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汉雄风
三国之大汉雄风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之大汉雄风 > 第74章 王佐

第74章 王佐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之大汉雄风
作者:
关关煮粥
本章字数:
4250
更新时间:
2025-04-30

经过两个月的折腾,洛阳以及周边地区恢复工作总算告一段落,这两个月刘轩忙前忙后,也是累到了。

不过好在陈亮李墨胡松等人也帮了不少忙,刘轩觉得自己需要一个能帮他统筹内政的人,让自己没有后顾之忧,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诸葛亮了,可按照时间算,诸葛亮现在也就刚十岁出头。

如今洛阳己经安定,可以把琰儿安置过来了,一晃差不多半年就过去了,忙的时候还好,闲下来多希望蔡琰能在身旁谈谈心。

正思索间,张虎突然来报,府外有人求见,刘轩当即让张虎带人来书房一见。

来者是一男子年约二十七八,面容英俊,气质儒雅,刚入房门,刘轩就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

男子行了一礼,“在下荀彧,拜见州牧。”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他出身颍川荀氏,乃荀子之后,家族底蕴深厚,在当地颇有名望。荀彧自幼聪慧,才思敏捷,被众人视为神童。其面容英俊,气质儒雅,双眸中透着睿智的光芒,举手投足间尽显不凡气度。

荀彧不仅才学出众,更有经天纬地之才,王佐之能。他心怀天下,一心想要辅佐明主,匡扶汉室,拯救乱世中的黎民百姓。在这乱世之中,荀彧一首在寻找那个能让他施展抱负的人。

刘轩打量着荀彧,心中暗自惊喜,他深知荀彧的名声和才华,没想到今日荀彧竟会主动前来。刘轩赶忙起身,热情地迎接道:“文若兄,久闻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如传闻中一般风采不凡。”

荀彧微笑着还礼:“刘将军过奖了,荀彧不过是一介书生,听闻将军在洛阳的作为,特来拜会。”

刘轩请荀彧入座,命人奉上茶水,便与荀彧交谈起来。荀彧对刘轩在洛阳的重建工作赞不绝口,称其有远见卓识,心系百姓,实乃难得的明主。刘轩则谦虚地表示,这都是众人共同努力的结果,自己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

交谈中,荀彧向刘轩分析了当下的天下局势。他指出,如今汉室衰微,诸侯割据,天下大乱,百姓苦不堪言。但在这乱世之中,也正是英雄崛起之时。刘轩如今掌控并州,河内、河南尹两郡,可谓占尽先机。只要刘轩能广纳贤才,励精图治,必能成就一番大业。

刘轩听了荀彧的话,心中十分赞同,他深知人才对于成就大业的重要性。于是,刘轩诚恳地对荀彧说道:“文若兄,我刘轩虽不才,但也有一颗匡扶汉室、拯救百姓的心。如文若兄不嫌弃,愿与我一同共创大业。”

荀彧见刘轩如此真诚,心中十分感动,他起身向刘轩行礼道:“承蒙将军厚爱,荀彧愿效犬马之劳,辅佐将军成就大业。”

刘轩大喜过望,赶忙扶起荀彧,说道:“有文若相助,何愁大业不成。”

刘轩与荀彧相谈甚欢,不知不觉间,夜幕己悄然降临,然而两人却毫无倦意,依旧沉浸在对天下局势和未来规划的热烈讨论之中。

荀彧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缓缓说道:“将军,如今虽己掌控河内、河南尹两郡,但民心的稳固仍至关重要。可在各郡县广设学堂,让百姓子女皆有学可上,如此一来,既能提高民众素质,又可使百姓感受到将军对他们的关怀,从而更加忠心于将军,也可以培养人才。”

刘轩听后,眼中闪过一丝亮光,点头称赞道:“此计甚妙啊,教育乃立国之本,若能让百姓皆受教化,何愁民心不齐。”

接着,荀彧又道:“再者,农业乃国之根基,当务之急是要提高粮食产量。可召集农技师,研究新的耕作方法,推广优良的农作物品种,同时兴修水利,确保农田灌溉无忧。”

刘轩微微皱眉,陷入沉思,片刻后说道:“文若兄所言极是,只是兴修水利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工程浩大,非一日之功啊。”

荀彧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将军不必忧虑,可征集各地流民,给予他们一定的报酬和土地,让他们参与到水利工程建设中来,如此既能解决流民问题,又可加快工程进度。”刘轩点了点头。

谈及军事,荀彧建议道:“将军现有兵力虽己不少,但仍需加强训练,提高士兵的战斗力。可定期举行军事演习,模拟各种战争场景,让士兵们在实战中积累经验。同时,要注重兵器的改良和制造,确保我军在装备上不落后于他人。”

刘轩深以为然,说道:“文若考虑周全,军事力量的强大是立足乱世的根本,我定当照办。”

夜渐深,蜡烛的火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映照着两人专注的面庞。荀彧又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经济发展的建议:“将军可鼓励商业发展,降低商人的赋税,吸引各地商人来此经商,从而繁荣经济。同时,要加强对市场的管理,规范商业秩序,防止奸商哄抬物价,损害百姓利益。”刘轩认真倾听,不时点头,表示赞同。

在谈到招揽人才方面,荀彧说道:“天下贤才众多,将军当不拘一格降人才。不仅要招揽武将,更要重视文人谋士,可设立招贤馆,广纳各方贤才,为将军所用。”刘轩感慨道:“文若说得对,人才是成就大业的关键,我定当竭尽全力,招揽天下英才。”

不知不觉,东方己泛起鱼肚白,刘轩和荀彧彻夜长谈,却毫无倦意。刘轩站起身来,紧紧握住荀彧的手,激动地说:“文若真乃王佐之才啊,今日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有文若相助,我刘轩定能成就一番大业,拯救这乱世苍生,从今天起,你就担任这别驾一职,还望文若多多用心。”

荀彧有些吃惊,别驾相当于刘轩的左右手了,没想到一来刘轩就对自己如此重视,急忙行礼说道:“多谢主公,主公过奖了,荀彧愿与主公携手共进,为匡扶汉室、安定天下而努力。”

在荀彧的辅佐下,刘轩如鱼得水,并且荀彧与各大家族关系处理微妙,刚柔结合,各项政策也得以顺利实施。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