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初春,张虎向刘轩传递了今日来的情报。
长沙贼区星作乱,渔阳张纯张举叛乱,十常侍隐瞒不报,谏议大夫刘陶上书皇帝被十常侍杀害。
而后十常侍让孙坚为长沙太守讨伐区星,让刘虞讨伐张纯张举。孙坚大破区星封为乌程侯,刘虞用刘备大破张纯张举,刘虞封太尉,刘备封别部司马,平原县令。
并且因为皇帝病情加重,十常侍和何进之间的争夺也越来越严重,十常侍支持董太后想立刘协为太子,大将军何进自然是想自己妹妹何皇后的儿子刘辩当太子。
刘轩坐在书房中,眉头紧皱,仔细研读着这些情报。他深知,天下局势愈发混乱,各方势力此消彼长,自己若想在这乱世中站稳脚跟,必须更加谨慎地应对。
“文和先生,你看看这些情报。”刘轩将手中的竹简递给贾诩。
贾诩接过竹简,快速浏览了一遍,轻轻点头道:“大人,如今天下大乱己现端倪,各方势力皆蠢蠢欲动。这孙坚和刘虞虽暂时平叛有功,但难保日后不会成为我们的劲敌。”
刘轩微微叹了口气,说道:“我也正有此担忧。如今我们虽在雁门郡略有根基,但与这些诸侯相比,实力仍显单薄。我们必须加快发展步伐,扩充军备,招揽人才。”
贾诩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大人所言极是。不过,在扩充军备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情报工作的重要性。张虎所带领的细作此次表现出色,我们应继续加强对各地情报的收集和分析,以便及时掌握各方动态,做出正确的决策。”
刘轩点头表示赞同,他唤来亲兵,吩咐道:“去将张虎叫来,我有话要问他。”
不多时,张虎匆匆赶来,恭敬地行礼道:“主公,您找我何事?”
刘轩看着张虎,微笑着说道:“张虎,此次你所带领的细作收集的情报十分重要,我很满意。你说说,这些细作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可曾遇到什么困难?”
张虎抱拳答道:“回主公,此次任务还算顺利,细作们都经过了严格的训练,伪装和潜入技巧都掌握得不错。只是在情报传递过程中,偶尔会受到一些干扰,但都被我们巧妙地化解了。”
刘轩微微点头,说道:“很好,你们辛苦了。不过,情报工作非常重要,你们要小心谨慎,不可有丝毫懈怠。”
“是,主公!张虎定当竭尽全力,不负主公所托!”张虎坚定地说道。
刘轩又与张虎商讨了一些关于情报工作的细节,便让他退下了。
张虎刚退下,下人便送来两封信,一封是张让的,一封是何进的。刘轩打开一一看过,两封信都是拉拢刘轩的,刘轩立马又叫贾诩过来商议。
不一会儿,贾诩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屋内,他目光深邃,仿佛能洞察一切。刘轩将两封信递给贾诩,说道:“文和,你看看这两封信,张让和何进都想拉拢我,此事该如何是好?”
贾诩接过信,仔细阅读起来,良久,他缓缓开口道:“大人,张让乃十常侍之首,深得皇上信任,在宫中权势滔天;何进则是大将军,手握重兵,外有朝臣支持。如今二人都想拉拢主公,足见主公之威望。”
刘轩皱了皱眉头,问道:“那依文和之见,我该如何抉择?”
贾诩微微一笑,说道:“张让虽有权势,但他乃宦官之流,名声不佳,且与何进势如水火。若大人投靠张让,必与何进为敌,届时何进手握重兵,对大人极为不利。而何进虽为大将军,但他优柔寡断,且朝中宦官势力盘根错节,他难以彻底铲除。若大人投靠何进,虽可借助其势力发展自己,但也会陷入朝廷的纷争之中。”
刘轩沉思片刻,说道:“文和所言极是,那难道我要两不相帮?”
贾诩摇了摇头,说道:“非也。如今乱世将至,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大人若想在这乱世中立足,必须有自己的势力。依我之见,大人可表面上答应二人的拉拢,实则按兵不动,坐山观虎斗。待二人两败俱伤之时,大人再出手,收取渔翁之利。”
刘轩眼睛一亮,说道:“好计策!就依文和所言。只是这表面功夫该如何做?”
贾诩笑道:“大人可分别给张让和何进回信,言辞恳切地表达自己愿意为他们效力之意,但又以各种理由拖延时间,不急于表明立场。同时,大人可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招兵买马,积蓄力量。”
刘轩点头称是,当即命人起草两封回信,分别送往张让和何进处。
此后,刘轩一边敷衍着张让和何进,一边暗中扩充自己的实力,随着黑山军的送了几波人口过来,雁门郡人口己有西十万,经过一年的招兵买马,军队数量也扩充至三万步兵,五千骑兵。
雁门地处边塞,马匹自然不是问题,许家也有进行马匹生意。
在赵云和张辽的训练下,骑兵的战斗力也大大提升。高顺的陷阵营也扩充至五百余人。
因为采取了分兵屯田的政策,平时基本六至七成的士兵都在帮忙屯田,并且安排每隔半年考核一次,通过考核即可留在军营,不必外出屯田,无论是屯田士兵还是在营士兵,每年都可享受一个月的休息时间,每营自行协调时间安排。
刘轩对麾下士兵给予优待,对他们的战斗力也有一定的信心,不过洛阳将乱,留给自己的时间也不多了。刘轩首先想到的便是在洛阳的蔡琰了,不知道两家商量的怎么样了。但不管如何,都不能让蔡琰一家留在洛阳。
刘轩当即写下书信,一封送往赵国,询问婚事进程,一封送往洛阳让蔡琰一家前往赵国,让张虎亲自带一小队护卫送信去洛阳,护送蔡邕一家去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