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结束,玟雨正准备起身离开,肖军长却叫住了他。玟雨一脸好奇,问道:“怎么啦?”
肖军长说道:“你出任务前交给军部的那首曲子,现在己经排练好了。我想着,择日不如撞日,今天就把实验做了,看看效果究竟如何。这样婚礼现场也能一次性到位,让大家一同感受音乐的魅力,接受音乐的洗礼。”
玟雨双眼笑得弯弯的,点头道:“好啊,这样也方便我,以后不用再来一趟。而且大家能很快知晓效果。要是真如我们设想的那样,这曲子能让普通人起到安抚战士们暴躁值的作用,那就能大大减轻我们对向导的需求,也能让他们少些工作量。”
玟雨思索片刻,建议道:“先把暴躁值最低的战士叫过来,最好是轻度暴躁值的,按照早、中、晚不同时段各选5人,分两批试验。先让普通人演奏,再让向导演奏,对比看看哪种效果更好。要是普通人演奏能达到我们预期,就不用总麻烦向导们去演奏和安抚了。”
很快,人员集合完毕,实验正式开始。
礼堂中,嘹亮的童音盘旋回荡。一曲终了,战士们自觉查看自己的暴躁值。结果令人欣喜,早期的战士暴躁值基本都下降接近零,中期的下降了1到5点,晚期的也下降了0.1 - 0.5点。
等向导们演奏完毕,效果虽稍好一些,但总体大同小异。不过,这样的结果己然令人满意。
玟雨看着实验效果,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个词——“啸营”。
在古代军事语境里,“啸营”是一种极其严重扰乱军心的行为。在军营这一特殊环境中,有些人会因战后心理阴影发出类似狮吼的声音。这种行为,可能是个别人为达成某种目的故意为之,也可能是因恐慌、不满等情绪引发的混乱现象。
军营,是纪律与秩序的象征,士兵们需时刻保持警惕与稳定。而“啸营”发出的异常声响,如同平静湖面投入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使士兵们产生恐慌与不安,破坏军队的稳定与士气。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士兵无法正常执行任务,极端情况下,一个营的士兵可能会相互厮杀,有时杀红了眼,死伤更是惨重。
正是由于“啸营”的严重性,古代军法对“啸营者”的处罚极为严厉。以唐代为例,《唐律疏议·擅兴律》规定:“诸夜禁宫殿门闭后,辄开门者,绞。其宫城门闭后,而有行者,皆为犯夜。故纵者,各减一等。即持仗者,虽非阑入,亦以阑入论。若于营门越垣墙而入者,绞。”虽未首接提及“啸营”,但依据此精神,对于扰乱军营秩序者,必定给予重罚。
在古代战争中,军队的稳定是胜利的关键。士兵们在战场上面对生死考验,心理压力巨大。战争结束后,部分士兵难以从残酷的战争场景中走出,心理阴影如影随形。“啸营”现象便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滋生。
想象一下,夜深人静,军营中本该是一片寂静,士兵们在短暂的休憩中为明日的战斗养精蓄锐。然而,突然一声嘶吼打破了这份宁静,紧接着,更多的声音加入进来,恐慌如同瘟疫一般在军营中蔓延。士兵们从睡梦中惊醒,手持武器,却不知敌人在何处。原本整齐有序的军营瞬间陷入混乱,军心大乱。
回到当下,玟雨等人所做的实验,虽然与古代的“啸营”看似毫无关联,但本质上都是在探索如何维护军队的稳定与秩序。现代社会,虽然战争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但士兵们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高强度的训练、危险的任务,都可能导致他们出现心理问题,暴躁值上升便是表现之一。
而童年这首曲子,能够让战士们回忆起童年,带来很多美好的回忆,缓解士兵们的心理压力,降低暴躁值。从实验结果来看,这首曲子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
音乐无国界,也无时代界限。它能够首击人心,触动灵魂深处最柔软的部分。无论是古代的士兵,还是现代的战士,都能在音乐中找到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