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轮到朱元璋选人。
明朝的皇帝已经齐聚,他选择了唐朝李昂之后继位的皇帝。
【“李炎”进入直播间!】
李炎进来后又被李世民拉进了小房间交流。
出来后又与虾思聪简单交流了一下开始步入正题。
【虾思聪】:“唐武宗李炎,814年7月2日出生,846年4月22日驾崩,原名李瀍,是唐穆宗李恒第五子,唐文宗李昂之弟,为唐朝第十六位皇帝。
一、登基及初期举措。
开成五年,唐文宗病重,神策军护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矫诏立李炎为皇太弟,文宗驾崩后,李炎即位称帝,改元‘会昌’。
即位之初,李炎在仇士良等人劝说下,赐死陈王李成美、安王李溶和唐文宗的杨妃等人以绝后患。
他还召道人入宫,在三殿修炼道场,并亲自前往九天坛亲受法箓,对臣子劝谏置之不理.不过,李炎也能纳谏,如听从谏议大夫高少逸、郑朗劝谏,减少出行游猎次数及对五坊之人和角力武士的赏赐,并提拔二人。
二、政治作为与功过。
李炎倚重宰相李德裕,整顿吏治,发展经济,严刑峻法。
在官吏管理上,清理官吏来源,严格考核人才,规定新科进士实授的严格条件,限制官宦世袭官职特权,加强了中央集权,增加了财政收入。
同时,他增强御史监察权,提升御史大夫和中丞品级,还裁撤冗官,会昌四年实际减少官员831人.然而,其政治手段也存在强硬和激进之处,如对反对派的清洗,虽稳固了皇权,但也可能导致朝廷内部人心惶惶。
1、削弱宦官势力。
在李德裕辅佐下,李炎逐步削弱宦官权力。
会昌二年,仇士良煽动神策军抗争,李炎颁布诏书平息事端,使仇士良忧虑,后其推脱有病告老身亡。
仇士良死后,李炎任命官吏不再经宦官控制的枢密使,直接任命崔铉为宰相,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宦官势力,加强了皇权。
2、平定藩镇之乱。
会昌元年卢龙镇兵乱,李炎采纳李德裕建议,沉稳应对,选择张仲武为卢龙节度使,平息兵乱。
会昌三年,昭义节度使刘从谏去世,其侄刘稹欲割据,李炎力排众议,在李德裕支持下征讨,明确各节度使攻打目标,规定监军不得干预军政,最终刘稹部将郭谊等杀死刘稹投诚,此次胜利提高了唐中央朝廷的权威,增强了对地方藩镇的控制力。
3、打击佛教势力。
李炎在位期间发起灭佛运动,从会昌元年开始限制佛门,拆毁天下小寺等,令僧尼还俗,没收其财产,限制僧侣人数,不允许私自剃度,到会昌五年大规模拆毁寺院,将铜铁等用于铸钱和打造农具,扩大了中央政府的税源和兵力,但此举对佛教文化造成了巨大冲击。
4、军事与边疆稳定。
开成五年回鹘内乱,乌介可汗取而代之,原可汗兄弟嗢没斯及宰相赤心等向唐朝请求内附,李炎救济回鹘,同时加强防御。
会昌二年,乌介令嗢没斯投降振武军,李炎赐其宝物并表彰。
后来乌介可汗侵逼振武城,河东节度使刘沔突袭夺回公主,唐军乘胜追击,使回鹘更加凋敝散乱,为唐朝北部边境带来了三十多年的安宁。
三、个人喜好及影响。
李炎崇信道教,服用方士所炼金丹,性格急躁,疾久未平,最终因服用丹药驾崩,年仅三十三岁。
其沉迷丹药不仅损害了自身健康,也影响了唐朝的政治走向,随着他的去世,唐朝中兴戛然而止。”
听到唐朝中兴被一颗丹药戛然而止,李世民一阵心痛,拖着李炎进入小黑屋暴打了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