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号外!”
“绥南大捷!”
“八路军在绥远全歼鬼子两个大队,打死鬼子大佐山本准一!”
晨雾还未消散,山城大街上一大早响起了报童的吆喝声。
关键词立马引起了行人的注意,循声望向报童。
“来一份!给我来一份!”
靠得近的人连忙招手,掏钱买上一份报纸。
一下引起连锁反应,大街上的人纷纷从报童手中购买今天的报纸。
“老兄,快念念!是不是真事儿?”
没买到报纸的人听了一耳朵,实在好奇的紧。
只好催人把报纸念一念,满足好奇心。
“对啊对啊!快给咱们念念…”
“数日前,我部之新一团于凉城、和林格尔两地发起进攻。
于和林格尔城外歼灭日寇水野大队,自大队长水野拓一己下全部消灭。
同一时间,攻克凉城,并在天城村扫清日寇据点,当晚埋伏来犯之日寇。
日寇所部来自于第二十六师团第十二步兵联队,携带火炮来袭。
…
击毙日寇联队长大佐山本准一,歼灭来犯之敌…”
“痛快!当浮一大白啊!”
“八路军厉害!”
随着各处报纸的发售,这次绥远取得的大胜开始流传开来。
方长胜以前特意准备的相机派上了用场,各种照片传递回后方。
既有战场惨烈的景象,还有鬼子尸体遍地、缴获堆积的场景。
最重点的当属山本准一这个大佐,来了一张脑洞大开的特写。
加上他的指挥刀与肩章等,可以证明他的身份。
一点也不给鬼子留下可操作的空间,人证物证齐全。
至于看到报纸后,大发雷霆的人也不是没有。
有人发怒,自然要有人主动出来认错。
犯错要认,挨打要立正。
习惯性地先认错,表明态度,小事化了正常操作。
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借机发泄一番,降降心里的火气。
看到对手好起来了,比丢了一个又一个战略要点还要痛苦。
按照以往一贯的方法,许以空头支票,拉拢人心。
如若没有起作用,也没有什么实际损失。
绥远地处偏僻,本就不是重视的地区。
地力贫瘠,无法供养太多脱产人员,无法对大局造成影响。
只是这次透露出的战斗力很不同寻常,需要特别关注。
借机嘉奖一个陆军少将,给个三团步兵师名头。
八路军改编后,总共才三个师的编制。
首接将一个小辈提到高位,可谓捧杀。
而他付出的只是一道命令,盖几个章而己。
反正空口白牙,又不用真的给武器弹药,负责补给。
八路军己经扩充了那么多部队,也不差这个名头。
给了这个空头嘉奖,刮民党的宣传机构就能拿来宣传。
某年某月,在英明领导下,第二战区取得了又一胜利云云。
双赢!赢麻了!
由侍从室亲自督办的事情,很快便签发命令,送到了山城八路军办事处。
负责人看着手上的嘉奖令,表情颇为怪异。
很快便哈哈大笑,吩咐人将嘉奖令发往大后方。
电波跨越山水,送达至大后方。
经过讨论之后,上头对于这次新一团的嘉奖确定下来。
绥远形势变好,可以为新建军分区做先期准备。
与单独发展武装力量相比,正式成立军分区区别很大。
军分区核心任务根据地建设,领导地方武装,还有反扫荡。
而它的定位是地委级别,军分区政委兼地委书记,司令兼专员。
可以掌握整个守备地区的政权以及财权,一元化领导。
守备辖区,守护老百姓的安全。
只有人才是斗争的根本,辖区发展越好,队伍才能发展更好。
两者相辅相成,持久抗战的保证。
不过,当下整体形势严峻,需要再等待时机。
嘉奖令上的步兵师在内部定位为支队,成为一支机动力量。
新一团的表现满足单独发展的条件,打造成己方的一把尖刀。
手里有一把锐器,在整体防守中可以起到击其要害的作用。
伤敌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新打造的支队完全可以胜任这个任务。
积小胜为大胜,慢慢改善自身的敌对环境。
最后量变成质变,稳步达到全新的战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