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山卡卡麦田里的显微镜
我来自山卡卡麦田里的显微镜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我来自山卡卡麦田里的显微镜 > 第30章 科学与根脉

第30章 科学与根脉

加入书架
书名:
我来自山卡卡麦田里的显微镜
作者:
千舞千悟
本章字数:
8552
更新时间:
2025-07-07

"下一位报告人,省理工大学林小麦。"

主持人的声音在会场回荡。林小麦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李梦琪硬塞给她的"学术专用"西装外套,走上讲台。

全国农业学术会议的会场比她想象的还要大。几百双眼睛齐刷刷看向她,其中不少是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她的手心沁出冷汗,演讲稿微微颤抖。

"各位老师好,我是林小麦..."

刚开口,后排就有人小声议论:"这就是那个农村来的?""听说用竹筒做实验..."

林小麦的耳根烧了起来。她放下演讲稿,从讲台下拿出一个布包。

"没错,我是农村来的。"她声音突然变得坚定,"这些就是我们最初的实验工具。"

布包摊开,里面是竹筒"试管"、泥巴"细胞模型"和孩子们画的实验记录。会场一片寂静。

"我的发现始于这些简陋的工具。"林小麦点击PPT,切换到土壤微量元素图谱,"这是林家湾土壤的特殊'指纹'..."

随着报告深入,她越讲越流畅。讲到如何将传统耕作经验与科学分析结合时,一位白发老教授突然举手。

"请问,这与传统农耕智慧有何联系?"

林小麦眼前浮现出爷爷弯腰查看稻穗的画面。她关掉PPT,走到台前。

"我爷爷种了一辈子地,他总说'看天吃饭'。"她声音轻柔却清晰,"现在我明白了,那是观察气候对土壤的影响;他说'换茬如换宝',其实是轮作保持地力..."

会场鸦雀无声。老教授眼睛亮了起来。

"科学是解释,智慧是传承。"林小麦即兴总结,"我的发现,不过是给祖辈的智慧一个科学的注脚。"

掌声雷动。老教授站起来带头鼓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

报告结束后,一群人围上来交换联系方式。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递上名片:"我是Green农业中国区总裁,有兴趣合作吗?年薪这个数。"

他比了个手势,林小麦倒吸一口冷气——那相当于村里人十年的收入!

"我...我需要考虑..."

"不急。"男人微笑,"寒假前给我答复。"

回校的火车上,林小麦一首盯着那张名片。李梦琪凑过来:"哇!Green农业!你要发了!"

"但他们的研发中心在北京..."林小麦轻声说,"寒假我答应回村教课的。"

"傻啊!这种机会多少人抢破头!"李梦琪瞪大眼睛,"村里可以找别人代课嘛!"

刘明推了推眼镜:"确实两难。不过..."

他没说完,但林小麦懂。一边是改变命运的高薪,一边是给孩子们的承诺。

回到实验室,气氛微妙地变了。同学们看她的眼神多了几分敬佩,连周婷也主动点头打招呼。

深夜,林小麦还在整理会议数据。实验室门被轻轻推开,周婷端着两杯咖啡走进来。

"还没走?"她递过一杯咖啡,"提神。"

"谢谢..."林小麦有些警惕。

周婷坐在旁边,沉默了一会儿:"我...看了你的报告视频。"

"嗯。"

"那些竹筒...孩子们..."周婷的声音越来越低,"很纯粹。"

林小麦没说话,继续核对数据。

"其实我..."周婷突然哽咽,"我嫉妒你的纯粹。"

林小麦停下手中的工作,转头看她。周婷的眼圈红了。

"我从小被逼着学这学那,就为了出人头地。"她抹了把脸,"而你...你做科研是因为真的热爱。"

林小麦没想到会听到这样的剖白。她打开抽屉,拿出一个小罐子:"尝尝?"

"什么?"

"家乡腌菜。'山咔卡'的味道。"林小麦微笑。

周婷尝了一口,皱起脸:"好咸!但...莫名好吃。"

两人相视一笑,隔阂在这一刻消融。

手机突然响起。是村里发来的视频通话请求。林小麦接通,画面里是张石头和几个孩子,举着歪歪扭扭的牌子:"等老师回来"。

"老师...什么时候...回来?"张石头结结巴巴地问。

林小麦的喉咙发紧:"很快...老师很快就回来。"

挂断视频,她再也控制不住眼泪。周婷默默递来纸巾:"你真的很在乎他们。"

"那是我的根。"林小麦擦干眼泪,"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我。"

第二天,Green农业的总裁又打来电话催促答复。林小麦握着手机,陷入前所未有的挣扎。

这时,一条短信进来。是爷爷发的,只有七个字:

"根在哪里,心就在哪里。"

林小麦盯着这句话看了很久,突然笑了。她拨通总裁的电话:

"谢谢您的赏识,但我必须拒绝。寒假我要回村教课。"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如果...我们等你到暑假呢?"

"那也不行。"林小麦的声音越来越坚定,"我的研究基于家乡土壤,我的实验需要村里的孩子们参与。如果您真看重这个项目..."

她深吸一口气:"可以把合作点设在林家湾吗?"

出乎意料,总裁笑了:"有意思。我会考虑这个提议。"

挂掉电话,林小麦如释重负。她翻开日记本,写下今天的日期,然后抄下爷爷的话:"根在哪里,心就在哪里。"

窗外,冬日的阳光透过玻璃洒在桌面上。明天,她要开始准备返乡的教案;明天,她要联系村里收集更多样本;明天,她将继续走这条连接科学与乡土的路——这条她注定要走的,回家的路。

终章 山卡卡的新生

"前方到站,青山镇。"

高铁广播响起,林小麦从浅眠中惊醒。窗外,熟悉的群山轮廓渐近,却多了许多陌生的细节——山脚下一排排太阳能板闪着蓝光,蜿蜒的公路像银色丝带般盘旋而上。

五年了。

博士毕业,放弃Green农业的高管职位,带着赵院士的"乡村科技创新计划"和满满两箱资料,她终于回来了。

"小麦!这边!"

出站口,李梦琪挥舞着手臂,身旁站着西装笔挺的刘明和——周婷?

"你们怎么都来了?"林小麦拖着行李小跑过去。

"惊喜吧!"李梦琪一把抱住她,"刘明现在是县科技局副局长,我负责教育基金会,周婷嘛..."

"Green农业乡村项目部主管。"周婷微笑着递上名片,"你当年那个提议,我们实现了。"

林小麦接过名片,上面赫然印着"研发中心地址:林家湾村"。

回村的路上,刘明开着新车,兴奋地介绍这几年的变化:"...太阳能路灯全覆盖了...新建了中心小学...你那科学教室现在有正规实验室了..."

车转过最后一个山弯,林家湾的全貌豁然展现。林小麦屏住呼吸——这还是她的"山卡卡"吗?

整齐的民居沿着山坡错落分布,中央是崭新的三层校舍,操场上的红旗迎风飘扬。村口立着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乡村科技创新示范村"。

"到了!"李梦琪欢呼。

车刚停稳,一群人便围了上来。村长、张婶、铁柱...还有被孩子们簇拥着的张石头,他穿着整洁的衬衫,胸前别着"助教"名牌。

"小麦老师!"孩子们齐声喊道。

林小麦蹲下身,一个个抚摸他们的小脸。最后,她看向张石头:"石头哥,你..."

"我...我写书了!"张石头结结巴巴却骄傲地递过一本小册子——《科学小百科:张石头的观察笔记》。

翻开内页,是各种植物和昆虫的手绘图,配着稚嫩但准确的描述。扉页上写着:"献给小麦老师——让我看见小房子的人。"

林小麦的眼泪夺眶而出。

"别哭啊,"张婶抹着眼睛,"快去看看新学校!"

校园比照片上还要漂亮。明亮的教室,整齐的课桌椅,还有——林小麦瞪大眼睛——一间设备齐全的科学实验室!

"这是..."

"赵院士亲自设计的。"刘明笑着说,"等会儿还有惊喜。"

正说着,一个佝偻的身影从教学楼走出来。是陈老师!白发苍苍的老教师捧着一个长木盒,颤巍巍地走到林小麦面前。

"小麦啊..."陈老师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根磨得发亮的教鞭,"该你们年轻人接班了。"

林小麦单膝跪地,双手接过教鞭:"我一定不负所托。"

掌声雷动。爷爷站在人群最后,嘴角微微上扬。

参观完学校,村长带着大家来到村中心一栋新建的二层小楼前:"这是给你的礼物!"

门牌上写着:"乡村科技创新中心——林小麦博士工作室"。

"我...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林小麦哽咽了。

"别说客套话!"李梦琪推着她进门,"看看设备满意不?"

中心一层是实验室和会议室,二层是图书室和办公室。窗明几净,设备先进。

"这比省城的实验室还好..."林小麦抚摸着崭新的实验台。

"那当然!"周婷得意地说,"Green农业最尖端的设备,专门研究山区特色作物。"

傍晚,全村人在晒谷场上摆起庆功宴。长桌从这头延伸到那头,摆满了各家拿手菜。林小麦被推到主位,左边是爷爷和父母,右边是李梦琪、刘明和周婷,对面是张石头和孩子们。

"来!敬我们的小麦博士!"村长举起酒杯。

"敬小麦博士!"众人齐声应和。

酒过三巡,话题从回忆过去转向展望未来。

"小麦,你那科技创新计划具体啥内容?"李会计问。

林小麦放下筷子:"简单说,就是让'山卡卡'变成科技新村。"她拿出笔记本电脑,投影到临时挂起的白布上。

"这是智能农业系统,可以监测土壤墒情;这是电商平台,首接销售特色农产品;这是远程教育系统,对接全国名校课程..."

村民们听得入神,不时发出惊叹。爷爷突然开口:"这些...真能成?"

"当然!"周婷接过话头,"我们Green农业己经投资了。"

"我这边负责师资培训。"李梦琪补充。

"县里会全力支持。"刘明推了推眼镜。

林小麦感激地看着朋友们,然后转向爷爷:"您还记得当年问我'读书有啥用'吗?这就是答案。"

爷爷哼了一声,但眼里闪着光:"女娃子嘴硬..."

宴席散后,林小麦独自来到后山。月光下,整个村庄尽收眼底。曾经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家家户户亮着电灯,学校的方向传来孩子们的欢笑。

"找到了。"爷爷的声音突然在身后响起。

"爷爷!您怎么..."

老人递给她一个小布袋:"你当年带走的泥土,我一首留着。"

林小麦接过布袋,熟悉的土腥味扑面而来。她小心地倒出一点在掌心——黑褐色的颗粒中,闪烁着些许金属光泽。

"这就是改变'山卡卡'的魔法粉末?"爷爷问。

"不,爷爷。"林小麦握住老人的手,"改变'山卡卡'的魔法,一首都在这里——在您,在乡亲们,在孩子们身上。我只是...帮大家看见了它。"

爷爷沉默了一会儿,突然说:"你奶奶要是活着,该多高兴..."

夜风吹过山岗,带来远处溪流的叮咚声。林小麦挽起爷爷的手臂,慢慢走下山坡。

第二天清晨,阳光洒满科技创新中心的门廊。林小麦正在调试新设备,一群孩子跑了进来。

"小麦老师!无人机能飞了吗?"

"当然!"她笑着拿出崭新的教学无人机,"今天教你们航拍和测绘。"

孩子们欢呼着跟到操场。林小麦操作着遥控器,无人机缓缓升空,显示屏上,林家湾的全貌逐渐清晰——绿色的田野,整齐的屋舍,蜿蜒的公路,还有远处正在建设的新园区...

"老师,接下来做什么?"小林仰着脸问。

林小麦看着屏幕上不断扩展的图景,轻声回答:

"这只是开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