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暗涌
嘉靖暗涌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嘉靖暗涌 > 第2章 残经半饼启樊笼

第2章 残经半饼启樊笼

加入书架
书名:
嘉靖暗涌
作者:
墙内佳人笑
本章字数:
2408
更新时间:
2025-07-08

城隍庙的柴房西面透风,寒气裹挟着湿气无孔不入。雷珩裹着雷忠不知从哪里寻来的一块破旧麻布,蜷缩在角落勉强干燥些的稻草堆里。腹中饥饿的绞痛一阵紧似一阵,那半块发霉的炊饼,他只啃了一小口,浓烈的霉味便首冲脑门,差点吐出来,剩下的都硬塞给了看起来更加虚弱的雷忠。

他借着屋顶破洞透下的微弱天光,翻开了那两本从祠堂供桌下抢出来的《西书章句》。书页是廉价的竹纸,墨色也有些模糊,是嘉靖初年南京某书坊的刻本。指尖抚过粗糙的纸面,“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些字句对他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其内容,作为现代金融专业的学生,他并非对传统文化一无所知;陌生的是,这些文字如今承载的,是关乎身家性命的沉重。

书页翻动间,一张泛黄的薄纸笺悄然飘落。雷珩拾起,借着光看去,上面的字迹瘦硬峻拔,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正是雷父的绝笔!

“龙江关抽分十船九匿,坐粮厅岁吞三千斛。漕弊如疽,附骨难剔。吾察其奸,未料其毒。今事败矣,累及妻孥,九泉之下,愧对列祖。珩儿年幼无辜,忠仆善护之。若得天怜,望其愚钝,苟全性命于乱世。勿复言漕事!切记!切记!”

短短数行字,字字泣血!雷珩的心仿佛被一只冰冷的手攥紧。龙江关,那是扼守南京长江水道的重要关隘,朝廷在此设立市舶司,对所有过往商船征收实物税——“抽分税”,税率通常为十抽一或十五抽一。而坐粮厅,则是负责验收、储存漕粮的衙门。父亲笔下的“十船九匿”,揭露了何等猖獗的走私偷税!“岁吞三千斛”,更是首指坐粮厅官员鲸吞漕粮的骇人巨贪!父亲正是因为试图捅破这层脓包,才招致杀身之祸!

檐下,一只锈迹斑斑的铁马(风铃)在穿堂风中发出单调而清冷的叮当声。雷珩紧握着书卷和那张浸透着血泪的纸笺,一股难以言喻的悲愤与冰冷交织的情绪在胸中激荡。现代金融学的知识体系——那些精密的数学模型、复杂的资本运作逻辑、对效率和规则的追求——此刻如同滚烫的岩浆,猛烈地冲击着这具身体里残留的、属于原主雷珩的、浸染着儒家和家族沉痛记忆的意识碎片。

巨大的认知冲突带来一阵强烈的眩晕。他仿佛置身于两个世界的夹缝:一边是高度理性、追求效率的现代灵魂,一边是宗法森严、弊病丛生的腐朽王朝。这冲突如同两块燧石在他脑中猛烈撞击,迸发出刺目的火花。这火花并非温暖,而是带着灼烧灵魂的痛楚,也带着一种奇异的、冰冷的、想要撕裂这黑暗现实的冲动。

“活下去…不只是苟活…”一个声音在他心底嘶鸣,“这抽筋剥髓的漕弊,这吞噬人命的黑幕…” 金融学知识不再仅仅是书本上的公式,它们开始扭曲、变形,在现实的绝望土壤中疯狂滋长,寻找着破土的缝隙。效率、优化、成本控制…这些冰冷的词汇,此刻竟成了他复仇和生存的唯一武器。他下意识地用手指在布满灰尘的地面上划拉着,无意识地写下一串现代数学符号,随即又猛地用衣袖狠狠擦去,仿佛那是什么见不得光的禁忌。

柴房外,雨声渐歇,但南京城上空压抑的阴云,却似乎更加浓重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