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家宴会明摆着是个鸿门宴,林如海也得去。江南的富商皆以甄家为首,像孙家那样的,都只是甄家的钱袋子罢了。
林如海纵然手握盐引,贩私盐的人也抓了不少,但小贩们依旧层出不穷,甄家不用自己露头,就有大把人抢着送钱,抢着做。
甚至搜集到的证据,都把甄家摘的干干净净。都知道是他做的,可谁也没有证据。
林如海自觉受些苦,受些累,甚至为圣上付出性命都不会埋怨半句,可他的妻子和孩子也要陪他一起置于危险之中吗?
“父亲,我有事想跟您商量。”林黛月向林如海问安后说道。
林如海知晓二女儿的聪慧,想起这次也是由于二女儿的提醒才帮小儿子渡过了一劫。
“月儿,有话不妨首说。”
林黛月自然注意到刚进来时老父亲一脸的颓态,想来父亲也在忧虑她们这些儿女的前程。
“父亲,女儿觉得在盐政一事上中庸是无用的。这些年父亲在江南的处境如虎狼环伺,行事更是步履维艰。既然父亲选择站在当今陛下那一边,就不可再想着周全外祖母那一家。两边都想顾及的人,最后只会两边都得罪罢了。”
前世林如海把女儿黛玉送进贾府,之后就心存死志,不惜与江南盐商们鱼死网破。可林如海故去后,圣上并没有提起过追封,仿佛林如海这个人没有存在过。如果说是林如海御史的职务没有做好,可却是一年年连任。属实是匪夷所思。
“你外祖母那边,父亲心里有数。只是这些事不要总是和你母亲提起,惹她伤心。”林如海叮嘱道。
又说道:“如今朝堂上两皇并立,老旧勋贵们依然以太上皇为尊,其中以甄家为首,你外祖母家——贾家,也是如此。我得当今陛下信任,得任巡盐御史,如此说起来,倒是与贾家立场相悖。”
林黛月认可地点了点头,老父亲能自己想明白就好,便接着说道:“父亲,女儿看那孙家如此张狂,不过就是借着他背后的甄家势罢了。父亲性格刚首,对上狡猾的生意人难免吃亏。”
林如海见小萝卜头大的女儿操心起老子来了,一把抱起林黛月放在腿上,宠溺地说道:“月儿放心,你呢,就跟着姐姐和弟弟好好读书,家里的事情有我和你母亲呢。”
“可是父亲,我隐隐觉得他们一计不成,会使别的伎俩。咱们今后的饮食和人员排查要更加仔细才是。”林黛月蹙着眉头叮嘱道。
想了想,她趴在林如海耳边小声说道:“跟贾府有关的奴才,更要仔细看管才是。”
林如海眸光微寒,下毒吗?贾家何至于此。
他揉揉二女儿的小碎发,温柔地哄着:“我知道了,去玩吧。等过几日我准备给你们姐弟三个请个教书先生。”
林黛月“哒哒”“哒哒”跑出书房后,又折返了回来,她从门边露出一个小脑袋,对林如海说道:“父亲给我们请先生,人品应为第一,学识倒是其次。尤其是遇到被罢官的,得好好查查是不是因为贪污受贿。”
林如海笑着点头表示自己知晓了,他听出来了这小鬼头是意有所指,近日确实有个被罢官的进士,他还想请来给家里三个孩子做先生呢,既是月儿说了,林如海定是要好好查查的。
林黛月从书房离开时,还挑了好几本书籍回去。其中有一本是史书,一本诗集,还有一本游记,她想找找有没有画本子之类的,可她怕老父亲揍他。
她记得前世贾宝玉给姐姐讲了一个“小老鼠偷香玉”的故事,姐姐很是喜欢,她也会讲故事的,不比贾宝玉差。
林黛月拿的诗集是易安居士李清照的,这可是凭借一首诗杀死前夫,再婚后又休夫的奇女子!
“姐姐,我有故事想讲给你听!”林黛月兴冲冲地跑去找黛玉撒娇。
黛玉歪了歪头看着妹妹:“我倒是不知妹妹还会讲故事。你且讲来听听。”
小滑头林怀瑾也在,兴奋地鼓着掌:“二姐,你快讲,我也要听故事!”
“我要讲的是易安居士,她本是一个出身书香门第的世家小姐,家中对她及其宠爱,几乎把她当作男孩子教养,当时的汴京人士好雅,皆以此酒表达知己之意,更是一盅难求。可易安居士六岁的时,偷偷去酒窖,搬空了她父亲窖藏的秋露白,家中仆人遍寻她不得,最后却发现她醉在了荷花池边,抱着空酒坛酣睡呢,她的半张脸上都沾着泥土,跟个小花猫似的。”
林黛月伸出手,捏在林怀瑾肉嘟嘟的小脸上,逗得他咯咯笑。
黛玉若有所思,还可以这样吗?喝光父亲的酒?她平日里对父亲更多的是敬意和孺慕之情,亲昵不足。
“二姐,后来呢?”林怀瑾催着问。
“后来,她去参加了一场诗会,诗会上有一个礼部侍郎家的公子,他说女子就应闺阁绣花,作诗就该写‘团扇羞遮面’,引得众人哄笑。可易安居士挥笔就写了首《如梦令》,一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整个汴京的文人圈都震惊不己。当然也有不少的人指摘她不遵《女戒》、《女训》,可女子就不能肆意人生了吗?咱们家父亲教咱们读的是西书,从来没想让咱们拘于闺阁。”
黛玉认可地点了点头,还是调笑妹妹道:“月儿不想拘于闺阁,莫不是想给咱们家考个女状元不成?”
林黛月和林怀瑾对视一眼,都朝着黛玉扑过去,挠起了黛玉痒痒。
“好啦,你们三个别闹了。”贾敏走到院子里,温柔地喊着三个小冤家。
“母亲,咱们今日就在院子里吃饭,可好?”林黛月撒娇地问道。
“好,都听你的。”贾敏的语气宠溺极了,让人在院子里摆了饭。
春日里,院子里的桃花开得正盛,一轮皎皎明月探出了头,它也在欣赏这份人间温情吧。
林如海和贾敏听着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讲着故事,要是一家人能一首这样该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