄巾军一举剿灭,我们也可坐享其成。”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侥幸与保守,显然是被战争的残酷吓怕了,只想安稳地等待朝廷的庇护。

赵云微微皱眉,眼神锐利,反驳道:“陆大人,等待朝廷救援固然稳妥,但不知要等到何时。如今黄巾军西处肆虐,周边郡县也深受其害。我们若能集结附近兵力,主动出击,扫荡周围的黄巾军,既能解百姓于水火,又能扩大我们的势力范围,为日后对抗黄巾军的大本营积蓄力量。坐以待毙,只会让黄巾军有更多的时间发展壮大。”

赵云站起身来,走到地图前,手指着周边的郡县,详细地分析着局势。

刘轩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两人的争论,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他缓缓站起身,走到两人中间,说道:“子龙和陆大人所言都有道理。但我认为,黄巾军的大本营在冀州,张角三兄弟才是这场叛乱的根源。只要攻破他们,即可平定黄巾军,也可以不用牺牲那么多将士。如今我们虽有了一些兵力和物资,但与黄巾军的整体实力相比,仍显单薄。若能首捣黄龙,或许能事半功倍。”

陆赟听了刘轩的话,脸色一变,连忙摆手道:“刘大人,此计太过冒险。冀州乃是黄巾军的核心地带,防守必定严密。我们如今兵力有限,贸然进攻,只怕是有去无回。并且朝廷己经派皇甫嵩、朱儁两位将军带领十万大军前去,我们就不用去添麻烦了吧。”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恐惧,显然对进攻冀州心存疑虑。

赵云则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道:“刘兄所言极是。不过,进攻冀州确实风险巨大。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仅要扩充兵力,还要了解冀州的地形和黄巾军的布防情况。”他转身看向刘轩,眼神中充满了信任与期待。

刘轩看着两人,坚定地说道:“我知道此计风险大,但这是解决黄巾军之乱的根本办法。我们可以先派人去冀州打探消息,了解黄巾军的兵力部署和防御弱点。同时,在周边郡县招募士兵,扩充我们的队伍,到时候和皇甫将军汇合听候调度。”

陆赟还是有些犹豫,说道:“招募士兵和联合郡县并非易事。而且,万一我们的计划泄露,黄巾军提前做好准备,我们就会陷入被动。”

赵云拍了拍陆赟的肩膀,说道:“陆大人不必担忧。我们行事谨慎,不会轻易泄露计划。招募士兵可以张贴告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百姓深受黄巾军之苦,定会踊跃参军。联合郡县也可以派出使者,以共同对抗黄巾军的名义,相信他们会愿意与我们合作。”

刘轩接着说道:“陆大人,如今局势危急,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若能成功攻破冀州,平定黄巾军之乱,我们也能为朝廷立下大功。况且,百姓们都在盼望着我们能结束这场战乱,给他们一个安稳的生活。我们身为朝廷官员,有责任和义务为百姓谋福祉。”

陆赟听了两人的话,沉思良久,终于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刘大人和赵将军都如此坚定,那我也愿意听从安排。只是希望我们能谨慎行事,确保计划万无一失。”

商议己定,三人开始分工行动。刘轩负责在中阳县张贴招募士兵的告示,亲自向百姓们宣传参军的意义和好处。他站在县城的广场上,对着聚集的百姓们说道:“乡亲们,黄巾军叛乱,让我们的家园饱受战火摧残,许多人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如今我们有机会彻底平定这场叛乱,给大家一个安稳的生活。只要大家加入我们的队伍,我们一起并肩作战,定能将黄巾军赶出我们的土地。”百姓们听了刘轩的话,纷纷被他的言辞所打动,不少人当场报名参军。

赵云则派出了几批探子,前往冀州打探消息。他亲自嘱咐探子们要小心谨慎,务必了解清楚黄巾军的兵力部署和朝廷军队的所在,探子们领命而去,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陆赟负责与附近的郡县联系,派出使者带着刘轩的书信,前往各个郡县,与当地的官员商讨联合对抗黄巾军的事宜。

使者们奔波于各个郡县之间,向当地官员阐述联合的好处和必要性。经过一番努力,一些郡县表示愿意与中阳县联合,共同对抗黄巾军。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征兵,刘轩的队伍成功扩充到三千人。在征兵过程中,刘轩日夜奔走,亲自为新兵们讲解作战的技巧与保家卫国的大义。他言辞恳切,声情并茂,常常说得自己热泪盈眶,新兵们也都深受鼓舞,士气高涨。

同时,刘轩深知马匹粮草对于一支军队的重要性。他打起了城中富商的主意,凭借着他的聪明才智与能言善辩,开始了威逼利诱。他先晓之以理,向富商们阐述黄巾军之乱若不平定,他们的财产也难以保全,只有齐心协力打败黄巾军,才能保住现有的一切。

对于那些不为所动的富商,刘轩也毫不客气地施展压力,暗示他们若不支持军队,一旦城破,后果不堪设想。

在刘轩的软硬兼施下,富商们纷纷解囊,资助了大量的马匹和粮草。刘轩精心挑选了三百名身强体壮、骑术精湛的士兵,组建了三百骑兵。这些骑兵们每日刻苦训练,在马背上纵横驰骋,马嘶声、喊杀声回荡在训练场上。

刘轩、赵云和陆赟三人再次聚在县衙大堂,看着地图,分析着当前的局势。刘轩眼神坚定地说:“如今时机己至,我们不能再等。”赵云点头称是,陆赟也一扫之前的犹豫,豪情满怀地表示愿追随刘轩。

于是,刘轩一声令下,三千将士,三百骑兵,带着百姓们的期望与平定叛乱的决心,浩浩荡荡地向着冀州进发,一场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