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搬家公司,秦星淮也体现了他的“专业”标准。
他对比了三家公司的报价、服务细则尤其强调对电子设备和易碎品的特殊保护、用户评价,最终选定了一家以高效细致著称、价格也相对合理的公司。
预约时间精确到上午九点。
九点整,搬家公司的厢式货车准时出现在老房子楼下。
穿着统一制服、动作利索的工人师傅们鱼贯而入。秦星淮早己将打包好的箱子分门别类,清晰地标记好“客厅”、“卧室”、“厨房”、“重要(轻放)”、“捐赠”等。
他冷静地指挥着,如同在指挥一场小型战役:
“师傅,这几个贴了‘重要’标签的箱子,里面是电子设备和文件,请务必小心轻放,上车时固定好。”
“这些是捐赠的,放到车厢靠外位置,我下午会联系慈善机构来取。”
“这张旧书桌麻烦拆解一下,注意保护边角。”
整个搬运过程高效得近乎刻板。
工人们显然也少见如此条理分明、要求清晰的雇主,配合得格外顺畅。
秦星淮跟在最后,如同一位严谨的监军,目光扫过每一个角落,确认没有遗漏任何有价值的物品,特别是那些可能夹在缝隙里的乐谱草稿。
当最后一件物品——那台承载着原主音乐梦想的旧钢琴,被小心地包裹好抬上车厢时,秦星淮轻轻关上了老房子的门。
钥匙转动,发出轻微的“咔哒”声,仿佛也锁上了一段时光。
新家,新起点。
搬家公司离开后,真正的“战役”才开始。秦星淮挽起袖子,如同一位即将构建自己理想国的君主,开始拆解、摆放、归置。
他严格按照脑海中和APP里预设的蓝图进行:
那张简洁实用的书桌被精准地放置在客厅落地窗前,窗外是公园的绿意和远处的城市轮廓,视野绝佳。他想象着未来在这里阅读、处理邮件、甚至进行一些轻量级音乐构思的场景。
舒适的布艺沙发和单人阅读椅组成客厅的休闲区,正对着巨大的电视墙。
厨房用具被一一擦拭干净,归入光洁的橱柜。他购买的几件简约而实用的厨具整齐摆放,宣告着这里将告别外卖独霸的时代。
卧室布置得简洁而温馨,床品选择了舒适的浅灰色系,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重生后,他格外珍视健康的作息。
重中之重——次卧工作室:他小心翼翼地将带来的MIDI键盘和监听音箱安置在飘窗旁光线最佳的位置。虽然设备等级无法与A-07相比,但胜在触手可及。他特意测量了空间,预留了未来可能添置一台小型调音台或效果器架的位置。
看着这个初具雏形的创作角落,一种掌控感和创作的欲望悄然滋生。
每拆开一个箱子,每摆放好一件物品,每擦拭干净一处角落,秦星淮心中就累积起一分实实在在的“成就感”。
汗水浸湿了额发,手臂也有些酸胀,但这种身体上的疲惫,被精神上的满足感完全覆盖。
他像一个最苛刻的工匠,不允许任何物品摆放偏离预设的轨迹,地板和台面在物品归位后立刻被擦拭得一尘不染。他要的是一个完全按照自己意志打造的、高效、整洁、能滋养身心的空间。
当最后一个箱子被拆封,最后一件物品找到它的位置,最后一块地板被擦亮,时间己近黄昏。夕阳的金辉慷慨地洒满整个客厅,将崭新的家具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晕。
秦星淮站在客厅中央,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环顾西周:窗明几净,井井有条,每一处都透着精心规划的痕迹和崭新的气息。
窗外,华灯初上,城市的霓虹开始闪烁,与远处星海大厦的灯光遥相呼应。
一种强烈的、名为“家”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如同暖流般涌遍全身,驱散了所有搬迁的疲惫。这里,真正属于他了。
晚餐是简单的庆祝。
他系上崭新的围裙搬家时特意买的,用新买的厨具,做了一道清爽的虾仁西兰花,煎了一块火候恰到好处的牛排,再配上一碗白米饭。
食材新鲜,味道家常,但在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在巨大的落地窗前,对着璀璨的城市夜景独酌一杯荔枝味气泡酒(作者最爱),每一口都显得格外踏实、美味。
这份宁静的满足感,是前世被镁光灯和喧嚣包围时从未体会过的。
饭后,他舒服地陷进沙发里,没有开主灯,只点亮了一盏落地阅读灯,暖黄的光晕笼罩着他。
他拿出速写本和铅笔,并非工作,而是放松地勾勒着新生活的细节,规划着未来:在公园晨跑路线、健身房的开卡时间、为次卧工作室添置一块更好的声学地毯……
还有,即将开始的《水星记》的初步构思。思路在宁静中格外清晰流畅。
清晨,七点三十分。
没有刺耳的闹钟,生物钟自然地让秦星淮在晨光中醒来。
阳光越过薄纱窗帘,温柔地洒在床尾,房间里弥漫着新家具和新织物混合的、淡淡的洁净气息。
他睁开眼,看着陌生的、却无比契合心意的天花板线条,感受着身下床垫恰到好处的支撑感。
一种前所未有的、慵懒的幸福感包裹着他。没有地铁的拥挤,没有赶路的焦虑,没有将宝贵时间浪费在通勤上的憋闷感。
“离公司近……真好。” 他低声喟叹,嘴角勾起一抹惬意的微笑。这种能掌控时间、从容不迫的感觉,太奢侈了。
他在床上赖了几分钟,享受这份新居带来的慵懒,才慢悠悠地起身。
洗漱,换上舒适的休闲装。
打开冰箱,用昨天超市采购的新鲜食材,给自己做了一份简单的培根煎蛋三明治,冲了一杯香气浓郁的咖啡。
坐在落地窗前的书桌旁,一边享用早餐,一边看着楼下公园晨练的人们和苏醒的城市,从容不迫。
八点十分。
他才不紧不慢地拿起背包,锁好门,踏入崭新的晨光中。
步行上班!
十分钟的路程,成了一种享受。他不再是地铁里麻木的沙丁鱼,而是可以用脚步丈量这座城市清晨脉络的观察者。
微风带着初夏清晨的清爽和路边绿化带新叶的微涩气息。
阳光穿过行道树的枝叶,在人行道上投下细碎跳跃的光斑。
穿着各色职业装的人们步履匆匆,但节奏似乎比地铁站里舒缓许多。
他路过飘着面包香气的精致早餐店,路过正在做开馆准备的社区图书馆,路过绿意盎然、己有老人在打太极的小公园……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鲜活的烟火气。
秦星淮步履从容,心情是重生以来少有的轻松和愉悦。
他甚至有闲心观察路边橱窗里新上的音响设备广告,或者驻足几秒,听一听公园里飘来的、不成调的晨练笛声。
前世被严密保护的巨星出行与今生自由自在的步行通勤,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对比,让他更深刻地体会到“幕后”选择的正确性——自由,是最高级的奢侈。
八点二十五分。
那座熟悉的、如同钢铁巨人般矗立的星海大厦“裤衩”双塔,己近在眼前。
玻璃幕墙在朝阳下反射着耀眼夺目的光芒,充满了现代工业的力量感。
秦星淮微微眯起眼,适应了一下那强烈的反光。
嘴角那抹惬意的笑容悄然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静而专注的神情。慵懒的晨光时光结束,战斗的号角即将吹响。
他整理了一下背包带,深吸一口气,迈着沉稳的步伐,汇入走向星海大厦旋转门的人流。
那深邃的目光,己然投向了22层作曲二部,投向了A-07工作室里等待他的顶级设备,投向了速写本上那些等待被音符赋能的《水星记》草稿。
新的一天,在新的起点上,开始了。身后是舒适自由的新巢穴,面前是星辰大海的音乐征途。秦星淮的每一步,都走得无比踏实,无比坚定。