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别演了,你这刘备坏得很!
三国:别演了,你这刘备坏得很!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别演了,你这刘备坏得很! > 第94章 大结局

第94章 大结局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别演了,你这刘备坏得很!
作者:
马卜停蹄子
本章字数:
6424
更新时间:
2025-07-08

那场鸿门宴之后,黄权便称病在家,闭门谢客。

他像一只斗败的公鸡,躲在自己的角落里,舔舐着精神上的伤口。他想辞官归隐,从此不问世事,但刘备既没有批准,也没有派人来催促,就那么不闻不问地晾着他。

这种无声的压力,比任何形式的逼迫都更让人煎熬。

而此时的成都,正在刘备雷厉风行的手段下,焕发出全新的生机。

第一件事,就是人事任命。

刘备并没有像张松、法正期望的那样,将益州大权完全交给他们这些“功臣”。

他任命诸葛亮为军师将军,署理左将军府事。这意味着,诸葛亮成了益州的“总管家”,掌握了最高的行政权。

任命法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看似升官,实则被限制在了成都一地,远离了权力核心。

任命张松为别驾从事。这更是个有名无实的虚职,让他继续干着迎来送往的杂活。

至于原刘璋麾下的那些旧臣,只要没有劣迹,基本都保留了原职。

这一手,玩得极其高明。

(刘备内心OS:分蛋糕的艺术,在于平衡。诸葛亮是我的核心,必须总揽大局。法正有才,但心胸狭隘,睚眦必报,把他放在蜀郡太守的位置上,既能发挥他的治理才能,又能让他远离中枢,免得他给我惹事。至于张松,哼,一个卖主求荣的投机分子,给他个虚名,让他继续当我的喉舌和传声筒,就是他最大的价值了。我要让所有益州人都看到,我刘备用人,不看亲疏,只看德才。我连黄权那样的反对派都容得下,你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张松在得到任命后,在家里摔了三个最心爱的酒杯。他原以为自己会是益州的二号人物,结果只得了个不痛不痒的别驾,巨大的心理落差让他憋屈得差点吐血。

法正倒是很快就接受了现实,他比张松看得更透彻。他知道,刘备这种雄主,绝不可能让一个“降臣”爬到自己头顶。能当上蜀郡太守,己经是不错的结果了。他只是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做出成绩,让刘备看到自己的价值。

而那些被“晾”在一边的原刘璋旧臣,则彻底放下了心。他们发现新主公似乎并不打算清算他们,只要安分守己,就能保住荣华富贵。一时间,整个益州官场,迅速地安定了下来。

做完了人事布局,刘备紧接着做了第二件事:改革。

他以法正为首,参考秦汉旧律,结合益州实际情况,重新修订法典。严惩贪官污吏,简化税收制度,鼓励农桑,兴修水利。

同时,他派赵云整顿军纪,淘汰老弱,招募青壮,以荆州军为模板,训练益州新军。

一套组合拳下来,短短一两个月,整个益州的面貌便焕然一新,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刘备的声望,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黄权将要被历史遗忘的时候,刘备终于动了。

他没有派官员去传召,而是备了一份薄礼,亲自登门,探望“生病”的黄权。

黄府之内,黄权听闻刘备亲至,面色数变。他知道,躲是躲不过去了,最终只能硬着头皮,穿着一身素衣,来到前厅。

“罪臣黄权,不知主公驾到,有失远迎,万望恕罪。”他躬身下拜,姿态放得很低。

刘备连忙上前将他扶起,脸上挂着关切的笑容:“公衡先生这是说的哪里话。听闻先生身体不适,备心中担忧,特来探望。来人,把我给先生准备的薄礼拿上来。”

下人呈上一个食盒,打开一看,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几样清淡爽口的小菜,和一罐上好的人参。

“先生忧思过甚,有伤脾胃。这些薄礼,不成敬意,还望先生好生调养身体。”刘备的语气,就像一个探望老友的晚辈,亲切自然,不带一丝主公的架子。

黄权心中五味杂陈。他宁愿刘备对他拍桌子瞪眼,也不愿面对这温水煮青蛙般的“仁德”。他沉默片刻,终于开口:“主公有话,不妨首说。权,戴罪之身,无所不从。”

刘备笑了笑,示意他坐下。

“公衡先生,我知道,你心中有结。”刘备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这个结,备解不了,只能靠你自己。备今日来,不为别的,只为请先生出山,为益州百姓,做一件大事。”

黄权一愣:“大事?”

“不错。”刘备的表情严肃起来,“如今益州初定,但南中之地,各部夷帅,蠢蠢欲动。他们不服王化,时常侵扰边境,劫掠百姓。若派大军征讨,必将糜费钱粮,徒增伤亡,非我所愿。我思来想去,整个益州,能担此重任者,非先生莫属。”

黄权的心猛地一跳。南中?那可是个鸟不拉屎的蛮荒之地,瘴气遍地,民风彪悍,历来是益州的顽疾。派他去南中,这跟流放有什么区别?

他刚想开口拒绝,刘备却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抢先说道:“我知道,南中艰苦,任务繁重。所以,我才想把它交给先生。”

刘备站起身,走到黄权面前,一字一句地说道:“因为,我不相信别人,我只相信先生的忠义和风骨!我不希望南中血流成河,我希望有一个人,能像当年的朱穆一样,以德化人,单车入南,安抚各部,让他们真正归心。这个人,必须有大智慧,大毅力,更要有对这片土地最深沉的热爱和责任。放眼整个益州,除了公衡先生,还有谁能做到?”

“我将益州兵马的调动权,赋税的征收权,官员的任免权,只要是南中事务,全部交由先生一人决断!我,在成都,只等先生的捷报。”

“备,以整个益州的安危,托付于先生。先生,可愿为备,为这益州万民,走这一趟?”

刘备的眼睛,灼灼地盯着黄权。

那眼神里,没有一丝一毫的怀疑,只有百分之百的信任,和不容置疑的托付。

黄权彻底呆住了。

他设想过无数种可能,刘备可能会羞辱他,可能会架空他,可能会把他投闲置散。他唯独没有想到,刘备会用这种方式。

这不是流放,这是托孤!

这是将整个益州最棘手、也最重要的一个担子,完完整整地交到了他的手上。并赋予了他前所未有的权力。

这是一种阳谋,一种让他无法拒绝的阴谋。

他若拒绝,就是辜负了刘备的“信任”,也等于承认了自己没有能力解决南中问题,承认了自己对益州百姓的安危漠不关心。他之前所标榜的“忠义”、“为民”,将全部成为一个笑话。

他若接受,就等于上了刘备的船。他将远离成都这个政治中心,去为一个他曾经最鄙视的“窃贼”,干最苦最累的活。

刘备这是给了他一副名为“信任”的枷锁,让他自己,心甘情愿地戴上。

良久,大厅内响起一声长长的,仿佛耗尽了所有力气的叹息。

黄权缓缓站起身,对着刘备,深深地,深深地鞠了一躬。这一次,是心悦诚服。

“主公知遇之恩,权,万死不辞。”

(刘备内心OS:成了!黄权这头最倔的猛虎,终于被我关进了南中这个笼子。给他权力,给他信任,让他去做他最擅长也最认同的事情。这样的人才,放在身边当反对派太浪费了,让他去边疆发光发热,替我守好大后方,才是物尽其用。而且,他只要在南中做出成绩,就等于是在为我刘备的政权添砖加瓦。到时候,他的功劳越大,就和我捆绑得越深。这买卖,划算!)

送走了心满意足的刘备,黄权独自一人站在庭院中,看着天边的浮云,神情复杂。

他知道,自己这辈子,恐怕都再也无法与那个男人为敌了。不是因为畏惧他的武力,而是折服于他那神鬼莫测的手段,和那份让人无法拒绝的“信任”。

而此刻的刘备,己经回到了府衙。庞统正在等他。

“主公这一手‘托孤南中’,真是绝了。黄权这辈子,怕是都要对主公感恩戴德,死心塌地了。”庞统抚掌赞叹。

刘备摇了摇头,目光望向了北方的天空,那里,是汉中的方向。

“益州己定,但根基未稳。下一步,就是汉中。得了汉中,进可攻,退可守,我大汉基业,才算真正稳固。”

他的眼中,燃烧着熊熊的野心。

“士元,曹操那边,可有动静?”

庞统的神色也严肃起来:“细作来报,曹操在邺城大兴土木,修建铜雀台。但据我分析,这只是麻痹天下的障眼法。他真正的目标,一定是趁我们立足未稳,抢先进攻汉中。张鲁,挡不住他的。”

刘备冷笑一声:“他想抢,也得看我同不同意。传令下去,三军休整,操演兵马。翼德,子龙,你们的刀枪,也该擦亮了。”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地按在了“汉中”两个字上。

(刘备内心OS:曹老板,你修你的铜雀台,我取我的汉中地。游戏,才刚刚进入第二阶段。我的剧本,早就给你准备好了。就让我们看看,是你曹孟德的百万大军厉害,还是我刘玄德的因果律剧本,更胜一筹!)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