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轮到李世民选人。
他选择了李纯之后继位的皇帝。
【“李恒”进入直播间!】
【虾思聪】:“老李干活了。”
随后李恒被李世民拖进小黑屋里一顿教训。
出来后,委屈的与虾思聪交流了几句后开始步入正题。
【虾思聪】:“李恒即唐穆宗,是唐宪宗李纯的第三子,唐朝第十三位皇帝。
1、登基背景。
李恒初名李宥,生于公元795年,母亲是懿安皇后郭氏。
元和元年,李恒晋封为遂王 。
元和七年,其异母长兄惠昭太子李宁病逝,李恒被册立为皇太子。
元和十五年,唐宪宗去世,李恒在宦官梁守谦、王守澄等人拥立下登基。
2、主要事迹。
政治方面:
李恒即位后,诏命罢黜宰相皇甫镈,流放方士、法师,显示出其整顿朝纲的意图。
但随后他却游乐无度,不听劝谏,常去神策左右军等地观看角抵戏、杂戏,对监察御史等官员的上疏规劝置若罔闻。
军事方面:
李恒听从宰相萧俛、段文昌的建议,采取‘消兵政策’,令全国各军镇每一百人中,限定八人以‘逃亡、死去’的名义减员,导致被裁撤的兵士无以为生,啸聚山林,社会动荡,也使河朔三镇再度陷入割据状态,元和时期的削藩成果付诸东流。
文化方面:
李恒对诗歌、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感兴趣,支持文化艺术的发展,加强了对科举制度的改革,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促进了唐代文化的进一步繁荣。
外交方面:
李恒采取和亲、会盟等手段维持边境安定,增进了唐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流和贸易。
长庆元年,派刘元鼎赴拉萨大昭寺与吐蕃结盟,树立‘唐蕃会盟碑’,结束了吐蕃与唐在边境的战事。
3、过失。
沉迷享乐:
李恒在宪宗丧期就开始游乐无度,组织杂技艺人表演,还大兴土木,修建永安殿、宝庆殿等宫殿,疏通鱼藻池,举办各种宴会,耗费大量财力,致使国库空虚,也无暇顾及朝政。
宠信宦官:
李恒对宦官极为宠信,导致宦官势力逐渐坐大,成为唐朝后期政治的一大毒瘤,他们不仅掌控了部分朝政,还与朝廷官员相互勾结,党争不断,严重影响了朝廷的正常运转。
丹药致死:
李恒像其父一样服食丹药,尽管即位之初曾流放柳泌等术士,但后来又在宦官的引进下重新服用,最终因丹药中毒,于长庆四年正月逝世,年仅三十岁,结束了其短暂且争议不断的统治。
4、历史评价。
《新唐书》评价李恒昏昧无德,但因其在位时间不长,天下还不至于大乱。
总体来说,李恒的统治对唐朝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使唐朝在宪宗中兴之后又陷入了一定程度的混乱和衰落,其过失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唐朝的衰败进程。”
听完后李世民大怒,又把李恒拖进小黑屋里一通教训。
……
接下来轮到赵匡胤选人。
他选择了赵昀之后继位的皇帝。
【“赵祺”进入直播间!】
【虾思聪】:“老赵,该你干活了。”
赵匡胤一听,有些惊讶,南宋皇帝才几个就该打了?
虽然惊讶,但是他还是拖着赵祺进入小黑屋里一顿暴打起来。
两人出来,简单与虾思聪交流了一下后直接开始步入正题。
【虾思聪】:“宋度宗赵祺,是南宋第六位皇帝。
1、生平与继位。
赵祺生于1240年,是荣王赵与芮之子,宋理宗之侄。
其母是王府小妾,怀孕时遭正房夫人逼迫服用打胎药,但胎儿未打下,赵祺出生后便受胎毒影响,体弱且智力低于常人,很晚才会走路、说话。
因宋理宗无子,赵祺被收为养子,先后封为建安王、永嘉王、忠王,1260年被立为太子,1264年理宗死后继位,次年改年号为‘咸淳’。
2、执政举措与过失。
委政权臣:
赵祺继位后,将军国大权交予贾似道。
贾似道专横跋扈、贪污腐败,在其把控下,南宋朝廷政治更加黑暗,国力进一步下降。
如在襄樊之战时,贾似道隐匿军情,导致襄樊被元军围困数年直至沦陷,南宋失去重要战略屏障。
荒于政事:
赵祺自身沉迷酒色,荒淫无度,连大臣奏章都懒得批阅,将部分批阅奏折之事交予宠爱的‘春夏秋冬四夫人’,对国家政务的处理极为懈怠,使得朝廷内部混乱,效率低下,加速了南宋朝廷的腐朽衰败。
生活奢靡:
据记载,赵祺一晚可宠幸30多位嫔妃,其好色程度令人咋舌,这种过度的纵欲行为不仅损害了他自身的身体,也使他在治理国家上更加无心无力,进一步加剧了朝政的荒废。
3、在位期间的客观形势与影响。
赵祺在位时,金国虽已灭亡,但北方蒙元军队大举南下,南宋面临着巨大的军事压力。
而他的无能与不作为,使南宋在面对元军的进攻时毫无抵抗之力,国土不断沦陷,最终在其死后不久的1276年,元军攻破临安,南宋灭亡。
4、历史评价。
赵祺作为皇帝是极其失败的。
他的昏庸无道、荒淫无度以及对朝政的荒废,极大地削弱了南宋的国力,是导致南宋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被后世视为无能之君,其统治也成为了南宋历史上的一段黑暗时期。”
【赵匡胤】失声道:“我大宋要灭亡了吗?”
【虾思聪】:“没错老赵,宋朝的皇帝到这里应该差不多已经结束了,虽然后面还有三位皇帝,但是……
算了,我还是直接说一下他们的事情吧。”
【虾思聪】:“第一位:赵?。
赵祺之后的皇帝是宋恭帝赵?,他是宋度宗赵禥次子。
1274年,宋度宗驾崩,年仅四岁的赵?即位。
当时南宋政权已摇摇欲坠,在太皇太后谢氏主政下也难挽颓势。
1276年,元军兵临临安城下,赵?被迫退位投降,被元朝封为瀛国公。
第二位:宋端宗赵昰。
临安陷落后,益王赵昰在文天祥、陆秀夫等人的拥立下,于福州即位,时年七岁。
他在位期间,南宋小朝廷在元军的追击下四处流亡,辗转于福建、广东沿海一带。
尽管他年纪尚小,但在艰难的环境中仍坚持抵抗,试图延续宋朝国祚。
1278年,赵昰在碙洲(今广东湛江硇洲岛)病逝。
第三位:宋末帝赵昺。
宋端宗死后,卫王赵昺被陆秀夫等拥立为帝,年仅八岁。
在崖山海战中,宋军被元军大败,陆秀夫背着赵昺投海自尽,南宋至此彻底灭亡。”
赵匡胤顿时心凉凉,虽然早就知道大宋会亡,但是此刻心情也是十分难受。
心情不好的他只能把赵祺拖进小黑屋里泄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