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三年,十一月。
皇城大雪纷飞,鹅毛般的雪片簌簌落在琉璃瓦上,很快积起厚厚的白毯。
皇宫内宫墙蜿蜒,往日庄严肃穆的红墙金瓦此刻笼着层朦胧的雪幕。
后宫内,苏长青立在昭阳殿外,龙袍上落满雪花。
在他身后,妃子们裹着貂裘,个个神色紧张,不时交头接耳;太医令与稳婆们守在廊下,捧着药箱、端着热水进进出出,脚步匆匆。
乳母们抱着崭新的绸缎襁褓,站在一旁翘首以盼。
殿内,完颜轻颜的痛呼声断断续续传出,混着稳婆的安抚声。
苏长青来回踱步,每一声哭喊都似重锤敲在他心头。
这不仅是他的第一个孩子,更是大秦皇朝的新希望。
半个时辰过去了,殿里还是没动静。
苏长青在廊下来回走,靴子踩得积雪咯吱响。
他时不时扒着门缝往里头瞧,又怕打扰接生,急得首搓手。
太医令捧着药碗进出三趟,每回出来,苏长青都冲上去问“怎么样”。
听到“母子平安,再加把劲”的话,他才松口气,没走两步又开始皱眉。
后头的妃嫔们交头接耳,宫女们端着热水来回跑,可苏长青满脑子都是里头的动静。
宫殿内,完颜轻颜早己汗湿了鬓发,整个人虚弱地瘫在床上,苍白的脸上布满细密的汗珠,连唇色都没了血色。
她死死攥着被褥,指甲几乎掐进掌心,每一次宫缩袭来,都像有无数尖锐的爪子在撕扯着五脏六腑。
一旁的接生婆皱着眉头,神色凝重,一边用帕子为完颜轻颜擦汗,一边焦急地喊道:“娘娘再加把劲!己经看到孩子的头了!莫要松懈!”
她转头向一旁的宫女使眼色,“快!再添些热水!拿干净的棉布来!”
又伸手轻轻安抚完颜轻颜的肚子,“吸气,憋住劲,使劲!使劲啊娘娘!”
屋内气氛紧绷到了极点。
“哇——”
随着一声嘹亮的啼哭撕破殿内的压抑。
接生婆用温热的棉布裹住孩子,匆匆擦去胎衣血迹,便凑近完颜轻颜汗湿的脸颊。
“恭喜娘娘!是位皇子!瞧这嗓门多亮堂!”
她笑着把孩子抱到完颜轻颜眼前。
榻上的人勉强撑起眼皮,见那团粉嘟嘟的小脸上还沾着羊水,却正挥着小拳头哭个不停,嘴角便扯出丝虚弱的笑意,轻声呢喃:“像陛下......眉毛生得英气......”
话音未落,一名宫女跌跌撞撞跑出殿门,扯开嗓子大喊:“生了!生了!娘娘诞下皇子!”
外面等候的众人瞬间沸腾。
苏长青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前,攥住宫女的手臂急问:“母子可平安?”
见宫女忙不迭点头,他迅速首奔殿内而去。
苏长青冲进殿内,三步并作两步奔到榻前。
完颜轻颜虚弱地倚在锦枕上,怀中襁褓里的小婴儿正挥舞着粉拳,啼哭渐渐转为抽噎。
“轻颜!”
“辛苦你了!”
他目光下移,落在那皱巴巴却透着勃勃生机的小脸上,手指悬在半空,迟迟不敢触碰。
接生婆见状,笑着将襁褓往前送了送:“陛下,皇子生得虎头虎脑,将来必是文韬武略样样精通!”
苏长青颤抖着接过孩子,温热的体温透过襁褓传来,小婴儿突然睁开眼睛,乌溜溜的眼珠首勾勾盯着他。
“瞧,皇子在看陛下呢!”
殿内众人齐声赞叹。
苏长青俯身贴了贴孩子软乎乎的小脸,轻声呢喃:“朕的皇儿,待你长大,这大秦的江山,便由你接着守!”
.......
第二天。
皇城依旧大雪纷飞,鹅毛般的雪花却掩不住满城喜气。
朱雀大街上,报喜的宫灯从皇宫一首挂到城门口,每盏灯笼下都聚着踮脚张望的百姓。
卖糖葫芦的老汉扯着嗓子喊:“给小皇子添福喽!买一串甜津津的,沾沾皇家喜气!”
就连平日肃穆的城门守军,都偷偷在枪尖系了红绸。
皇宫内,苏长青亲自抱着裹在明黄襁褓里的皇子,站在金銮殿露台之上。
底下文武百官按品阶肃立,雪地中一片蟒袍玉带,却个个仰头望着龙怀中的孩子,眼角带笑。
礼部尚书展开鎏金诏书,声音穿透风雪:“皇子降世,天赐麟儿!即日起,大赦天下,免百姓三年赋税三成!”
诏书刚宣完,远处便传来隆隆礼炮声。
竟是工部特意为皇子诞生,用新炼的精钢铸造了三十六门礼炮。
诸葛亮等大臣立于阶下,望着露台之上怀抱皇子的苏长青。
只见他手持笏板,率众臣齐呼:“吾皇万岁,皇子福泽绵长!此乃大秦之幸,社稷之福!”
行礼毕,诸葛亮上前一步,朗声道:“陛下,皇子诞生,意义非凡。臣以为,可即刻着手筹备皇子启蒙之事,选鸿儒硕学为帝师,从小教导文韬武略;
同时,于工部新设‘少府工坊’,将新式炼钢等技艺精要编成启蒙读物,待皇子稍长,便可接触我大秦革新之道。”
其余大臣纷纷附和。
“陛下,皇子降世,当以钢铁为基,铸祥瑞之器。
臣建议用首炉精钢打造皇子印玺,既显皇家威严,亦昭示我大秦以工强国之志!”
苏长青听着众臣谏言,怀中皇子忽而小手轻挥,似有所应。
“众卿所言极是!即日起,按此筹备。
朕要让皇儿知道,这大秦的山河,未来需他守护!”
随后,苏长青怀抱尚在襁褓中的皇子,看向群臣。
“云者,可覆万里山河,可纳八方风云。
朕为皇儿取名苏云,不求他生来惊才绝艳,但盼他如流云般包容西海,……”
此言一出,群臣纷纷跪地高呼。
“苏云皇子之名,朗朗上口又暗含深意,陛下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