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淮提出的要求就是——她要与文君义结金兰。
文君讶然,随即失笑,“这算什么要求?”
“就算今没有答应我,我原本就很喜欢小鹤你这样可爱的女孩儿,能与你结拜,文君荣幸之至。”
白鹤淮只捕捉到一个重点,“所以姐姐是答应了!”
文君欣然点头。
于是白鹤淮立时就兴冲冲地要拉着她当场结拜,江湖儿女不拘小节,也不需要设案焚香,只需对天地起誓就好。
文君也觉得好,但在这之前先抬眼看向了房顶温声道,“先生既听了全程,不如下来与我们做个见证可好?”
她话音刚落,房顶上就传来一道中年人的朗笑之声,“不愧是十三岁登上冠绝榜三甲的天才,果然瞒不过你。”
下一瞬,一个白袍儒生打扮的中年人出现在了庭院之中,相貌清正,神情温和,给人一种没来由的好感。
他手里握着一卷书,身上没有一点江湖人的锐气,完全不像是会武功的样子,只像个斯斯文文的读书人。
文君神情平静,并不意外,倒是白鹤淮很是惊异。
“你是谁?”
“山前书院现任院监,陈儒。”
回答白鹤淮的是文君,在她一语道破身份后,来人却忽然端端正正地低头、拱手、躬身,向文君行了一个揖礼。
“陈儒参见殿下。”
文君淡淡道,“这里没有什么太子妃殿下。”
陈儒重新首起身,脸上笑容依旧,“在下拜的可不是北离的太子妃,是凤皇,是在下心中对殿下的敬意。”
陈儒是山前书院的院监,也是大逍遥境的绝顶高手,只是山前书院隐居世外,他亦不在朝在野,自然不列入金榜。
高手之间距离近了,互有感应。
陈儒在昨夜文君入钱塘城就察觉到了她的到来,只是不知是谁,今日便来看看,不想就听到了她与白鹤淮的谈话。
他没有恶意,因此文君察觉到他后也未急着点破。
陈儒是很乐意当这个见证人的,他知道他将见证的也不止是两个少女的义结金兰,更是一段注定名留青史的佳话。
现在是正午日光最盛之时。
文君与白鹤淮己走到了她们走的那条漫长的回廊尽头,她们一起携手走了出去,一同沐浴在耀耀日光之下。
“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xiu)如兰。”
两个少女相对而立,互行八拜之礼。
“姐姐。”
“妹妹。”
文君与白鹤淮礼成之后执手相望,相视一笑,站在一侧见证的陈儒却心下叹息着将眼眸垂下,不敢再去看。
因为文君结拜行礼之前己将面纱摘下。
即便是人至中年,向来自认一心只有圣贤书的陈儒也不得不承认那一瞬间竟才知书中所谓‘色授魂与’为何意。
陈儒转身离开,身影落在屋顶上时留下了一句话。
“殿下要做的事实乃大功德一件,但要做好,所需人力物力必定不少,若有驱使,山前书院义不容辞。”
文君抬眸望向他微微一笑,“山前书院若肯相助自是再好不过,但书院不是向来隐居世外吗?”
她想问的是山前书院想从她这里得到什么。
陈儒背对着她,闻言轻轻笑道,“只为殿下一人。因世上有殿下这般人物,不出世的书院也忍不住要出世了。”
说完,他的身影便消失在了春日之中。
文君眸底却不禁闪过一丝沉思之色,陈儒话说的好听,却叫她很难不想到一个人。
——国师齐天尘。
齐天尘曾说她的命格特异,因此需要与北离国运相连遮掩天机,但显然这位山前书院的院监也知道些什么。
“姐姐,山前书院是什么地方?”
白鹤淮疑惑的询问打断了文君的思绪,她不再想这些玄之又玄、虚无缥缈的事,将目光投向眼前真切的现实。
“山前书院人称‘山前无路,一步登天’,可是不逊色于天启城中稷下学堂的地方。”
“不过他们向来隐世而居,少有人知,其实山前书院就在钱塘城外的十里琅珰……”
当夜刚刚义结金兰的两个少女同榻而眠,秉烛夜谈,从白天到黑夜她们探讨的内容都是如何编写出这本药书来。
要写出这样一本普适性极强的药书是很不容易的,即便有白鹤淮这位出身药王谷的神医,该做的前期准备也一点不少。
比如需要有大量的医书典籍供白鹤淮翻阅参考,毕竟虽是针对常见的病例,但她需要创新出最简单却有效的药方。
再比如需要有各地的各种常见病的病例,针对病例曾有过的行之有效的大量、长期的经典验方与脉案。
以及各地田间地头拥有的药材生长情况,最后新的药方出来后还需要用到病人身上验证是否行之有效……
千头万绪的事,白鹤淮真是想想就觉得麻烦头大。
可是这些事从文君口中温柔细语地道出后,一件件事都变得有条有理,井然有序,每一件她都己有解决的方法。
床帐之中,烛光若霞。
文君穿着雪白的寝衣,青丝松散半挽,不施脂粉的面庞素净,眉眼间的神情温柔而沉静,微微含笑侃侃而谈。
凝眸比烛光还要璀璨,绝世容光明艳不可逼视。
好耀眼,好温暖。
在她的话语和眼神中,白鹤淮总像能听到、看到一个更为美好的世界,就像她这个人给自己的感觉那样纯粹美好。
作话PS:
目前这段剧情会比较慢一点,确实没办法简略带过,因为要开始铺垫女主的事业了。
我查原著,《暗河传》里钱塘城有个学宫,没说具体名字,然后《少白》里有个山前书院,同样就几句话。
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个,不是的话就当我私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