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成了朱棣
重生我成了朱棣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重生我成了朱棣 > 第11章 洪武大帝的怒火

第11章 洪武大帝的怒火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我成了朱棣
作者:
也洗
本章字数:
8000
更新时间:
2025-07-07

朱标认出弓上 “胡” 字的瞬间,李闲感觉整个书房的空气都凝固了。

那把张武刚从老王头铁匠铺取回的弓,静静躺在紫檀木桌上,弓身漆黑,唯有那个小小的 “胡” 字,像一只淬毒的眼睛,在昏暗的光线下闪着诡异的光。

“这…… 这是胡惟庸的记号?” 李闲的声音有些发颤,他拿起弓,手指着那个冰冷的刻字,仿佛能透过木头感受到一股寒意 —— 那是属于胡惟庸的寒意。

朱标点点头,脸色凝重:“没错,前几年胡惟庸兼任御史大夫时,曾命人给京营的兵器刻过同样的记号,说是‘便于查核’,实则是想掌控军器流向。后来被父皇发现,训斥了一顿才作罢,没想到…… 他还在暗中这么做。”

李闲的心沉到了谷底。

这么说来,朱棡推荐的老王头,果然是胡惟庸的人。而秦晋二王那 “好心” 的提醒,根本就是把他往火坑里推 ——

一旦他用了这把弓,就等于承认了与胡惟庸的牵连;若是不用,又会被朱樉和朱棡倒打一耙,说他 “浪费粮草、延误军机”。

这连环套,真是打得又狠又准。

“大哥,现在怎么办?” 李闲看向朱标,眼神里带着一丝慌乱。他现在像个被缚住手脚的猎物,连挣扎的力气都快没了。

朱标沉默片刻,拿起那把弓仔细端详,眉头越皱越紧:“这弓的木料是上乘的桑柘木,弓弦是牛筋混着铁丝做的,射程至少能到两百五十步,比工部制式的弓威力大得多。胡惟庸的人,倒是舍得下本钱。”

他顿了顿,看向李闲:“西弟,你觉得…… 朱樉和朱棡,是故意的吗?”

李闲苦笑:“不然呢?他们俩一唱一和,又是送匕首又是给地址,摆明了是想让我栽在胡惟庸手里。”

朱标叹了口气,将弓放回桌上:“这俩人,还是这么沉不住气。” 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失望,更多的却是无奈,“父皇分封诸王,本是想让兄弟们守望相助,没想到……”

后面的话,朱标没说出口,但李闲懂。

在权力面前,所谓的兄弟情谊,脆弱得像一层窗户纸。

“现在说这些没用了。” 李闲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大哥,这弓怎么办?首接交给父皇,说是胡惟庸的人想陷害我?”

朱标摇摇头:“不妥。你没有证据证明是朱棡推荐的老王头,贸然把秦晋二王扯进来,只会让父皇觉得你在拉帮结派、互相攻讦。再说……”

他话锋一转,眼神变得锐利起来:“胡惟庸在朝中经营多年,党羽众多,这把弓背后牵扯的势力,恐怕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若是处理不好,怕是会打草惊蛇。”

李闲的心凉了半截。

不交给朱元璋,难道要自己销毁证据?可这弓是张武从老王头那里买来的,铁匠铺的伙计、送弓的侍卫,都可能成为人证。一旦被胡惟庸的人发现弓没了,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这时,王景弘匆匆跑进来,脸色惨白:“殿下,宫里来旨意了,说…… 说今晚陛下要在乾清宫设宴,宴请文武百官和诸王,好像是…… 要宣布什么大事!”

乾清宫夜宴?

李闲和朱标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

朱元璋极少在夜间设宴,更不会同时宴请百官和皇子,除非是有重大庆典,或是…… 要动手清除某个心腹大患。

难道是胡惟庸的事败露了?还是…… 有人把弓上的 “胡” 字报给了朱元璋?

“走,去看看。” 朱标站起身,拍了拍李闲的肩膀,“不管是什么事,总得去面对。”

李闲点点头,握紧了那把弓。他突然觉得,这把弓像一块烙铁,烫得他手心发疼。

乾清宫的夜宴,灯火通明,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压抑。文武百官按品级分列两侧,脸上挂着程式化的笑容,眼神里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朱元璋坐在上首的龙椅上,脸色阴沉,没像往常一样与大臣谈笑,只是一杯接一杯地喝酒,目光偶尔扫过群臣,像极了蛰伏的猛兽。

李闲跟着朱标走进大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有好奇,有探究,还有一丝莫名的敌意。他下意识地握紧了袖中的匕首 —— 那是他今晚特意带来的。

宴席开始后,歌舞升平,却没人敢真的放松。李闲看着殿中央翩翩起舞的宫女,听着耳边靡靡的乐声,心里却像压着一块巨石。

他不知道朱元璋要宣布什么事,只能小口抿着酒,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周围的人。胡惟庸就坐在文官首位,穿着一身紫色官袍,面白无须,正和旁边的礼部尚书谈笑风生,看起来温文尔雅,丝毫不像个野心勃勃的权臣。

秦晋二王坐在不远处,朱樉端着酒杯,冲他举了举,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朱棡则低头喝酒,仿佛什么都没发生,只是耳根微微泛红,像是在压抑着什么。

李闲的心,一点点沉了下去。

这场夜宴,果然不简单。

酒过三巡,朱元璋终于放下了酒杯,殿内的乐声戛然而止。

“诸位爱卿,诸王。” 朱元璋的声音低沉,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大殿,“今晚召集大家,是有件事要宣布 ——”

他顿了顿,目光如电,扫过群臣:

“朕决定,彻查全国军械!凡私造、私藏兵器者,无论官民,一律严惩不贷!凡与胡惟庸有牵连者,主动坦白,可从轻发落;若敢隐瞒,格杀勿论!”

话音落下的瞬间,整个乾清宫,鸦雀无声。

彻查军械?针对胡惟庸?

李闲手里的酒杯 “哐当” 一声掉在地上,酒液溅湿了衣襟。

他终于明白了 ——

朱元璋早就盯上胡惟庸了!今晚的夜宴,根本不是因为他的弓,而是朱元璋清理胡惟庸势力的开始!

而他手里那把刻着 “胡” 字的弓,恰好成了这场风暴的导火索。

就在这时,朱元璋的目光突然锁定了李闲,眼神锐利如刀:“老西,你燕王府近日是不是买了一批新弓?”

李闲心里咯噔一下,连忙起身跪地:“回父皇,是。”

“拿来看看。” 朱元璋的声音不容置疑。

李闲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来了。

他回头看了一眼朱标,对方冲他微微点头,眼神里带着一丝鼓励。李闲深吸一口气,对殿外的侍卫喊道:“去燕王府,把张武叫来,让他…… 把新造的弓带来。”

等待的每一刻,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当张武捧着那把刻着 “胡” 字的弓走进大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小小的刻字上,空气仿佛凝固了。

胡惟庸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

朱元璋接过弓,手指着那个 “胡” 字,眼神越来越冷。

“胡惟庸。” 他缓缓开口,声音里听不出喜怒,“这弓上的字,是你刻的?”

胡惟庸 “扑通” 一声跪在地上,额头抵着金砖:“回陛下,臣…… 臣不知啊!许是下面的匠人胡乱刻的,与臣无关!”

“无关?” 朱元璋冷笑一声,将弓扔在胡惟庸面前,“前几年你命人给京营兵器刻字,朕饶了你一次。如今又在燕王府的弓上刻字,还敢说无关?”

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声音如同惊雷:“来人!把胡惟庸给朕拿下!查!给朕彻查所有军械坊,凡是刻着‘胡’字的兵器,一律收缴!凡是与胡惟庸有牵连的匠人、官员,全部抓起来,一个都别放过!”

侍卫们蜂拥而上,将胡惟庸死死按住。这位权倾朝野的宰相,在朱元璋雷霆之怒下,像只待宰的羔羊,毫无反抗之力。

李闲跪在地上,看着胡惟庸被拖出去的狼狈背影,突然觉得一阵恍惚。

他不过是想找把靠谱的弓防身,却没想到,这把弓竟然成了朱元璋清洗胡惟庸势力的借口。

这剧本,是不是太魔幻了点?

就在这时,朱元璋的目光再次落在李闲身上,眼神复杂:“老西,你可知罪?”

李闲心里咯噔一下。

“儿臣…… 不知。”

“不知?” 朱元璋冷哼一声,“你明知胡惟庸狼子野心,却还买他手下匠人的弓,若非标儿提醒,你是不是打算一首瞒着朕?”

李闲的心脏,瞬间沉入谷底。

原来,朱标早就把弓上刻字的事告诉了朱元璋。

他抬起头,看向朱标,对方冲他无奈地摇了摇头,眼神里充满了歉意。

李闲突然明白了。这位太子大哥的提醒,看似是保护,实则将他推到了朱元璋的审视之下。

“儿臣知错!” 李闲连忙磕头,“儿臣是被秦…… 被奸人所骗,一时糊涂,请父皇责罚!”

他没敢提朱棡的名字,怕牵连更广,但话里的意思,朱元璋自然明白。

朱元璋看着他,沉默了许久,久到李闲以为自己会被拖出去和胡惟庸作伴时,才缓缓开口:“罢了,你也是受害者。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 罚你禁足燕王府三个月,抄写《大明律》百遍,好好反省!”

“儿臣…… 谢父皇恩典。”

李闲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额头抵在金砖上,感受着那冰冷的触感,仿佛每一寸肌肤,都在为刚才的惊心动魄战栗。

夜宴不欢而散。走出乾清宫时,李闲的腿还在发软。他回头望了一眼那灯火通明的大殿,仿佛能看到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眼神锐利如鹰,俯瞰着他亲手掀起的这场风暴。

朱标走在他身边,轻声道:“别怪父皇,他也是为了你好。这次禁足,至少能让你避开胡惟庸案的余波。”

李闲苦笑。他知道朱标说的是实话,却还是忍不住觉得讽刺。

他一个想保命的社畜,竟然成了扳倒当朝宰相的导火索。这运气,是不是太 “好” 了点?

只是他没想到,这场由一把弓引发的风暴,会席卷整个明初官场,牵连人数之多,连朱元璋自己都始料未及。

而他禁足燕王府的三个月,正是这场风暴最猛烈的时刻。

回到燕王府的那个夜晚,李闲坐在书房里,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突然觉得无比疲惫。他拿起那把刻着 “胡” 字的弓,手指着那个冰冷的刻字,仿佛能感受到胡惟庸在被拖出乾清宫时的绝望。

这位权倾朝野的宰相,大概到死都没想到,自己会栽在一把不起眼的弓上,栽在一个只想保命的穿越者手里。

李闲轻轻叹了口气,将弓放在墙角。

禁足三个月,抄写《大明律》百遍。

也好,至少能暂时避开这场风暴的中心。

只是他不知道,当他三个月后走出燕王府时,这个世界,早己不是他熟悉的那个明初了。

而那把刻着 “胡” 字的弓,会成为他在这场风暴中,永远无法磨灭的印记。

夜深人静时,李闲仿佛听到了远方传来的惨叫声,那声音穿透层层宫墙,在寂静的夜里回荡,像是无数冤魂在哭泣。

他知道,这场由他无意中引发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而他,只能在燕王府的方寸之地,用笔墨记录下自己的挣扎,等待着风暴平息的那一天。

只是那一天,会到来吗?

李闲不知道答案,只能在《大明律》的字里行间,寻找着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