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椅上的囚徒:建文帝的靖难悲歌
龙椅上的囚徒:建文帝的靖难悲歌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龙椅上的囚徒:建文帝的靖难悲歌 > 第7章 天涯孤僧

第7章 天涯孤僧

加入书架
书名:
龙椅上的囚徒:建文帝的靖难悲歌
作者:
夫差
本章字数:
4392
更新时间:
2025-07-08

永乐三年春,云南大理。

苍山洱海之间,一座名为无为寺的古老庙宇静静矗立在半山腰。寺内古木参天,梵音袅袅,与世隔绝得仿佛另一个世界。

一位身着朴素袈裟的中年僧人正在藏经阁中整理佛典。他面容清瘦,眉宇间依稀可见昔日的贵气,但眼神却平静如水,再无当年的锋芒。

"大师。"一个小沙弥在门外轻声唤道,"方丈请您去禅房一叙。"

僧人点点头,将手中的经卷放回书架,缓步走出藏经阁。穿过几重院落,他来到方丈室前,轻轻叩门。

"进来。"里面传出一个苍老却有力的声音。

僧人推门而入,看到无为寺方丈普照禅师正与一位身着华服的中年男子对坐饮茶。那男子约莫西十出头,面容刚毅,腰间佩剑,一看就是行伍出身。

僧人看到此人,身体微微一僵,但很快恢复如常,合十行礼:"方丈唤贫僧有何吩咐?"

普照禅师微笑示意:"应文,这位是黔国公沐晟沐大人。沐大人久闻你佛法精深,特来请教。"

沐晟锐利的目光在僧人脸上停留片刻,突然开口道:"大师看着面善,不知俗家何处?"

僧人——曾经的建文帝朱允炆,如今的法号应文——平静地回答:"贫僧俗姓程,江西人士,自幼出家,云游西方,去年才到无为寺挂单。"

沐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程...倒是巧。我一位故人也姓程。"

禅房内的气氛突然变得微妙起来。普照禅师轻咳一声:"沐大人此次前来,除了礼佛,还有一事相商。朝廷下旨,命云南各府州县清查僧道度牒,以防有奸人混迹佛门..."

应文的手指在袖中微微颤抖,但面上依然平静:"朝廷明鉴,确该如此。"

沐晟从怀中取出一份度牒,放在桌上:"这是我为大师准备的新度牒,从今以后,大师就是官方认可的僧人了。"

应文惊讶地抬头,正对上沐晟意味深长的目光。他突然明白了什么——沐晟认出了他,却选择保护他。

"多谢沐大人。"应文深深一揖。

沐晟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洱海:"这云南虽地处边陲,却山清水秀,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大师既然来了,不妨多住些时日。"

应文合十:"贫僧正有此意。"

沐晟转身,突然压低声音:"陛下...不,燕王己经派了三批锦衣卫来云南查访。大师务必小心。"

应文苦笑:"我己经是个死人了,他为何还如此执着?"

"因为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沐晟叹了口气,"大师放心,只要在云南境内,沐某定当护你周全。"

应文摇摇头:"沐公不必如此。若真有那一天,我自会了断,绝不连累他人。"

沐晟还想说什么,普照禅师却开口道:"天色不早,沐大人该启程回府了。应文,你送送沐大人。"

送走沐晟后,应文独自站在寺前的古松下,望着山下蜿蜒的驿道。六年前,他还是九五之尊,坐拥万里江山;如今,却成了个隐姓埋名的游方僧,连真实姓名都不敢示人。

"应文师兄。"一个小沙弥跑来,"有位从南京来的师父求见,说是您的故人。"

应文心头一紧:"可说了姓名?"

"说是姓周,单名一个恕字。"

应文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快请!"

不多时,一个风尘仆仆的中年僧人被带了进来。虽然穿着袈裟,但那走路姿势和面容,分明是当年朱允炆的心腹太监周恕!

"周..."应文刚要开口,周恕就使了个眼色。应文会意,改口道,"周师兄别来无恙?"

周恕合十行礼:"托佛祖庇佑,一路平安。应文师兄,多年不见,你清减了许多。"

两人来到应文的禅房,关上门后,周恕立刻跪倒在地,泪流满面:"陛下!奴婢总算找到您了!"

应文连忙扶起他:"快起来,这里没有陛下,只有僧人应文。"他打量着周恕,"你怎么找到这里的?"

周恕擦干眼泪:"奴婢当年按陛下吩咐,带着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逃出南京,在福建隐居了两年。后来听说云南有无为寺收留了一位南京来的高僧,就猜测可能是陛下..."

"皇后和奎儿可好?"应文急切地打断他。

周恕点点头:"娘娘和太子殿下一切安好,只是日夜思念陛下。太子殿下如今己九岁,聪慧过人,娘娘亲自教他读书..."

应文的眼眶了:"那就好...那就好..."

"陛下..."周恕犹豫了一下,"奴婢这次来,除了探望陛下,还带来了一个消息。燕王...不,现在该叫永乐皇帝了,他派郑和率领庞大船队下西洋,名义上是宣扬国威,实则..."

"实则是在寻找我的下落?"应文苦笑。

周恕摇头:"不仅如此。有传言说,郑和的船队还肩负着寻找建文帝旧部的任务,特别是...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

应文脸色大变:"燕王知道他们没死?"

"不确定。但锦衣卫无孔不入,福建那边己经不太安全了。娘娘让奴婢请示陛下,接下来该怎么办?"

应文沉思良久,突然说道:"让他们来云南。"

"可是..."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应文解释道,"燕王的人马在云南搜寻无果,应该不会想到我们敢藏在这里。况且有沐晟暗中保护,比在福建更安全。"

周恕恍然大悟:"陛下圣明!奴婢这就返回福建,护送娘娘和太子殿下来云南。"

应文握住周恕的手:"一路小心。记住,从现在起,世上再无建文帝朱允炆,只有僧人应文。"

周恕含泪点头:"奴婢明白。"

送走周恕后,应文回到藏经阁,从一本《金刚经》的夹层中取出一幅小小的画像。那是他登基那年,宫廷画师为他绘制的肖像。画中的年轻人头戴冠冕,意气风发,与现在这个沧桑的僧人判若两人。

应文将画像放在烛火上,看着它慢慢化为灰烬。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他轻声念诵着佛经,眼中的泪光在烛火映照下闪烁如星。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