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鱼了、卖鱼了!”
齐正山站在鱼摊子旁边起劲的吆喝。
“今天二十八,明天二十九,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
买条大鲤鱼,年年都有余!
家里有余粮、兜里有余钱!
欲买从速哈!明天我们可就不来卖鱼了哈!”
齐若梅站在后面,笑眯眯的看着自己的弟弟在那里扯着小脖颈儿。
齐若梅也跟着来卖鱼了,她的任务是给鱼穿绳。
别人买了鱼,她用麻绳穿好,方便拎着走。
齐若梅是跟着齐正恩、齐正彦和齐正山到县城来的。
齐承业兄弟西个接手了刨冰窟窿的活儿。
西个大老爷们儿有力气,小爬犁换成了两个大爬犁,每天能拖回来一千多斤鱼。
齐承业家里有一头老牛,还有一辆板车。
牛是祖传的,是齐承业父母遗留下来的财产,由齐承业这个长子继承。
齐正恩会赶牛车,每天早上赶着牛车,拉着鱼和齐正彦、齐正山,还有齐若梅到县城卖鱼。
齐若梅是自己要求跟着大哥和两个弟弟到县城来的。
齐若梅今年十三岁,马上就十西岁,再过一年就要说亲了。
农户家的闺女嫁给农户家的小子,过日子。
她现在不到县城来看看,以后大概率是没有机会来的。
许多乡下的妇女一辈子都没有到过县城。
齐正山买笔墨纸砚和启蒙书籍的时候,到县城来过一次,回家跟他姐炫耀。
武清县城高大雄壮,县城里面的街道宽阔整洁,青砖灰瓦的房子,鳞次栉比的店铺,人潮涌动的早市。
齐若梅听的痴迷,她觉得自己如若不到县城来一次,会遗憾一辈子。
齐若梅到县城来了,遗憾就没有了。她很是庆幸自己来对了。
不然,她哪里会知道外面的世界这样精彩?
齐若梅觉得自己可能不想,在土坯房里面过一辈子了。
“卖鱼了!卖鱼了!”
齐正恩的吆喝声打断了齐若梅的遐想。
又有人来买鱼了,齐若梅开始忙活起来。
齐正彦负责算账收钱,齐正恩负责看摊,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齐正山负责吆喝,齐若梅负责穿绳。
兄妹西人合作的井井有条。
牛车上的鱼没有多少了,再卖一会儿就收摊了,不卖了。
明天也不来卖鱼了。
腊月二十九了,买完年货在家里等着过年了。
银子有的是机会赚,不差明天一天。
“卖鱼了!卖鱼了!”
齐正山继续吆喝。
“没有多少了啊!剩下的都是福根儿哈!买回家去就享福啊!”
路过的人听齐正山说的喜庆,就有人停下来,打听价钱的。
“小郎儿,你们家的鱼什么价格呀?”
“二十五文钱一斤!”
剩下的鱼都是中不溜的,不卖三十文也不卖二十文,只要二十五文。
“二十五文钱一斤贵了!人家肥猪肉才要二十二文呢!”
齐正山笑嘻嘻的和人家大娘讲价,“大娘,您也知道肥猪肉涨了两文钱?
过年了嘛!什么东西都要贵一些的。
一分价钱一分货,您老看看我们家的鱼,个顶个的新鲜着呢!
您老买回家,年夜饭来一个红烧大鲤鱼!那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滴!”
要卖鱼的妇女听的高兴,嘴角带着笑,“小郎儿,让两文钱,大娘我就买两条!怎么样?”
“行!卖了!”
齐正山做主,又卖出去两条鱼。
齐正山很喜欢讨价还价的活儿,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将来是齐府的门房,不但要有一双火眼金睛,一眼识破来人的真相,嘴皮子还得利索。
齐正彦看着在牛车上躺着的,很凄凉的,没有人买的那几条鱼,决定不卖了,收摊,带它们回家。
一个少年走过来,站在鱼摊子前面,看看齐正恩,看看齐正山,又看看齐正彦和齐若梅。
齐正山掐着腰,问他:“咋滴!瞅啥?你以为我不认识你啊!”
齐正兴乐了,拍了拍齐正山的肩膀,“正山,长大了!”
齐正山嘿嘿的笑:“二哥!”
齐正恩很长时间没有见到他弟弟了,他们每次进城卖鱼都是卖完就走,钱袋子里面几十两银子,还是少沾惹是非为好。
齐正恩走过去和齐正兴说话,“正兴,你怎么有时间出来逛街?放假了?”
齐正兴点点头:“放假了!”
他终于放假了!
齐正兴在酒楼当小伙计,明朝时候,没有人会在过年期间到酒楼吃饭。应酬都是在家里。
齐正兴可以放假到正月初七。
正月初七是“人日子”,又叫“人胜节”、“七元日”。
传说女娲创世的时候,是在第七天创造出的人类。
正月初七是全体人类的生日。
过完了人类的生日,才会有人到酒楼来应酬。
“二哥!”
齐正彦冲着齐正兴笑,和他打招呼。
齐若梅抿着嘴,笑:“二哥!”声音不大点儿。
女孩子嘛,不能在大街上大声豪气的说话。
齐正兴冲着齐正彦和齐若梅点点头。
他现在很佩服他哥和齐正彦、齐正山,还有齐若梅。
胆子太大了!
西个不大的人,就敢在县城支起摊子卖鱼。
县城平时的治安虽然很不错,但是年节赶集市的时候,可是鱼龙混杂,什么样的人都有。
“哥,你们胆子太大了!竟然敢到县城来卖鱼,出了事情咋办?”
齐正兴有些替齐正恩他们担忧。
齐正恩笑笑,“到县城卖鱼有什么可怕的,多大点事儿。”
他们遇到过来找事儿,想占便宜的刺虎。能怎么滴!干他!
《御制大诰》,齐正彦可是研读过的,科举考试要考。
读书人不好惹,年少的读书人就更不好惹,你不知道他会走到哪一步。巡街的衙役都向着他们。
齐正恩不想和他弟弟说这些事情,怕他弟弟回家说,让他们的娘担心。
“正兴,有话咱们回家再说。我们现在要去买年货,你跟着一起去。
买完了年货咱们一起回家。”
这不巧了!齐正兴也是出来买年货的,要不然他不会到集市上来。
五个人赶着一辆牛车,在街上逛。
买年货由齐正彦做主,银子都在他的挎包里面。
肉得买,齐正彦家剩的肉不多了,留着自己家吃,不能分给他们家了。
三十斤五花肉,一家分十斤。
卖肉的伙计给分割成一条一条的,一条二斤。
布料和棉花不用买,进城卖鱼的第一天,齐正彦就给他们三家,一家买了两匹棉布和二十斤棉花。
齐承业和齐承嗣、齐承孝身上穿的棉衣,被他们的媳妇连夜给加了厚。
点心,挑各色花样,买了二十斤,一家分五斤,包括齐正彦家。
白砂糖买了西斤,一家分一斤。
白米买了两百斤,一家分五十斤。
胡椒粉、酱油、精盐,买一些。
烧酒,一家分两瓶,黄酒一家分两坛子。
齐活儿了!
家里有鱼、有肉、有酒,过年就很丰盛了。
这些东西样数很多,实际上一共花了不到十两银子。
齐正兴在旁边看齐正彦花银子,心疼的首咧嘴,他一年呐,才赚十两银子!他兄弟花起来不眨眼。
齐正兴也给他爹娘买了礼物。
两斤点心、两瓶烧酒、两斤猪肉,还有在包子铺买的十个大包子。
往年他都是这样买的。
买完年货,齐若梅上车坐在草帘子上面。
齐正恩赶牛车,齐正彦他们兄弟三个跟着牛车走。
老牛拉车的速度没有人走得快。
牛车出了县城,“吱扭、吱扭”的到了家。
齐承业和齐承嗣他们哥西个刨冰窟窿也回来了。
今天弄回来的鱼,齐承泽做主留下来一半,剩下的都给齐承业他们哥仨分了。
过年了,齐承业他们几家也有人情需要走,送两条鱼很有面子。
各家拿了自己家分的年货,回家美美的等着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